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深低温时阻断头部血流对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低温麻醉是将体温降至30℃左右,阻断全身循环5至8分钟来进行心脏手术,这样可不致影响脑功能的恢复。这几分钟的安全时限不能满足较复杂的心内直视手术的要求,因此寻求延长手术安全时限的方法是当前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开展了深低温麻醉法的研究,Drew 等使用体外冷却血液的降温法,将体温  相似文献   
72.
73.
74.
张萌萌  王帅  傅伯杰  刘焱序  武旭同 《生态学报》2021,41(21):8309-8319
社会-生态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社会和生态子系统交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耦合系统。理解社会与生态子系统之间的复杂交互关系对于实现有效、可持续的环境治理至关重要。社会-生态网络方法是网络理论在社会-生态交互作用研究中应用与发展的产物,在定量刻画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分析系统动态变化、推动系统适应性治理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社会-生态网络研究,首先从网络的类型、构建模式、分析方法3个方面介绍社会-生态网络方法,并阐述其在资源管理、社会-生态匹配、社会-生态适应性治理领域中的应用,探讨社会-生态网络方法在研究社会-生态交互作用中的优势和挑战,最后提出未来社会-生态网络研究的重点方向,即社会-生态网络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社会-生态网络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旨在深化网络分析可用于描述人—自然关系的认识,为社会-生态系统的网络研究提供实践指导,以期促进社会-生态网络方法在我国社会-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摘要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和血清两面神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 2020年2月期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GP化疗,n=40)和观察组(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化疗,n=40),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免疫功能、新生血管生成指标、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24/40)、82.50%(33/4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CD8+更低,CD3+、CD4+、CD4+/CD8+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一步下降,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进一步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JAK2mRNA、STAT3mRNA进一步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统计学无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GP方案用于晚期NSCLC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延长生存期,考虑可能与下调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6.
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的综合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导致对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改变,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综合评价生态恢复效益是目前衡量恢复工程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以中国重点脆弱生态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产水、土壤保持、食物供给、固碳4项服务,构建研究区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Welch T方法检验恢复显著和不显著区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对比分析研究区生态恢复综合效益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年到2015年,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使脆弱区生态系统服务整体增长20.86%;综合效益由波动变化转为稳定,并稳定在其均值0.55附近,其中喀斯特区综合效益最高,达0.75以上;生态系统类型变化主要是农田、森林、草地和聚落生态系统之间的转移,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增加使得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升高;T检验的结果表明生态恢复带来综合效益的改善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7.
养殖中华鳖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夏杭州某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养殖场出现大量发病, 病鳖呈厌食、反应迟钝、四肢无力、池边独游、濒死前不停摇头等病症, 死亡率20%以上。用营养琼脂从典型症状濒死中华鳖分离到革兰阳性短杆状, 芽孢近中生或中生的分菌株; API 50 CHB对分离菌株T91-1鉴定结果显示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参考菌株ATCC 14579 97.4%相似; T91-1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与ATCC 14579相似度为99%, 确认T91-1为蜡样芽孢杆菌。T91-1在羊血平板呈典型β溶血, 牛奶平板上出现明显透明圈, 表明存在溶血性和胞外蛋白酶类毒素。用T91-1肌肉注射感染健康中华鳖LD50为4.91×105CFU/ind., 死亡鳖出现与自然发病鳖类似症状; 感染发病中华鳖血和肝印/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可见组织间隙有大量芽孢杆菌。自然发病鳖肾、肝、肺、心病理切片可见大量芽孢杆菌, 病鳖血管扩张充血,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T91-1灌胃ICR乳鼠3d后可全部死亡, 死亡鼠呈皮下出血等症状; T91-1腹腔注射和灌胃ICR 4周龄小鼠12—24h可出现迟钝、厌食等症状, 1周内未出现死亡。上述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对中华鳖有很强毒力, 对小鼠有较强肠毒性, 是引起本次杭州中华鳖暴发性疾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78.
79.
固氮类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固氮类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群,它们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氮源,大量研究表明,固氮类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生态过程有很强的主导性和控制性.通过与固氮微生物形成不同的共生固氮类型,它们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组成以及地表微生境,直接影响碳氮磷循环、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植被演替、凋落物构成及其分解4个关键生态过程,进而提高群落结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促进植被恢复和减少水土流失.未来研究中,应该加强对陆地生态系统固氮过程的定量化分析,确定影响共生固氮的主导因子和生态机制从而为陆地系统的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枣粮间作生态系统土壤氮空间分布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枣粮间作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异质性,通过在不同位置采样测定,探讨了枣粮间作系统内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1)枣粮间作生态系统中,在小麦收获期和玉米收获期两个时期,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空间变异性.而土壤铵态氮含量极低且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异;(2)与全氮相比,枣粮间作系统中硝态氮空间变异性更强,且随着时间变化其空间分布特性有明显变化;(3)氮素施用量对土壤全氮和硝态氮空间变异有正向作用,而植株对氮的吸收利用可以降低土壤氮素分布空间差异程度.各因子对土壤全氮空间变异影响强弱顺序为氮吸收量>氮素施用量>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硝态氮空间变异影响强弱顺序为氮素施用量>土壤全氮含量>氮素吸收量>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