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目的:调查、测试广西巴马县各村人群长寿发生几率和地磁场强度,初步研究地磁环境对人群长寿的影响。方法:在广西巴马县境内不同村庄,采用入户调查问卷、询问村干部等多种方式核实长寿(85岁及以上年龄)老人数量;用高精度智能磁力仪测试相应各村镇的地磁强度;然后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技术绘出巴马长寿老人的空间分布图,最后研究巴马地磁和长寿发生几率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1)巴马长寿老人空间分布呈非均匀性,县境内存在"长寿集落区"(主要分布在石山地带)和"非长寿集落区"(主要分布在土坡丘陵地区);(2)"长寿集落区"的地磁强度普遍比"非长寿集落区"的高;(3)地磁和长寿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呈"功率窗"曲线:当地磁强度小于约46650 n T阈值时,长寿发生几率随地磁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地磁强度超过该阈值时,长寿发生几率随地磁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巴马长寿发生几率和地磁强度之间的变化曲线符合磁场生物效应的"功率窗"变化特性,推测地磁场可能是影响广西巴马人群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脑梗死(CI)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I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rt-PA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能显著减轻CI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分离物的分子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3个供试的中国和英国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分离物,经RNA1和RNA2全基因组不同区域DNA片段背地里单构象多态分析(SSCP),外壳蛋白基因和RNA2 70kD基因5端705碱基序列分析,以及此7-5碱基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结果,它们的RNA1和RNA2彼此无一相同,其中RNA2变异比RNA1更大。由于变异十分复杂,且没有规律性,因而当前通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尚不能简单地BaYM  相似文献   
104.
测定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nucleocapsid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SlNPV)中山大学分离株(Zhongshan University isolate, ZSU)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糖转移酶(Ecdysteroid UDPglucosyltransferase, EGT)基因的核苷酸全序列。该基因编码框包含1530个核苷酸,有50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8.5kD,TATA框位于ATG上游44处。在终止密码子TAA下游13位,有真核生物基因mRNA转录poly(A)加尾酶信号序列:AATAAA。同源性比较显示,SlNPV egt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昆虫杆状核多角体病毒EGT序列同源性很高,与海灰翅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toralis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SliNPV)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和91%,而且有一些与EGT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是绝对保守的;根据EGT蛋白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把昆虫杆状病毒EGT主要分成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5.
上世纪90年代,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潘得巴项目脱颖而出,十多年来两百多名潘得巴广受村民的称赞,为什么潘得巴这个项目这么受人关注并持久发展下去,闭目回想自己伴随潘得巴项目成长的环境和历程,答案似乎若隐若现。 出生成长在云南德钦,一个康巴藏区的大山里.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在我出生的上世纪70年代,偶尔还能见到曾经辉煌,而今已经开始渐渐走向历史尘埃的马帮。据长辈讲,在那个未通公路的年代,从云南到西藏的大山里穿梭着成百上千的马帮,他们进出西藏、云南,往来四面八方,川流不息。  相似文献   
106.
2006年5~7月和2008年10~11月,采用访问和小区蹲点绝对数量统计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 表明,弄岗黑叶猴分布区约为26 km2,2008年有黑叶猴13群76只,平均群大小5.85只/群,群密度0.5群/km2,种群密度为2.92只/km2.与2006年相比,2008年猴群增加3个两性群,个体数量增加10只,即增加15.15%,种群密度增加14.96%,平均群大小增加6.36%.弄岗黑叶猴种群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这可能与保护区加强管护和宣传有关.  相似文献   
107.
以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应用数量生态学的方法,对保护区内亮叶水青冈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对保护区内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监测以及对亮叶水青冈群落的保护和管理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结果表明:设置样地共11700m2,调查样地内维管束植物62科,111属,165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6属,6种,种子植物58科,105属,159种。其中以单种科和寡种科(2-5种)占优势,两者的比例之和超过总科数的85%,蔷薇科共有植物6属15种,为所有科中最多,其他属数较多的科有樟科和壳斗科。属的结构中以单种属占据绝对优势,达到70.27%,山矾属和悬钩子属种数最多,各有6种。亮叶水青冈在群落中虽占优势,但龄级结构出现双峰值的异常趋势,种群呈衰退趋势。从总体趋势上来看,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乔木层 > 灌木层 >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灌木层 > 乔木层 > 草本层;均匀度指数乔木层 > 草本层 > 灌木层。亮叶水青冈幼苗和幼树除在局部区域较集中分布外,其余大部分区域数量均少,且受林下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干扰较强,大径级植株比重大,年龄结构总体呈衰退型,在未来种群稳定性维持较为困难。应加强对保护区亮叶水青冈的保护,建议合理抚育管理亮叶水青冈幼苗,在森林的经营和管理上,对亮叶水青冈林可在其生长到一定阶段时适度进行人为干扰,会更有利于亮叶水青冈林的更新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樟科植物雌雄异熟的繁育系统特点,对3种樟科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紫楠(Phoebe sheareri)和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雌雄异熟花的开花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雌性功能期的开始时间、雌性功能期和雄性功能期的时间分配有差异。3种植物的主要传粉者均为中华蜜蜂,在雌性功能期和雄性功能期均有访花;在雌性功能期第四轮退化雄蕊蜜腺和雄性功能期第三轮花丝基部的蜜腺分泌花蜜,不同开花阶段的花蜜蜜量和含糖量没有显著差异;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在雌性和雄性功能期均较高;雌性功能期和雄性功能期均有自然花粉落置;座果率均是异交补粉自然套袋,表明都存在一定的传粉限制。因此,樟科植物雌、雄性阶段时间分配的不同,可能与退化雄蕊蜜腺和第三轮雄蕊附属蜜腺的分泌节律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罗晖明  康帅  郑健  王强  过立农  林瑞超 《生物磁学》2011,(17):3355-3358,3369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进行研究,对其寄主昆虫CO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和真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内转录间隔区)区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以确定两者亲缘关系。方法:在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性状研究的基础上,对两者来源真菌ITS区和寄主昆虫COI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与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检索比对。结果:发现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的来源真菌ITS区和寄主昆虫COI基因序列均有较高相似度。结论:古尼虫草和亚香棒虫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广西白点兰属(兰科)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广西兰科白点兰属植物2个新记录种:台湾白点兰和吉氏白点兰,提供了广西产白点兰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