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植食性哺乳动物觅食功能反应模型机制的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双伦  刘季科  李俊年 《生态学报》2003,23(11):2239-2245
植食性哺乳动物在食物密集斑块的觅食为 型功能反应。在新鲜苜蓿叶片构成的食物密集斑块上 ,以高原鼠兔作为实验动物 ,检验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功能反应及其模型机制。食物大小可调节高原鼠兔的口量 ,尽而控制其瞬时摄入率 ;高原鼠兔觅食叶片的口量 S与瞬时摄入率 I存在渐近的函数关系 ,为 型功能反应 ;高原鼠兔的食物收获率 B随口量 S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减 ;最大处理速率 Rmax的测定值与模型的预测值极为近似 ;瞬时摄入率 I的测定值与模型的预测值线性回归显著 ( P<0 .0 1 )。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提出的假设 :植食性哺乳动物 型功能反应模型能有效地预测其摄入率的动态 ;植食性哺乳动物收获与咀嚼间的竞争能调其收获率和摄入率  相似文献   
72.
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觅食的功能反应模型及其机制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鲜苜蓿叶片密集的食物斑块 ,测定和检验根田鼠觅食苜蓿叶片功能反应模型及其机制。苜蓿叶片大小可调节根田鼠口量 ,进而控制其瞬时摄入率 ;根田鼠觅食苜蓿叶片的口量 (S)与其瞬时摄入率 (I)为渐进函数关系 ,属Ⅱ型功能反应 ,回归方程为I =0 0 94S/(0 0 0 1 +S) ;根田鼠收获率 (B)随其口量 (S)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减 ,回归方程为B =0 0 95 /(0 0 0 1 +S) ;最大处理速率的测定值与模型预测值极为近似 ;瞬时摄入率测定值与预测值之间存在极显著 (P <0 0 1 )的线性回归关系。结果验证了植食性哺乳动物Ⅱ型功能反应模型能有效地预测其瞬时摄入率动态 ,收获与咀嚼间的竞争可调节其收获率及瞬时摄入率的假设  相似文献   
73.
高原鼢鼠对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堰铭  刘季科 《兽类学报》2002,22(3):201-210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栖息10年的斑块,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减少,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地上、地下总生物量显降低,单子叶和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极显减少,但不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显增加。高原鼢鼠去除5年后,斑块内植物群落的单子叶植物物种数增加,而双子叶植物下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地上、地下总生物量显增加,单子叶和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增加极显,不可利用双子叶植物生物量显降低。高原鼢鼠栖息10年的斑块,净初级生产量较未栖息地区减少68.98%。高原鼢鼠去除5年后,净初级生产量增加,但仅达到未栖息地区的58.69%。  相似文献   
74.
《Journal of Mammalian Evolutionp》最近已与读者见面。该刊由哺乳动物进化研究协会(theSociety for Study of Mammalian Evolution,SSME)主办,Plenum出版社出版,季刊。波多黎各W.Patrick Luckett和法国Jea-Louis Hartenberger任主编,其编委会由8个国家的22位专家组成,其中,有我国李传夔教授。该刊是第一本专门介绍哺乳类比较与进化生物学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促进对哺乳类进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