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农业生态系统中天敌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持是当前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作者对江苏通州市1970’s后期到1980’s前期和近年(2003~2004)棉田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的多样性作了比较研究。调查表明,1970’s后期到1980’s前期,通州市棉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捕食性节肢动物的主要优势种维持在10余种。2003~2004年,在同一区域,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棉田的天敌物种多样性锐减,仅有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等少数几类天敌。对棉田天敌的物种多样性锐减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2.
依据对棉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所获得的种群统计参数,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随机环境条件下的棉铃虫种群发生动态。模拟结果显示,同一输入参数(模拟的1代残虫量),经过确定世代或生活史阶段后,棉铃虫的种群密度既可能为轻发生,也可能种群暴发。环境条件有利时,输入变量(模拟的1代残虫量)影响棉铃虫最大可能的发生程度。当棉铃虫为中等或轻发生时,1代残虫量(模型输入参数)和最终的棉铃虫发生程度(模型输出)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相同的最终棉铃虫发生程度所对应的模型的输入变量可以有多种水平。模拟结果显示,在环境条件比较有利情况下,棉铃虫只需要1个世代或某一个生活史阶段(如蛹期),种群密度即可达暴发水平。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对棉铃虫中长期发生态势的预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3.
张磊范丙全  黄为一 《微生物学报》2005,45(6):842-845,T0001
草酸青霉菌P8(Penicillium oxalicum)溶磷菌株具有较强的溶解多种无机难溶磷的能力和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为研究P8在作物根际的定殖状况,用携带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潮霉素抗性的双标记载体转化溶磷青霉菌P8的原生质体,筛选出稳定、高效表达GFP并对潮霉素产生抗性的转化菌株,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显示,外源质粒DNA是以非同源重组方式整合到转化菌株基因组染色体上。试验证明转化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溶磷能力与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4.
rhEPO-L-Fc融合蛋白的表达、生物活性和初步药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强  黄智华  黄予良  覃扬 《生物工程学报》2008,24(11):1874-1879
为了延长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体内半衰期以达到更好的药效,制备通过柔性接头相连接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IgG1 Fc融合蛋白(rhEPO-L-Fc),并对其生物学活性和体内药动学进行初步研究.利用PCR技术构建rhEPO-L-Fc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OptiVEC-TOPO ,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表达.Protein A亲合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SDS-PAGE、质谱、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融合蛋白的体外活性,动物实验检测融合蛋白的体内活性和半衰期.成功构建pOptiVEC-TOPO -rhEPO-L-Fc重组子,实现了在CHO细胞表达,纯化后的rhEPO-L-Fc融合蛋白经鉴定,其分子量和特异性均与理论值相符,能刺激体外培养的EPO依赖型细胞生长,ED50为2 ng/mL,且明显增加大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体内消除半衰期达到27 h.rhEPO-L-Fc融合蛋白能延长hEPO体内半衰期,为其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5.
特种稻种质创新与营养特性评价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0  
将系谱选择和花药培养相结合,分别选育出具有巨胚、甜味、有色种皮、软米、香味等单一特殊性状和聚合上述2个以上特殊性状的特种稻种质12份,并对这些种质进行了营养特性评价。结果表明,创新的特种稻种质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稻,其中甜黑米1569和甜红米1571糙米千粒重很小(8.4g、8.2g),蛋白质(12.4%、11.7%)、赖氨酸(0.75%、0.76%)、脂肪(5.29%、4.86%)、油酸(2.15%、1.93%)和亚油酸(1.93%、1.86%)、维生素B1(8.42mg/kg、1.60mg/kg)年口钙含量(36.8mg/100g、29.5mg/100g)较高;巨胚香糯1574和白巨胚米1575的胚较大,千粒胚重1.4g以上,胚重占糙米重的比率8%以上,蛋白质(9.9%、10.6%)、维生素B1(3.30mg/kg、0.98mg/kg)和钙含量(27.7mg/100g、32.5mg/100g)较高;黑糯米1568的维生素B1(6.57mg/kg)、铁扣锌含量(4.0mg/100g、7.2mg/100g)较高;红米1201的蛋白质(11.1%)、锌(7.0mg/100g)和硒(85.4ug/kg)含量较高,巨胚,甜味,有色种皮,香味等2个以上特殊性状的聚合是增加水稻种质营养保健功能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6.
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关注特种稻种质资源研究.至今以丰富的特种稻种质资源为基础,积极开展特种稻特殊性状遗传分析的同时,将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创新黑米、红米、软米、巨胚米、甜米等一系列特种稻新种质,并在水稻育种和生产上提供应用,为增加稻农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广泛开展特种稻资源的特殊性状鉴定和评价,筛选具有独特特性的优异种质资源,并进行基因型检测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构建;将多个特殊性状相聚合,创新赖氨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含量较高,黄酮、花青3-葡萄糖苷、生物碱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的水稻种质是今后我国特种稻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7.
C3植物光呼吸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述了影响光呼吸的因素、光呼吸调控的研究概况,以及光呼吸的生理功能,包括光保护、在氨代谢及谷胱甘肽合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8.
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不同生态群间分蘖初期耐热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81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分蘖初期耐热性鉴定结果表明(1)初步筛选出分蘖初期耐热品种283份,其中1级耐热品种2份,分别是矮子糯和团结糯,3级281份,两者共占22.1%.(2)明确云南不同生态群间耐热性的差异,其强弱依次为爪哇群>晚籼群>早中籼群>冬籼群>普通群>光壳群.(3)耐热性强弱与籼粳、水陆、有无颖毛密切相关,而与粘糯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9.
植物的生化他感效应及其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体都具有某些共性,动物体靠神经和激素调控生命活动,而植物体主要靠根尖和顶尖的激素起调控作用,但也存在着电位的传导通路。神经系统的调控过程是兴奋与抑制的协调过程,生态系统的调控过程是相生与相克的协调过程,生态系统的化学调控是指生物体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在生物体之间传递信息并导致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植物的生化他感作用是植物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和信息的功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早在公元前5世纪和3世纪,Democritus和Theophrastus就分别提到植…  相似文献   
130.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克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6,自引:4,他引:76  
何池全  叶居新 《生态学报》1999,19(5):754-758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抑制藻类的机制除了对光和矿质营养的竞争外,主要是由于石菖蒲水系向水体分泌的化学物质,能伤害和清除藻类(化感作用allelopathic effect),用培植石菖蒲的水培养藻类,可破坏藻类的叶绿素a,使其光合速率,细胞还原TTC能力显著下降;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看到藻细胞从鲜红色变为淡蓝色,表明石菖蒲对藻类有显著的克制效果,可用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