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21.
目的 探索更有效的肺炎链球菌DNA疫苗和疫苗免疫策略,并探究其中的保护机制。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dnaJ并表达DnaJ蛋白,实验分别设置重组质粒pcDNA3-dnaJ/蛋白DnaJ免疫小鼠组及单独质粒pcDNA3-dnaJ免疫小鼠组,分别比较肺炎链球菌菌株攻毒后小鼠鼻腔灌洗液细菌载量及生存率,采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及炎症因子,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外BMDCs激活情况及Th1和Th17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质粒pcDNA3-dnaJ免疫3次可诱导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并减少肺炎链球菌攻毒后鼻咽部的细菌载量,但在防止致死性感染方面效果较差。然而,与重复质粒DNA接种三次相比,pcDNA3-dnaJ 1次/ DnaJ蛋白加强1次的免疫策略可以显著减少鼻咽中的肺炎链球菌定植,并能够更好的预防致死性感染。此外,与DNA质粒加强免疫相比,DnaJ蛋白加强免疫后可产生更高水平的IFN-γ和IL-17A。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dnaJ/蛋白DnaJ异源免疫可能通过活化树突状细胞,进而诱导Th1和Th17细胞免疫应答,抵抗肺炎链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422.
为了探究贺兰山不同乔灌草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特性和机制,该研究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贺兰山10种乔灌草气体交换参数及自然环境因子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从大到小为披针叶黄华>灰榆>山杨>栒子>冰草>油松>小叶忍冬>小檗>青海云杉>苔草,从不同生活型来看表现为乔木>草本>灌木。(2)青海云杉、油松、灰榆、小檗、栒子和小叶忍冬的Pn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山杨、披针叶黄华、苔草和冰草的Pn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山杨和冰草主要为非气孔因素所致,披针叶黄华和苔草主要为气孔因素所致。(3)相比同种生活型的其他植物,青海云杉、油松、小叶忍冬和披针叶黄华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4)通径分析表明,乔木和灌木植物的主要决定因子为光照强度(PAR),主要限制因子为叶片温度(Tl)和饱和蒸汽压亏缺(VPD);草本植物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气温(Ta)和Tl。研究发现,贺兰山东麓不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不尽相同,相比同种生活型的其他植物,青海云杉、油松、小叶忍冬和披针叶黄华具有较好的抗旱性,能适应较为干旱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423.
【背景】Indigoidine是一种来源于微生物的无毒天然蓝色素。【目的】比较Indigoidine和靛蓝的色素稳定性,进而评价Indigoidine的色素稳定性。【方法】构建重组菌株Escherichia coli DH5α/p28s异源表达Indigoidine,考察可见光、紫外线、pH、温度、氧化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其与商品级靛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Indigoidine和靛蓝都对可见光、紫外线敏感;2种色素在pH1.0-11.0时稳定,强碱性pH对色素破坏作用很大;Indigoidine抗Vc还原能力强于靛蓝,氧化剂可不同程度地降低2种色素的保存率;2种色素热稳定性不佳,在75℃以下时Indigoidine的色素稳定性优于靛蓝;食品添加剂中的柠檬酸和苯甲酸分别对Indigoidine和靛蓝均具有显著的护色效果;对这2种色素,Ca2+、Mg2+均具有护色效果,Na+、K+、Li+总体上没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而Zn2+、Al3+、Cu2+、Fe2+、Fe3+则具有显著的破坏作用。【结论】Indigoidine色素稳定性明显优于靛蓝,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4.
<正>ISBN:9787122174994定价:49.0元开本:16装帧:平装页码:248初版时间:2013年10月读者对象:可供生物类专业的本科生及其他专业拟了解该技术的人士阅读参考。内容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健康、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与历史上任何新兴技术面世的时候一样,广大民众对现代生物技术这样一种新兴高技术的内涵并不清楚,因此容易产生怀疑、误解,甚至恐惧,阻碍了现代生物技术的正常发展和应用。为了更好地认识现代生物技术的科技内涵,本书以现代生物技术在  相似文献   
425.
核糖体蛋白S6(rpS6)是核糖体40S小亚基的核心组成蛋白之一。研究表明,rpS6可以通过核定位信号进入细胞核中,在核仁中参与核糖体的组装。在该研究中发现,rpS6在高等真核细胞核仁中的聚积与细胞周期有关,rpS6在S期中晚期开始在核仁中聚积,G2期含量达到最高,M期核仁分解时消失。推测,rpS6在核仁中的这种分布特性可能与核糖体的合成随细胞周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26.
目的探讨改良换药法联合康复锻炼在提高毒蛇咬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60例,两组均采取清创排毒、扩创排毒、局部封闭、刺络放血法、外敷双黄蛇伤散(我院自制粉末状蛇药)、全身用药等综合治疗及常规蛇伤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常规组予带孔透明聚乙烯胶纸敷料包扎伤口,关节处用胶布固定;改良组予弹性防水透气防渗敷料包扎伤口,辅以弹力带适当外固定,治疗后3~7天指导患者每天进行关节康复运动。两组观察时间均为7天。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改良组患者患肢疼痛消退时间、肿胀消退时间、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敷料评分、换药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3.583、2.703、2.178、3.394、6.384,均P0.05);改良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2,P0.05)。结论采用改良敷料包扎蛇伤伤口并辅以弹力带外固定,具有稳固性强、美观、灵活的优点,便于患者关节活动,且可消肿止痛,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同时联合早期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锻炼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7.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时两个粳型水稻披垂叶突变体品系及其与常规籼、粳品种的杂交后代(F1、F2)进行苗期耐旱性鉴定,并测定了旱种条件下突变体及其杂交后代不同生育期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相关农艺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两个水稻披垂叶突变体MR304和MR312的苗期耐旱性均为中抗;MR312与7个品种的11个杂交后代(F1)中,仅有文稻2号/MR312组合的苗期耐旱性为高抗,MR312/滇香籼1号为中抗;在昆明旱种条件下,突变体及其杂交后代POD和CAT的活性分别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最高,其中4个组合(银光/MR312、农安稻/MR312、文稻2号/MR312和MR312/滇香籼1号)F1孕穗期POD或抽穗期CAT的活性最强,株高、分蘖、穗长趋于正常。该研究揭示了利用水稻披垂叶突变体产生的F1杂种优势可增强杂交稻大田期的耐旱性;孕穗期的POD活性和抽穗期的CAT活性是鉴定杂交后代F1和F1植株大田期耐旱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28.
采用SSR技术对黄淮麦区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育成的38个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39个SSR引物共扩增出186条谱带,其中143务为多态性条带,占76.9%。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9条多态性条带,平均3.7条。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20-0.857,平均为0.634。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GD值0.32水平上38个小麦品种可聚成六大类。品种间遗传距离GD变幅为0.10769~0.48571。SSR标记揭示出这38个具有黑麦血缘的小麦品种遗传变异较小,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429.
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产酶菌株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筛选出一株稳定、高产的产中性蛋白酶菌株。方法:以突变株UV_(11)(原生质体紫外诱变得到)为出发菌株,在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最佳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结果:得到突变株Bacillus subtilis UN_(19),产酶活力从最初的378.97U/ml提高到3965.84U/ml。结论:亚硝酸与紫外线复合诱变原生质体是一种很好的诱变方式。  相似文献   
430.
南海七种海藻多糖的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南海7种海藻多糖体外抗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和柯萨奇B组3型病毒(CoxB3)活性进行研究。7种海藻多糖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其中,孔石莼多糖、蜈蚣藻多糖可明显抑制HSV-1,细胞病变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为3.90μg/mL,选择指数(SI)分别达363和296.4。孔石莼多糖、小石花菜多糖可明显抑制CoxB3,IC50分别为1.95μg/mL和7.81μg/mL,SI分别为>1 025.6和212。同时理化实验结果表明,多糖样品均为硫酸酯多糖,其硫酸基和岩藻糖的含量与多糖的抗病毒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