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肝脏F抗原是一种新型的能直接反映肝损伤程度的血清学标志,它是1968年由美国学者Fravi从小鼠肝中分离出来的[1].F抗原是存在于哺乳动物肝细胞质中的一种水溶性不稳定的单链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43kD[2],正常肝组织中的F抗原含量是血清中的1370倍,只有肝细胞被破坏时,F抗原才释放  相似文献   
302.
共生菌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不同虫源和致害性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体内共生菌数量动态及其对褐飞虱在抗虫品种上的取食选择、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氨基酸转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田间种群的致害性与其体内共生菌数量有关。广西南宁种群雌成虫体内的共生菌数量显著地高于浙江杭州和龙游两个虫源的雌成虫体内共生菌数量,而已纯化的3个不同致害性生物型体内的共生菌数量无显著差异。取食抗性品种能显著减少生物型Ⅰ雌成虫体内的共生菌数量。缺乏共生菌时,生物型Ⅰ、Ⅱ若虫对水稻品种TN1和ASD7的选择性增大,而对Mudgo的取食选择性下降。尽管缺共生菌的3个生物型在已适应的和不适应的感虫和抗虫品种上的若虫存活率和雌成虫产卵量均下降,若虫历期明显延长,但在已适应品种上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在不适应的抗虫品种上的变化程度。共生菌还明显影响成虫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这些结果证明体内共生菌的数量和质量在褐飞虱对水稻致害性的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3.
产毒性大肠杆菌毒素在豚鼠肠道定位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豚鼠小肠组织中ETEC肠毒素的定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发病豚鼠从空肠到回肠明显充血,肿胀,但盲肠,结肠和直肠外观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光镜下见到发病动物肠组织病变主要出现在空肠和回肠,以回肠最为严重。主要病理改变为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充血,病变部位可以出现在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取回肠组织切片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可见回肠粘膜表层,粘膜肌层,肌层及浆膜层均呈LT和ST阳性反应,分布弥漫,空白对照和正常豚鼠回肠组织均呈阴性结果。本研究表明,ETEC主要作用于空肠和回肠,尤其是回肠;回肠组织各层都有病变,且与肠毒素的分布一致,证明毒素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肠粘膜细胞。  相似文献   
304.
为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乳鼠脑II型纯化疫苗侯选病毒株R22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应用PCR方法克隆了R22株的全S基因,并测序分析比较,结果R22株的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共1774个核苷酸,编码429个氨基酸,与汉坦病毒I型76-118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率分为73.7%,83.3%,而与同型的SR-11株则高达95.6%,97.9%,核苷酸序列比较发现R22在1701-1709有一个ACCTCCTA7个碱基的插入,1756-1760处有一5个碱基的缺失,应用DNASTAR软件,绘出了R22株病毒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相似文献   
305.
将含有前导肽的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proNGF)克隆在原核表达载体pET15b中,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 经IPTG诱导实现了目标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占全菌总蛋白的20%左右, 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用6 mol/L的盐酸胍溶解包涵体后, 通过Ni2+-NTA柱纯化, 获得纯化的目标融合蛋白, 电泳谱带扫描分析表明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 表达产物有较强的免疫学活性。经肠激酶作用后得到proNGF非融合蛋白, 分子量为27 kD, 100 mL表达菌液可获得13.1 mg proNGF蛋白。用透析复性的方法将目的蛋白重折叠, 复性率为18%, 在重折叠过程中前导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用PC12细胞进行生物活性鉴定, 结果显示复性后的proNGF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06.
重寄生菌哈茨木霉的研究及其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对哈茨木霉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包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和蛋白酶在内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抗生素,以及哈茨木霉菌生防产品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其在植病生防中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07.
鼠疫耶尔森氏菌质粒上重要毒力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疫耶尔森氏菌含有3种质粒pMT1、pPCP1和pCD1,这3种质粒编码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多种重要毒力因子。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选定了18种可能重要的毒力相关基因作为拟克隆和表达的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TA克隆技术、双酶切技术获得目的片段。这些目的片段再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一系列重组表达质粒,其中12个重要的毒力相关基因在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有稳定的高效表达,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20%~40%。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质粒编码的毒力因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作为新型疫苗选择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8.
不同营养源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及寄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蜂蜜、玉米花粉、大豆花、褐飞虱蜜露和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寄生能力以及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寿命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蜜、玉米花粉、褐飞虱蜜露和大豆花均能明显延长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并且显著地提高了对褐飞虱卵的寄生能力,其中蜂蜜最有效,大豆花次之,玉米花粉和褐飞虱蜜露这两种营养源以玉米花粉(水和褐飞虱蜜露+水的形式)对提高稻虱缨小蜂寿命最有效,而单一玉米花粉、花粉液、褐飞虱蜜露稀释液和纯褐飞虱蜜露均不能延长稻虱缨小蜂寿命,黄脊飞虱蜜露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和寄生能力均无影响。寄生行为对稻虱缨小蜂的寿命基本无影响。但致使其40~48h内的存活率提高,此后的存活率降低较快,在稻田周围的作物和植被上调查到约10种飞虱,非稻田生境能为稻田寄生性天敌提供寄主和食物,是理想的庇护所,对保护和提高稻田天敌种群数量,提高稻田天敌的生物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9.
在细胞周期中, 与染色质凝集偶联的一类组蛋白修饰是组蛋白H3的磷酸化.运用H3-Ser 10磷酸化的特异性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检测了磷酸化组蛋白H3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细胞中的分布.有丝分裂时,H3磷酸化起始于早前期,消失于末期,在中期与后期,H3磷酸化主要分布在着丝粒两侧的异染色质区.减数分裂时,H3磷酸化起始于细线期向偶线期转换时,并且从前期Ⅰ到后期Ⅰ保持均一分布于整个染色体上,直到末期Ⅰ消失,而中期Ⅱ与后期Ⅱ在着丝粒两侧的异染色质区的信号略强于染色体臂,直至消失于末期Ⅱ.磷酸化组蛋白H3在两类细胞分裂中的不同分布暗示这种保守的翻译后修饰可能发挥着除参与染色体凝集外的更复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10.
体外筛选炭疽芽孢适配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SELEX技术 ,寻获炭疽芽孢适配子 ,研究其亲和功能及是否作为炭疽芽孢的检测分子。化学合成长度为 35mer的随机DNA库 ,以炭疽杆菌疫苗株A .16R芽孢为靶标进行 18轮的筛选 ,筛选产物克隆、测序 ,利用生物素 亲和素 辣根过氧化物酶显色系统判断适配子与芽孢的结合活性 ;计算机软件分析测序适配子保守序列和二级结构 ;以兔抗炭疽芽孢抗体为捕获分子 ,适配子为检测分子混合夹心法检测炭疽芽孢。第 18轮筛选的适配子与芽孢结合后A值比第 1轮的提高了 3733 .33 %以上 ;测序 79个序列中 ,A值最高为 1.2 0 ,最低为 0 .2 0 ;混合夹心法检测表明 ,适配子量为 16 μg ,芽孢为 4× 10 7个时 ,显色信号强度最强。结果提示 ,其 5′端茎环及发夹结构是与芽孢结合的基础 ,远程高级结构对其结合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寡核苷酸适配子可以作为炭疽芽孢的检测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