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利用转基因小鼠及转染色体小鼠产生人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锋  倪培华  宋巍  周同 《生命科学》2001,13(4):163-166
自单克隆抗体(mAb)技术问世以来,解决了生命科学的许多重要问题,但其鼠源生导致的HAMA反应在大大限制了它在人体治疗中的应用,因此,制备人抗体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转入Ig基因组小鼠与转梁色体小鼠 的构建成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途径,本文就这两条小鼠的构建及其在制备人抗体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2.
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受体和极性运输1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主要介绍生长素的生物合成、代谢、受体,生长素极性运输和生长素响应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CRP、Fib、NT-pro BNP在早期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通过ROC曲线方法找到临床诊断界值。方法:对48 例 房颤并发早期心衰患者(A组),31 例为心房颤动并发重度心衰(B 组)和40 健康对照组(C 组)血清Fib、CRP 和NT-pro BNP水平。 利用ROC 曲线,评价CRP、Fib、NT-pro BNP 房颤并发早期心力衰竭诊断效能。结果:CRP、Fib 和NT-pro BNP 在B 组中水平最 高,C 组水平最低,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 的对心房颤动并发早期心力衰竭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 度明显高于Fib和CRP。NT-pro BNP 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Fib 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CRP 和NT-pro BNP在房颤并发可能或早期心衰患者血清中水平升高,联合诊断可以提高并发可能心衰的诊断敏感性,使得临床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34.
试图用噬菌体显示法(phage display)克隆编码与人白细胞介素6核转录因子的3′非翻译区(NF-IL6 3′UTR)特异结合的蛋白的cDNA.构建了回复系RR细胞的cDNA的噬粒(phagemid)表达文库,并设法除去了cDNA的大部分终止密码子.鉴定表明,该文库中含有各种大小的cDNA插入片段,并能够表达外源cDNA,为用噬菌体显示法克隆RNA结合蛋白基因或cDNA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35.
本文报告170例间隙感染和210例冠周炎标本中厌氧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效学试验的结果。89.4%间隙感染标本中检出的厌氧菌,以产黑色素类杆菌、具核梭杆菌和衣氏放线菌较为多见。84.3%冠周炎标本中检出的厌氧菌,以消化链球菌、韦荣球菌和具核梭杆菌较为多见。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和MIC测定结果表明替硝唑和克林霉素抗厌氧菌作用明显较甲硝唑和乙酰螺旋霉素为强(x~>10.74,P<0.01);替硝唑与克林霉素的抗菌谱有差异,时G~-厌氧菌,替硝唑抑菌活性明显优于克林霉素,对G~+厌氧菌,替硝唑抑菌活性不如克林霉素(x~2>25.19,p<0.01)。  相似文献   
136.
以转生长素结合蛋白 (ABP)基因烟草为材料 ,通过原生质体培养和测定原生质体的跨膜电位 ,研究了abp基因转移与生长素诱导的烟草原生质体质膜超极化特性、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转正义abp基因烟草达到最大超极化的NAA浓度小于对照 ,原生质体培养中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增加 ;而转反义abp基因烟草达到最大超极化的NAA浓度则大于对照 ,原生质体培养中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降低 .这为ABP在内质网上合成后需运输到细胞膜上发挥作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37.
李瑞  张雨青  倪同时 《昆虫学报》1994,37(3):378-381
植物激素对家蚕后部丝腺核酸含量的影响李瑞,张雨青(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215151)倪同时(江苏省海门县多种经济管理局林查指导站,226100)植物激素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它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已研究得比较详细,且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  相似文献   
138.
在链霉素发酵中,中间补料是极为重要的,补料成分以葡萄糖和无机氮较为适宜。补料后观察出菌丝量稍有增加,更主要是提高了单位菌体的生产能力。菌丝体内含物增生,相应地延缓了菌丝自溶期,蛋白酶活力有所下降。发酵液中氨基葡萄糖含量增加,链霉素发酵单位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9.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生态环境敏感,能够指示土壤质量变化,决定土壤的生态功能。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了不同配置模式的坡耕地-桑树系统对旱坡地紫色土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桑树篱能显著提高土壤Phospholipid-derived fatty acids(PLFA)含量,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T1处理(两带等高桑)土壤微生物的PLFA总量(20.54nmol/g)显著高于CK处理(常规农作);T1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含量,T5处理(两带纵坡桑)土壤中真菌的丰富度相对较高。T1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最高,T2(三带等高桑)的丰富度指数(R)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PCI)主要包括a17:0、16:1ω5c和17:0等直链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占PC1的58.15%;第二主成分(PC2)包括i12:0 3OH、20:1ω9c和cy19:0ω8c等直链单不饱和脂肪酸和环丙烷脂肪酸,占PC2的77.50%;T1与T2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与CK差别较大。冗余分析(RDA)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全磷、p H、全氮、有机质、硝态氮含量影响;全磷、全氮对支链饱和脂肪酸、G+、细菌等影响较大,p H对G-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径流量与i16:0、10Me17:0、a17:0、18:3ω6c(6,9,12)呈显著正相关,与20:1ω9c呈极显著正相关;泥沙量与i16:0、i17:0呈显著正相关,与18:3ω6c(6,9,12)呈显著负相关,与20:1ω9c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0.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李株和陈株血凝素(HAN)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杂交瘤生长孔率为97.5%和60%,阳性率各为2.5%和22%,克隆化培养阳性率达到100%。通过筛选得2株杂交瘤细胞、一株为2B_7、另一株为1H_8。其腹水单克隆抗体(McAb)滴度均达1∶16×10~4—32×10~4。1H_8的血凝抑制滴度达1∶5120。经染色体核型分析,杂交细胞染色体2B_7为80—97条,1H_8为85—105条,每个细胞均含一条中着丝点标记染色体。McAb的Ig类别和IgG亚类检测结果2B_7为IgM,1H_8为IgG_(2b)。两者对19株不同来源的EHFV具有不同的反应,1H_8McAb与19株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荧光反应,滴度都较高,且对5株不同来源的EHFV-HAN具有血凝抑制活性,滴度在1∶1280—5120,故1H_8为血凝抑制抗体;2B_7只对12株EHFV起反应,对7株不起反应,且没有血凝抑制活性。这说明1H_8与2B_7具有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