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81.
5.应用显微量尺绘图法——在显微镜的接目镜中,放入显微量尺——接目测微尺——可以测出视野中物象各部位的比例长度。若先在绘图纸上画成若干个等大的方格(或用方格纸),然后按照显微量尺的若干格度比作纸上的一个方格来进行描绘。这样,标本中各部分的大小形状,都可以按比例绘出。若果你们的实验室备有方格的显微量尺,工作更为便利。根据有些人的经验,绘图用方格纸,以每格7.5毫米大小的较为合用。因此,平时可按这尺度预先制备。6.应用幻灯绘图法——有关组织胚胎等切片以及其他各种显微镜标本,均可利用显微镜绘图幻灯将视  相似文献   
82.
我们曾于1958年7月至1959年7月期间,在海南岛兴隆、加积、保亭等地进行了胡椒根疣线虫的调查工作。现将所积累的资科,择其有关生物学及生态学等方面,扼要地报导于后。胡椒“根疣线虫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植物寄生的线虫——根疣线虫Meloidogyne marioni (Cornu,1879)(根据E. C.基里扬诺娃,1957)。隶属于圆形动物,线虫網Nematoda,疱刺线虫目Tyleachida,异皮线虫科Heteroderidae。过去它的同物异名,极为混乱,就手头有数的文献,即有如下的异名:  相似文献   
83.
蜀南竹海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强伟  代斌  罗承德  刘丽  马丹  张翠翠 《生态学报》2016,36(8):2255-2263
土壤空间异质性是土壤的重要综合属性,对土壤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植被的空间格局有重要影响。以蜀南竹海核心区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10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按公里网格布点,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旨在为研究区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除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外,研究区土壤粘粒、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等5个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异性明显,其半变异函数用指数、高斯和球状模型拟合,变程范围在1252.3—11887.1 m,块金值和基台值比值范围为0.03%—52.07%,表明各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持水特性有较大的块金值,说明存在小尺度的空间异质性;普通克里格插值及物理性质空间分布图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斑块性,在不同土层深度的空间分布有一致性。人为干扰是影响研究区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布格局的一个主要原因。减少人为干扰,优化林分结构,维护与提高毛竹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84.
高效氮肥对新疆灰漠土农田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树脂包膜尿素(ESN)和尿素配施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U+I)两种高效氮肥处理,以传统尿素(U)处理为对照,研究高效氮肥对新疆膜下滴灌棉田N2O排放的影响.ESN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而其他处理的氮肥在生育期内随灌溉分次施入.在生育期内,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每周采集和分析2次气体样品.结果表明: 与其他处理相比,ESN处理显著增加了生育期间土壤N2O的排放量,增幅47%~73%;在施肥后的4个月内,ESN处理下的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随后则逐渐减小并与其他处理的含量相近.ESN在播种时全部施入可能是导致土壤高NH4+-N和NO3--N含量以及高N2O排放量的原因.与U处理相比,U+I处理减少了9.9%的N2O排放量,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U+I处理NO3--N含量始终低于ESN和U处理.新疆灰漠土膜下滴灌棉田生育期土壤的N2O排放为300~500 g N2O-N·hm-2,整体低于其他农田生态系统.与播种前全部施入相比,氮肥随滴灌多次施入更利于降低N2O排放.本试验条件下,高效氮肥对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N2O的减排效应有限.  相似文献   
85.
张泽  罗泽伟 《遗传学报》1999,26(2):119-125
探讨了因子和巢式交配设计群体近交率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这两种交配设计群体结构本身并不导致基近交率累积的差异。在育种选择情况下因子交配设计比巢式设计群体的近交率上升慢,而在完全随机留种和限制随机种情形这两种酱地群体近交率的影响没有差异,但在交配设计情况下,限制随机留种比完全随机留有有交地控制群体近交率的提高。这一结果显示,在动物的家畜遗传留种比完全随机留各 效地控制群体近交率的提高。这一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86.
系统地研究了可溶性吡啶型(BVP)树脂的浓度、处理菌液的细胞浓度、悬浮介质、温度及pH等因素对可溶性BVP树脂抗菌活性的影响,比较了BVP树脂对不同微生物的抗菌活性,探讨了BVP树脂用于水处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7.
有机相中固定化脂肪酶促有机硅烷醇的转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有机相中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催化非天然的有机硅院醇与脂肪酸酯转酯反应的可能性;系统地研究了有机溶剂特性、水活度、有机硅烷醇结构、脂肪酸酯碳链长等因素对转酯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全球干旱区进一步扩张。干旱区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增强。因此,探究干旱区植被长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滞后效应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提供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提供的逐月网格化CRUTS4.05气候资料和干旱指数资料、ERA5(ECMWF全球气候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提供的太阳辐射资料和欧洲航天局全球基本气候变化监测项目提供的土壤水分资料,借助于窗口交叉相关法和线性回归法,探究了2001–2020年亚洲旱区草地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滞后效应。研究发现:1)草地NDVI对当月平均气温和降水总量的响应最为强烈,对太阳辐射和土壤水分则存在显著的滞后响应。具体表现为草地NDVI对太阳辐射和土壤水分的响应存在1个月的滞后;2)草地NDVI与各气候要素响应的滞后时间在空间分布上较不均匀,在亚洲旱区的东部和西部存在明显差异;3)草地NDVI与自矫正帕默尔干旱指数间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4)海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亚洲旱区草地NDVI与各要素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89.
摘要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脑糖氧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麻醉,研究组患者接受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糖氧代谢指标[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O2)、脑动静脉氧差(AVDO2)]、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后5 min(T1)~手术完毕时(T4)时间点,研究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T4时间点,研究组SjvO2高于对照组,CEO2、AVDO2低于对照组(P<0.05)。T4时间点,研究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右美托咪定可更好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善脑糖氧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挥出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0.
侯嫚嫚  李晓宇  王均伟  刘帅  赵秀海 《生态学报》2017,37(22):7503-7513
群落构建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基于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量化生境过滤、竞争排斥以及随机过程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能够深入理解群落构建机制。本研究以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的3个5.2 hm~2样地(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原始椴树红松林)为平台,基于被子植物分类系统Ⅲ(Angiosperm Classification System,APGⅢ)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7个关键功能性状(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氮磷比、最大树高),结合环境数据,分析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研究表明:(1)各演替阶段7个植物功能性状都表现出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表明植物功能性状受系统发育历史影响;(2)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在不同演替阶段和不同径级均为非随机状态。随着演替的推进群落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由聚集走向发散;随着径级的增加,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的聚集程度减小,表明随着演替阶段的进行和径级增大,竞争性排斥的作用逐渐明显;(3)各演替阶段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的周转都为非随机且不同因子对两者的解释力度存在差异。演替早期空间距离的解释力度小于环境距离,说明生境过滤在群落构建中的重要性,而在演替后期空间距离的解释力度大于环境距离,验证了扩散限制在群落构建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