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本文报道了一例人工自繁树Qu,自发性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主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该树Qu发病前健康状况良好,于2岁10个月左右发病。肿瘤出现于右侧腹股沟前方腹壁上,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癌组织生长迅速,质坚硬,其内血管异常丰富。手术时因出血过多而死亡。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自发性鳞状细胞癌癌细胞已转移至右腋窝淋巴结,但未见内脏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192.
华蓥山,缙云山和金城山两栖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相似文献   
193.
高产小麦品种茎秆的解剖和化学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麦(TriticumaestivumL.)新品种“小偃81”,是由抗病虫害小麦品种“小偃54”和高产小麦品种“8602”杂交筛选出的具有优良特性的后代。作者运用多种实验手段,研究了新品种茎秆组织结构以及木质素含量和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母本“小偃54”和父本“8602”相比,“小偃81”的茎秆直径变小、横切面上维管束数目减少,而茎秆直径与壁厚比、横切面上机械组织比例却显著增大,单位面积上维管束数目增多。Klason法测定木质素结果显示:“小偃81”茎秆中木质素含量高于“小偃54”和“8602”。经Ma黮e和Wiesner的木质素显色反应,“小偃81”茎秆横切面染色明显加深。用H2O2/HAc弃除酚酸以后,新品种小麦的木质素自发荧光明显强于亲本。FTIR分析结果表明:“小偃81”中所含的紫丁香基、愈创木酚基等木质素特征基团的吸收峰值也显著高于亲本。由此推断,新品种“小偃81”的茎秆具有优良的组织结构和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194.
籼稻转反义蜡质基因后代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和纯系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籼型雄性不育保持系龙特甫B中,获得30个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其中,28个为Southern检测阳性。T1种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有21个转基因植株比龙特甫B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3%-13%,并在部分转基因植株的种子中观察到蜡质状籽粒;对6个转基因植株进行了不同世代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在L3和L5的T4代中,选择到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5.9%和8.4%的纯合株系,经凝胶电泳测定,WX蛋白量明显降低,并与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表现一致。以L3-1-1-1(15.9%)和L5-8-2-1(8.4%)纯合株系为亲本,分别与龙特甫A进行成对杂交和回交,并测定了F1和B1F1种子直链淀粉含量,以L3-1-1-1作亲本的F1为21.4%,B1F1为17.1%;以L5-8-2-1作亲本的F1为13.6%,B1F1为9.3%,结果表明:在不育系的转育过程中,以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转基因纯合株系为亲本,能有效降低F1和B1F1的种子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95.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其BNP水平将其分为A(BNP水平<94 pg/mL,43例)、B(BNP水平94~349.9 pg/mL,40例)、C(BNP水平350~988.9 pg/mL,44例)、D(BNP水平≥989 pg/mL,23例)4组,对比4组患者LVEDD、LVEF水平、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对比4组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比率,对比4组患者随访2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最后分析BNP、LVEDD和LVEF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性。结果:A、B、C、D四组患者LVEDD、HCY呈递增趋势,LVEF呈递减趋势,C、D两组患者的LVEDD、HCY水平明显高于A、B两组(P<0.05),C、D两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A、B两组患者(P<0.05);A、B、C、D四组患者心功能分级逐渐加重,A组患者I级70例,II级27例,B组患者II级60例,III级29例,C组III级68例,IV级20例,D组III级3例,IV级43例,各组间对比心功能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12 %、11.24 %、26.14 %,43.48 %,不良事件发生率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LVEDD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878、0.564,P<0.05),LVEF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781,P<0.05)。结论:BNP、LVEDD与LVEF指标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评估指标,能够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6.
薛娟  张涛  曾军  李萍  高小其  娄恺 《生态学报》2014,34(21):6214-6224
为了解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在24节气内的变化,选取24节气当天采集泉水样品(计24份),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对其进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并结合该泉地球水文化学指标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泉水细菌群落的香农指数(H)变化幅度较大(1.088—3.003),春季(立春至谷雨)样品呈现出明显的波动趋势,并在惊蛰时达到最低值(1.088),夏季(立夏至大暑)和秋季(立秋至霜降)样品在节气内出现类似的递增趋势,冬季(立冬至大寒)样品则保持在较低水平(≈1.761);辛普森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E)在24节气内变化的差异不显著。24节气的泉水细菌群落组成主要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及梭杆菌门,此外,还有少量隶属于蓝藻门、螺旋体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绿菌门、柔膜菌门和硝化螺菌门等的类群存在于某些特定的节气中;春夏季节革兰氏阴性菌为优势类群,秋冬季节,革兰氏阳性菌为优势类群;硫氧化菌类群(Acidithiobacillus、Thiothrix)和硫还原菌群落(Desulfobacter、Desulfoluna)的存在,与10号泉的含硫特性相关。通过对各项地球水文化学指标的分析显示,电导率、水汞、甲烷、硫化物在各节气的波动最为剧烈;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群落组成随24节气更替存在一定变化并与地球水文化学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197.
目的观察随身灸配合生姜红糖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门急诊诊断明确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随身灸疗法配合生姜红糖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身灸配合生姜红糖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8.
 利用PCR扩增 Mcfp-1(M. coruscus foot protein-1)基因的12个十肽重复序列粘附功能片段(Mcfp~1 1~12)并连接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纯化的多肽产物经凝血酶处理切除GST标签,获得Mcfp-1 1~12功能肽段,最后用酪氨酸酶对该产物进行修饰.通过材料表面包被、石英晶体微天平(QCM, 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分析、细胞粘附和细胞毒性等实验,研究了该表达产物作为生物粘合剂的粘附特性.结果显示,重组表达产物Mcfp-1 1~12在多种材料表面的包被能力与Cell-TakTM(天然提取的贻贝粘附蛋白混合物)相当,甚至更佳;对细胞的粘附能力与Cell-TakTM相当;用HeLa细胞和293T细胞进行的MTT实验未发现细胞毒性.上述结果表明,Mcfp-1 1~12作为生物医用粘合剂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基因重组技术可以为制备新型海洋贻贝粘附蛋白防水生物粘合剂提供有效的手段.本研究为临床使用更优质的生物医用粘合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9.
H2O2胁迫锻炼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2 d龄的春小麦幼苗在1 mmol·L-1 及10 mmol·L-1 H2O2的胁迫锻炼过程中,质膜透性增大,O-·及H2O2含量增多,CAT活性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低浓度H2O2胁迫使SOD活性上升,高浓度时却使其活性下降.经过H2O2胁迫锻炼后的小麦遭受干旱胁迫时,叶绿素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质膜透性、O-·及H2O2含量却低于对照组.表明H2O2胁迫锻炼,提高了小麦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增强了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0.
朱新广  张其德 《植物学报》1999,16(4):332-338
对NaCl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几个重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NaCl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途径,气孔效应与非气孔效应,NaCl对光能吸收与转换、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磺素同化的影响及盐与其他胁迫因子对PSⅡ活性的协同影响等,对今后这些方面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与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