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81.
通过将微藻细胞固定在平面多孔碳纸上,制备微藻光电极,并在三电极体系电解液中加入电子介体进行测试,可产生与光照同步的光电流响应。考察了不同固定化方法、不同微藻及不同电子介体的光电流响应,结果表明硅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光电极光电流响应最佳,且对于亚心形四爿藻、金藻、莱茵衣藻、蛋白核小球藻、聚球藻等 5 种微藻都适用,表明该制备方法对不同微藻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电子介体的研究表明苯醌及其衍生物由于氧还电位较高,具有较好的阳极光电流响应特性,而甲基紫精氧还电位较低,具有较好的阴极光电流响应。  相似文献   
82.
经济微藻高密度培养技术及其生物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微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医药与美容业、废水处理环保业和生物能源业等各行业。开发和利用微藻生物资源将是解决人类能源需求的重要途径, 微藻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微藻高密度培养是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和活性代谢产物, 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关键环节。论文综述了微藻的社会经济价值, 指出了其在能源、食品、水产等行业的重要作用; 介绍了开放式培养和封闭式培养的两大类技术体系, 比较分析了柱状光反应器、平板光反应器和管状光反应器的特点; 概括了影响经济微藻生长和油脂含量的主要因素, 包括光照、温度、pH、营养元素等, 最后展望了经济微藻培养及其生物资源化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3.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近年来由于蓝藻水华在世界范围内频发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太湖北部蓝藻水华堆积处理池中分离出一株微囊藻毒素降解细菌SW1, 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pyxis sp.)。SW1的生长最适pH为中性(pH 6-8), 但也能生长于pH 10条件下。SW1对MCs的两种异构体MC-LR和MC-RR具有高降解活性, 并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其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35/h和0.28/h。温度和pH对SW1降解活性有很强影响: 在温度为22-37℃, pH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MC-LR, pH 6-9; MC-RR, pH 7-8), SW1具有高降解活性; 而在低温和强碱性条件下其降解活性受到强烈抑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表明SW1及蓝藻水华堆积处理池均含有mlrA的同源基因, 表明处理池中存在MCs的生物 降解。    相似文献   
84.
肿瘤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是由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的结果,而抑癌基因的失活可能在其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是能够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对正常细胞的增殖起负性调节的基因。抑癌基因的失活常常表现为一个等位基因丢失(allelic loss)和另一个存留等位基因(retained allele)突变。其中,等位基因丢失就是由肿瘤中常见的染色体区域或节段缺失所致,它同时还会伴有抑癌基因座位相邻区域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IDH是指肿瘤基因中特定染色体上某种DNA多态标记的等位基因片段由同一患正常组织基因组的两种变成一种,即等位基因型由杂合子变成纯合子。IDH是肿瘤细胞中染色体缺失的表现。  相似文献   
85.
肿瘤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是由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的结果,而抑癌基因的失活可能在其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是能够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对正常细胞的增殖起负性调节的基因。抑癌基因的失活常常表现为一个等位基因丢失(  相似文献   
86.
原儿茶酸促进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能够促进干细胞增殖的药物,观察了中药益智仁(Alpinia oxyphylln)中提取的原儿茶酸对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能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对凋亡的PC-12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原儿茶酸能够促进人脂肪干细胞的增殖,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的结果显示,原儿茶酸处理组细胞S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其中,1.5mmol/L原儿茶酸处理组细胞S期所占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增加2倍以上.同时,该组细胞G2/M期所占比例明显增加,G0/G1期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5mmol/L原儿茶酸处理组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表达明显升高.cyclin D1-siRNA转染显著抑制了原儿茶酸对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的促进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成骨诱导和脂肪诱导的结果显示,原儿茶酸处理后,人脂肪干细胞仍保持间充质干细胞多分化潜能的特性.上述结果提示,原儿茶酸有可能在人脂肪干细胞介导的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7.
雄全异株流苏树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艳霞  孔令茜  陈鹏臻  苗欣  尚富德 《生态学报》2017,37(24):8467-8476
雄全异株是自然界罕见的繁育系统。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实验对雄全异株植物流苏树传粉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苏树的雄花与两性花的雄蕊发育过程基本一致,均能产生功能花粉粒。两性花的两个心皮原基愈合分化形成雌蕊,雄花的两个心皮原基愈合后形成一个空室并停止发育至整体退化。雌蕊先熟,柱头可授期长,花粉在花药开裂后具有活力,室温下,活力维持在10%以上约2周。流苏树靠风和昆虫(主要是蓟马和食蚜蝇)传粉。控制授粉30 d后,自然对照结实率为34.36%;两性花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自交亲和,但自发自交的结实率仅10.70%;人工授粉下杂交结实率显著高于自交(同株异花);有性生殖受到传粉者限制;是混合交配系统。证实流苏树是木犀科又一功能性的雄全异株,其依靠雄株增加异交花粉的数量和质量,避免自交衰退;同时两性花的自交亲和保障生殖成功。流苏树雄花的雌蕊退化,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木犀科的雄全异株是两性株向雌雄异株进化的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88.
采用滤除自然光谱中UV-B辐射成分的方法, 探讨了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光合机构对青藏高原强UV-B辐射的响应和适应特性。结果表明, 强太阳光中的UV-B成分能引起净光合速率的降低。连续16天不同天气下的观测表明, 滤除UV-B处理时3 min暗适应的光化学量子效率有升高的趋势; 晴天下稳态光化学效率的分析也显示滤除UV-B处理的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有升高趋势, 意味着自然光中的UV-B成分可限制美丽风毛菊叶片PSII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的增加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的降低进一步表明, UV-B辐射能导致有效光化学效率的降低和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增加。由上可知, 自然强UV-B辐射是限制美丽风毛菊叶片光合作用的一个因素。滤除UV-B辐射处理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较小, 无论以叶面积还是叶鲜重为基础的滤除UV-B处理仅有微弱的增加趋势, 说明强UV-B辐射具有加速光合色素的光氧化进程, 促进细胞成熟和叶片衰亡的潜在作用。同样UV-B吸收物质的含量也几乎没有变化, 表明强太阳辐射环境下生活的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叶表皮层中已具有较多的紫外线屏蔽物质, 足以抵御目前环境中强太阳UV-B辐射可能引起的伤害, 较少受UV-B辐射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设计并利用运动“随机”线条图研究了猫初级视皮层(V1)共91个细胞的方向调谐特性.结果表明, V1区神经元的方向选择性除了存在基于图形成分取向的机制以外,还存在不基于取向因素的机制.当刺激图形中的取向或非取向因素增强时,神经元的方向调谐也会相应转变.  相似文献   
90.
龙洞东洋恙螨新种描述及其生活史观察(蜱螨目:恙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州郊区黄毛鼠与黄胸鼠检获的一种恙螨经过实验室培育获得生活史各期.经比较观察两代幼虫的形态,认为是一种未曾描述的种类,定名为龙洞东洋恙螨新种(Dongyangsha longdon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