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鲑鳟鱼类是典型的冷水性鱼类,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是世界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我国鲑鳟鱼类养殖近年来蓬勃发展,产量及规模不断提高,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各地鲑鳟鱼类流行疾病的暴发日趋频繁,国内疫病防控体系与挪威、智利等主产国仍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概述了细菌、病毒及其他病原引起的鲑鳟鱼类主要流行性疫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相应的诊断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国内鲑鳟鱼类免疫防控手段,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较为系统的鲑鳟鱼类常见流行疫病相关基础知识、常用的检测技术以及免疫防控手段,为从业者和研究人员对鲑鳟鱼类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明晰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的“三生空间”演变过程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对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1980、2000、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采用地学信息图谱刻画了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并通过生态系统服务贡献值测度了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 1980—2018年,三峡库区工业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面积不断增加,而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逐渐减少;从图谱转移视角分析,1980—2000年间,土地利用格局相对稳定,以未发生转移的图谱单元占主导,而2000—2018年土地利用转型复杂,以农业生产空间与林地、草地生态空间相互转化占主导,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是导致农业生产空间、生态空间面积萎缩的主要原因;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时间上呈先缓慢降低后迅速增加的趋势,在空间上呈“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特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正效应,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挤占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加之农田复耕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研究贝母提取物(FE)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H9c2 心肌细胞肥大(CH)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心肌H9c2 细胞,MTT法测定心肌H9c2细胞存活率; 细胞分4组(n=10):对照组、2 μmol/L Iso (模型)组、2 μmol/L Iso+FE 400 μg/L 组、2 μmol/LIso+FE 1 000 μg/L 组;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测定心肌细胞直径;二辛可酸法检测细胞总蛋白;钙-4 试剂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Iso 组心肌H9c2细胞直径、总蛋白量及[Ca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00 μg/ml 和1 000 μg/ml FE各组心肌H9c2细胞直径、总蛋白量及细胞[Ca2+]i均显著低于Iso组 (P<0.05 或P<0.01)。结论: FE对Iso诱导H9c2 CH有干预作用,可能与抑制钙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4.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4 nt的内源小RNA,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体内,参与调控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激素应答、逆境胁迫和营养代谢等一系列过程。虽然miRNA生物合成和功能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关于植物成熟miRNA的转录后修饰和降解的研究却报道较少。一方面miRNA如同其它RNA存在半衰期,其降解对于调控细胞内miRNA含量起重要作用,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胁迫响应等过程;另一方面,成熟miRNA存在转录后修饰,可影响miRNA的稳定性,最终影响其活性。该文着重从植物成熟miRNA的转录后修饰和降解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5.
林木植物是大多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命形式, 在所有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和生物生产力, 因此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及生态价值。林木植物特有的多年生习性使其生物学研究相对困难,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适用于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做精细分析的模式植物。杨属(Populus)植物作为林业研究的模式植物, 具有优良的实验特性: 容易进行种间杂交和无性繁殖; 生长迅速, 并已建立完善的遗传转化系统; 基因组相对较小, 约450~550 Mbp; 易于进行遗传研究; 适应性强, 生长速度快, 丰产性强。自2002年起, 美国能源部与多家研究机构正式启动了杨属植物基因组计划, 目前已接近完成。本文综述了模式植物杨树及其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6.
植物生根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无性系育种在农林业上的广泛应用,其生根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探讨了影响植物根发育的分子机理。从植物激素,主要从生长素调控植物根发育的分子机理;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影响植物根发育和与细胞壁形成相关的基因影响植物根发育等方面叙述了目前关于植物根发育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解决研究生根分子机理材料难选择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7.
以小叶杨为材料构建了干旱胁迫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的cDNA文库,以特异性引物从中扩增出一条1 850bp大小的DNA片段,经序列分析证实该片段编码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将该片段构建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在落叶松杂交育种中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带有该P5CS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转化入杂种落叶松,收获球果取出种子,提取转化种子发芽长出幼芽的DNA,特异性PCR扩增和Southern,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落叶松中已导入P5CS基因。  相似文献   
148.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不仅是植物大规模克隆繁殖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从单细胞到整体植株发育全过程的理想试验体系。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简述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此过程中相关应答基因的研究概况,探讨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并对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9.
黑腹滨鹬亚种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因繁殖季节其腹部有黑斑而得名,是北半球最常见的鸻形目鸟类之一.黑腹滨鹬历史上共命名过11个亚种,经过2次主要的系统厘定后,目前认为分化有10个亚种.亚种间除在量度性状、体色性状和地理分布有区别外,还在换羽模式、线粒体谱系组成等方面有所不同,从而使其成为研究种群分化的理想对象之一.本文介绍了黑腹滨鹬的亚种分类性状、分类修订以及亚种分类系统,并就非繁殖期的相关研究作了概述.由于混群,非繁殖地的亚种鉴定与繁殖地的亚种鉴定在性状的使用侧重上有很大的不同.非繁殖地亚种的划分,以环志回收结果和线粒体DNA谱系组成为主,其它性状为辅.中国究竟有几个亚种分布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后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50.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激酶C(PKC)活性和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将VSMC正常培养液、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条件培养基、青藤碱加ox-LDL诱导VEC损伤的条件培养基等分别作用于VSMC,采用β-放射活性法等测定MAPK及PKC活性,荧光光度法检测VSMC[Ca^2+]i。结果:VEC损伤条件培养基作用于VSMC后,与正常培养VSMC相比,细胞MAPK、PKC活性明显增加(P〈0.01),细胞[Ca^2+]i增加;青藤碱作用于VEC损伤条件培养基培养的VSMC后,与模型组相比,MAPK及PKC活性明显减少(P〈0.01)、细胞[Ca^2+]i降低。结论:青藤碱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可能与拮抗MAPK、PKC活性和细胞[Ca^2+]i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