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8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51.
提出了一类含分布时滞的流行病模型,利用构造李亚普诺夫泛函的方法,得到了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全局稳定性的结论,揭示了平均时滞对各类平衡点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2.
本文以电生理技术研究了四个品系的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中枢神经系统(CNS)对DDT、二氯苯醚菊酯和澳氰菊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三种抗性家蝇,DDT高抗品系(DDT-R)、二氯苯醚菊酯高抗品系(2C1-R)和溴氰菊酯高抗品系(Dec-R)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对三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与敏感家蝇相比均明显降低,而且,GNS的不敏感性随杀虫剂LD50的升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我们认为,CNS不敏感性是家蝇对DDT相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一个重要机制,也是产生交互抗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3.
654.
【目的】以鹤山红茶产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健康和失管茶园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在鹤山地区健康茶园和管理不善的失管茶园中采集了49份根围土壤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茶树根围土壤真菌的群落组成;利用冗余分析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进一步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法分析健康和失管茶园中差异的真菌类群;通过FUNGuild软件对土壤真菌的功能类群进行预测。【结果】研究发现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和子囊菌门是茶树根围土壤的优势门;失管茶园中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被孢霉门则显著降低;根围土壤真菌的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低于健康茶园。研究发现总氮、总磷、有效磷、有机质和水解性氮是真菌β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pH、总磷、交换性镁、交换性钙、有效磷和有效钾等与真菌类群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健康和失管茶园中共有的核心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是10个,失管茶园中核心类群的相对丰度降低,而中间类群和稀有类群的相对丰度则增加。健康茶园根围土壤核心OTUs中出现了茶轮斑病菌茶拟盘多毛孢和国槐根腐病菌角化可塑镰孢菌(Fusarium keratoplasticum),失管茶园根围土壤核心OTUs中生防菌螺旋木霉(Trichoderma spirale)、深绿木霉(T. atroviride)的丰度显著较高。失管茶园中病原营养型、病原-腐生-共生过渡型和共生营养型真菌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而腐生-共生过渡型的真菌则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鹤山地区茶园管理方式与真菌群落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为鹤山红茶的病害防治及生防菌筛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55.
硝态氮是旱地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式,其吸收与硝酸盐转运蛋白1(NRT1)密切相关。高粱(Sorghum bicolor)较耐贫瘠,对土壤中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较高。以拟南芥、水稻的NRT1为基础,通过Blast筛选高粱核酸和蛋白数据库获得SbNRT1基因全长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了20个SbNRT1基因,对其进行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树、基因表达、选择进化分析,同时对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bNRT1分布于SBI-01~SBI-10上(除SBI-08);SbNRT1蛋白质均为疏水性蛋白,绝大多数蛋白质没有信号肽,且亚细胞定位在质膜上;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SbNRT1蛋白三级结构与预测一致,可信度均达到93%;SbNRT1存在8个分支,高粱与谷子、玉米的NRT1同源关系更近,且高粱在进化上出现了单双子叶的分化;Sobic.004G193000基因在生育期多个部位表达水平较高,Sobic.001G133900、Sobic.003G295500和Sobic.001G302800在高粱根部受硝酸盐诱导表达,也受铵盐和尿素诱导;高粱种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计算的ka/ks值表明,SbNRT1的进化具有纯化效应。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高粱氮高效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6.
657.
磁珠耳压治疗呃逆79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58.
1934年 Meduna 开始用戊四氮惊厥治疗精神病并取得良好效果。虽然此疗法于发现电休克治疗后巳较少应用,但在某些电休克治疗无效的病例中,戊四氮却有突出的疗效。尤其自1960年 Impastato 等采取事先用药物清除戊四氮惊厥治疗的不良作用后,又重新引起重视,但有关的疗愈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等发现,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44例的血脑屏障对 p~(32)的通透降低,用氯丙嗪治疗后32例中有22名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659.
中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被广泛关注。以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为数据源,借助ArcGIS和SIMCA-P软件平台,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测度了1980-2018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揭示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结构演化和地域分异显著。生产、生活空间集中分布于河西走廊、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并呈扩张态势;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陇南山地、甘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且整体呈缩减趋势;生产、生活空间的增长源于对生态空间的侵占。(2)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趋势并存,整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演化过程;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演化具有明显的集聚性。(3)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等对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增加、社会消费水平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压力;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  相似文献   
660.
目的:总结出银杉直播造林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为珍稀树种银杉野外回归提供新的途径,并为合理保护银杉及银杉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设计不同地点、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遮阴度的直播造林试验,对银杉出苗率、死亡率、苗木生长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海拔约700 m的玉溪镇插旗比较而言,银杉直播造林在海拔约1 400 m的阳溪镇青菜坪,出苗效果好,死亡率低,保存率高;整地方式以小块状整地为宜,大块状和带状整地破土面积较大,导致直播苗在裸露的地上生长,故保存率较低;当林分郁闭度超过0.7时,发芽率显著降低,苗木死亡率显著提高,说明银杉小苗不特别耐阴。结论:银杉直播造林宜选择在海拔约1 400 m、土层深厚、排水方便、黄壤或黄棕壤等与天然银杉分布立地条件相近的地方,采用小块状整地,郁闭度不宜超过0.7;银杉种子萌发有隔年出苗现象,银杉直播萌发出苗集中在5~6月,幼苗死亡高发期为6~8月,必须加强苗期前三年的管理,重点是5~8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