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61.
目的:调查、测试广西巴马县各村人群长寿发生几率和地磁场强度,初步研究地磁环境对人群长寿的影响。方法:在广西巴马县境内不同村庄,采用入户调查问卷、询问村干部等多种方式核实长寿(85岁及以上年龄)老人数量;用高精度智能磁力仪测试相应各村镇的地磁强度;然后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技术绘出巴马长寿老人的空间分布图,最后研究巴马地磁和长寿发生几率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1)巴马长寿老人空间分布呈非均匀性,县境内存在"长寿集落区"(主要分布在石山地带)和"非长寿集落区"(主要分布在土坡丘陵地区);(2)"长寿集落区"的地磁强度普遍比"非长寿集落区"的高;(3)地磁和长寿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呈"功率窗"曲线:当地磁强度小于约46650 n T阈值时,长寿发生几率随地磁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地磁强度超过该阈值时,长寿发生几率随地磁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巴马长寿发生几率和地磁强度之间的变化曲线符合磁场生物效应的"功率窗"变化特性,推测地磁场可能是影响广西巴马人群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脑梗死(CI)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I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rt-PA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能显著减轻CI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3.
文东新  杨宁  杨满元 《生态学杂志》2016,27(8):2645-2654
以典型湖南省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用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本(狗尾草,GS)、灌草(紫薇-狗尾草,FG)、灌丛(牡荆+剌槐,FX)和乔灌(枫香+苦楝-牡荆,AF)群落阶段,运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对4个不同恢复阶段0~10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显著升高,同一土层不同恢复阶段AWCD值的大小顺序为乔灌群落>灌丛群落>灌草群落>草本群落,相同恢复阶段不同土层的AWCD值的大小顺序为0~10 cm>10~20 cm;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灌草群落与灌丛群落具有相似的土壤微生物C源利用方式及代谢功能,而草本群落、乔灌群落具有不同的C源利用方式及代谢功能,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C源是糖类、氨基酸类以及代谢中间产物和次生代谢物;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物种丰富度指数(H)、Shannon均匀度指数(E)、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McIntosh指数(U)均以乔灌群落最高,灌草群落和灌丛群落次之,草本群落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SWC)、土壤总有机碳(STOC)、全氮(TN)、全磷(TP)和速效磷(AP)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及功能多样性指数有重要影响,脲酶(URE)、磷酸酶(APE)、蔗糖酶(INV)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及功能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植被恢复可使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增强,土壤微生物繁殖加快、数量增大,从而促进土壤微生物对土壤C源的利用强度.  相似文献   
164.
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分离物的分子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3个供试的中国和英国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分离物,经RNA1和RNA2全基因组不同区域DNA片段背地里单构象多态分析(SSCP),外壳蛋白基因和RNA2 70kD基因5端705碱基序列分析,以及此7-5碱基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结果,它们的RNA1和RNA2彼此无一相同,其中RNA2变异比RNA1更大。由于变异十分复杂,且没有规律性,因而当前通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尚不能简单地BaYM  相似文献   
165.
上海地区绿化树种重金属污染防护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测定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调查了上海七宝镇污染水系两侧与上海宝钢集团厂区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污染水系两侧重金属含量较对照稍高,而上海宝钢厂区各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存在较严重的污染.同时在这两处重金属污染地带观察记录了绿化树种的生长状况,采集植物样品以ICP仪进行树木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分析,综合两方面数据对近20种常见绿化树种的重金属污染的防护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法国冬青、紫薇、木芙蓉、女贞和龙柏等植物种类富集重金属能力较强,且生长状况较为良好,最适于作为重金属污染厂区的生态防护绿化的主要树种;而蚊母、夹竹桃和石楠等植物种类虽然富集重金属能力较低,但有较强的耐性,能良好生长。也适于作为污染区绿化美化树种。  相似文献   
166.
用ISSR标记检测黄麻野生种与栽培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利用ISSR标记对黄麻属((Corchorus)10个种27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83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48条带,多态性条带比例(PPB)为92.85%;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3~0.97之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结果显示,第I、Ⅲ类群均为黄麻属8个种11份原始野生种,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第Ⅱ类群为黄麻两个栽培种及其近缘野生种,共16份材料。种遗传相似性较高;基因组聚类结果与经典分类相符.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初步可以认为。荨麻叶种为最原始的黄麻野生种之一;三室种21C为三室种的一个变种;甜麻为一个尚待定性的野生种.同组材料的RAPD和ISSR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7.
测定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nucleocapsid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SlNPV)中山大学分离株(Zhongshan University isolate, ZSU)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糖转移酶(Ecdysteroid UDPglucosyltransferase, EGT)基因的核苷酸全序列。该基因编码框包含1530个核苷酸,有50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为58.5kD,TATA框位于ATG上游44处。在终止密码子TAA下游13位,有真核生物基因mRNA转录poly(A)加尾酶信号序列:AATAAA。同源性比较显示,SlNPV egt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昆虫杆状核多角体病毒EGT序列同源性很高,与海灰翅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toralis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SliNPV)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和91%,而且有一些与EGT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是绝对保守的;根据EGT蛋白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把昆虫杆状病毒EGT主要分成两大类。  相似文献   
168.
上世纪90年代,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潘得巴项目脱颖而出,十多年来两百多名潘得巴广受村民的称赞,为什么潘得巴这个项目这么受人关注并持久发展下去,闭目回想自己伴随潘得巴项目成长的环境和历程,答案似乎若隐若现。 出生成长在云南德钦,一个康巴藏区的大山里.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在我出生的上世纪70年代,偶尔还能见到曾经辉煌,而今已经开始渐渐走向历史尘埃的马帮。据长辈讲,在那个未通公路的年代,从云南到西藏的大山里穿梭着成百上千的马帮,他们进出西藏、云南,往来四面八方,川流不息。  相似文献   
169.
2006年5~7月和2008年10~11月,采用访问和小区蹲点绝对数量统计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 表明,弄岗黑叶猴分布区约为26 km2,2008年有黑叶猴13群76只,平均群大小5.85只/群,群密度0.5群/km2,种群密度为2.92只/km2.与2006年相比,2008年猴群增加3个两性群,个体数量增加10只,即增加15.15%,种群密度增加14.96%,平均群大小增加6.36%.弄岗黑叶猴种群数量呈现出增长趋势,这可能与保护区加强管护和宣传有关.  相似文献   
170.
姜荷花炭疽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姜荷花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培养、纯化、回接和重新分离,最后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致病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从感病叶片中分离得到6株病原菌,病原菌室外回接发现只有菌株Cum-3致病,Cum-3室外回接致病率96.7%,室内回接致病率100%.形态学鉴定,Cum-3为镰孢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