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诊的90例子宫肌瘤的妊娠期孕妇,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与同期83例单纯剖宫产手术患者对比研究,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其疾病预后分析。其主要比较的指标是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平均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及并发症等,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观察指标比较除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平均手术时间(77.1±8.5)明显高于单纯剖宫产术(33.7±7.9),(t=34.70,P<0.05)外,其他各项测量术中出血量(t=0.09,P>0.05)、术后24h出血量(t=0.61,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t=1.57,P>0.05)、住院时间(t=1.05,P>0.05)及产褥病率(x2=0.077,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x2=0.246,P>0.05)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妊娠期子宫肌瘤孕妇,可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医院选择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该手术安全可靠,能避免二次手术或子宫切除等,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程度、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方法与用药情况基本一致,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程度、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整体的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康复时间略短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急性肝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整体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3.
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是一种特色野生生物资源, 是优质造纸原料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优良草种。以往针对龙须草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研究近于空白。本文通过对中国内陆龙须草种质资源集中分布的9省20县的实地考察, 收集了20个居群的龙须草样本, 分析了龙须草种质资源生境的主要特征, 并对龙须草种质资源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收集的龙须草种质资源集中分布于22°-34° N、101°-114° E, 海拔集中在100-1,000 m, 年平均气温在14-22℃, 年日照时数在1,112-2,624 h, 年平均降水量在642-2,330 mm之间。气候因子主成分分析显示, 龙须草分布受温度与降水量影响较大, 其次为海拔和日照时数。不同龙须草种质资源叶长、胞壁厚度、腔径、壁径比、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呈现出极显著差异。主要经济性状ward聚类可将收集的龙须草种质资源分为3类, 其中9个种质资源可优先作为优良龙须草筛选育种的参考对象。  相似文献   
144.
研究了苹果果实成熟期间香气和乙烯的产生动态,以及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脂氧合酶(LOX)、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香气物质是随着乙烯释放的增加而产生和增加的.在此过程中,异亮氨酸大量积累.游离脂肪酸在果实香气很少时呈增加趋势;随着香气产生的增多而迅速下降;乙烯高峰过后又有增加.脂氧合酶活性随着果实成熟而提高,其活性在乙烯释放达到高峰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在果实开始产生香气时迅速增加,之后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45.
基于网络的医学微生物学混合式教学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对临床医学专业采用混合式教学,即将总课时的80%用于传统课堂教学,20%用于网络课堂教学,通过对比分析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价该教学模式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式教学模式优于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并能显著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6.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温室气体的地气交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于2006~2007年对黔中喀斯特地区土壤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甲烷的释放通量进行原位观测,研究我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是大气CO2、N2O的释放源,CH4的吸收汇.土壤CO2的释放通量介于450.8±50.8~1281.3±214.7 mg·m-2·h-1在之间,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N2O的释放通量介于-25.4±4.1~105.8±31.2μg·m-2·h-1之间,在夏季最高,在9月、11月和12月出现土壤对大气N2O的吸收;全年CH4交换通量介于-0.27±0.18~0.81±0.26 mg·m-2·h-1之间,随季节的变化不明显.气候条件对土壤CO2和CH4交换通量的影响较小,土壤水分对N2O释放通量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N2O和CH4地气交换通量受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7.
犀角地黄汤化裁方对蛇伤患者血浆TT、PT、APTT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化裁方对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出现血分证的患者血浆TT、PT、APTT的影响。方法选择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2h内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犀角地黄汤化裁方。于就诊时、咬伤后72h测定其血浆TT、PT、APTT,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初诊时(伤后2h内)血浆TT、PT、APTT无明显差异,均在正常范围内;伤后72h三项指标均升高,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化裁方能抑制血循毒或混合毒蛇咬伤患者血浆TT、PT、APTT的延长,对蛇伤引起的凝血障碍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8.
人工调水对额济纳胡杨荒漠河岸林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赵文智  常学礼  李秋艳 《生态学报》2005,25(8):1987-1993
研究了围封禁牧条件下人工调控黑河水文过程对额济纳胡杨荒漠河岸林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水实施的3a中,胡杨主要靠根蘖繁殖更新,种子繁殖几乎不存在。在没有放牧干扰的条件下,不同年份之间林窗内胡杨的根蘖繁殖差异明显,胡杨幼苗个体密度平均为(213.9±112.5)株/100m2,其中1龄为(27.5±18.8)株/100m2,2龄为(113.8±67.7)株/100m2,3龄为(71.0±73.9)株/100m2。胡杨幼苗的丛密度平均为(108.3±56.0)丛/100m2,其中1龄为(19.2±13.9)丛/100m2,2龄为(59.0±37.8)丛/100m2,3龄为(29.8±22.8)丛/100m2。这种差异与当年的生态水文条件有关。划分的整体、大林窗、小林窗3种类型中,大林窗内2龄胡杨幼苗的根蘖繁殖更新受到了距样方最近和最远母树距离的影响。在生态水文条件较好的年份(2龄苗对应于2002年),在距母树较远的地方根蘖繁殖最容易发生。在其它林窗中,胡杨根蘖繁殖主要受林窗生境如环样方母树株数(Tn)、距样方最近母树距离(Nd)、距样方最远母树距离(Fd)和林窗面积(Ga)等因子的综合影响,任何一个因子的单独影响都不显著。总之,本研究的初步结论是黑河分水工程实施对胡杨的繁殖更新无疑是有利的,但前提是消除放牧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吴珍兰  杨永昌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0):2088-2089
发表了黄精属一新种,即青海黄精Polygonatum qinghaiense Z.L.Wu et Y.C.Yang。本种近似独花黄精P.hookeri Baker.但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花淡黄色或白色,裂片具3脉,与筒部几等长.雄蕊着生于花被近喉部等是其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50.
反义RNA技术在花色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义RNA技术是用反义RNA链去抑制靶基因的活性,从而达到对目的基因调控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技术.该项技术应用于观赏植物的花色育种已有16年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到目前为止,已经利用该技术对14种花卉花色形成过程中的3大类基因进行了正义和反义导入,获得了花色改变的转基因植株.本文简要回顾了反义RNA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并在介绍花色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综述了国际园艺育种中利用反义RNA技术调控花色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花色改良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