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苦皮藤素V是一种对昆虫具有毒杀活性的化合物,从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中分离出来。目前,已发现苦皮藤素V可与粘虫中肠液泡型ATP酶(V-ATPase)的H、B和a亚基结合,但是其具体作用机理还尚不清楚。本研究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表达得到的东方粘虫中肠V-ATPase A亚基突变体TSCA和V-ATPase B亚基包涵体洗涤、溶解后进行复性,获得可溶性AB亚基复合物后采用亲和层析纯化。将纯化好的AB亚基复合物测定H^+K^+-ATPase活性,证明其有ATP水解活性。随后,测定苦皮藤素V对复合物ATPase的抑制活性,发现加入苦皮藤素后,复合物ATPase活性降低。因此,其可能是通过抑制了AB亚基复合物的ATPase活性,从而产生了杀虫效果,证明AB亚基复合物为苦皮藤素V的潜在靶点之一。这为了解苦皮藤素与VATPase相互作用机制打下了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杀虫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合并泌尿系结石,将10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与泌尿系结石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尿p H值、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SUA)、24小时尿酸(TUA)水平比较差异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尿p H值和HOMA-IR为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排泄、胰岛素抵抗、肥胖或超重等因素促进了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其中血尿酸、尿p 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3.
【背景】植物内生菌往往产生与植物相同、相似或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丁香具有广谱优异的抗菌活性,可从中分离到强抑菌作用的内生细菌。【目的】筛选抑制姜瘟病菌的丁香内生细菌并分离其活性成分。【方法】牛津杯法筛选拮抗内生细菌;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制备色谱分离活性成分;测定1HNMR、13CNMR和DEPT(135°)并对分离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滤纸片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活性成分抑菌活性。【结果】共分离到112株丁香内生细菌,从叶中分离最多,占37.4%。其中17株对姜瘟病菌有抑制,DX78菌株抑制作用最好,经鉴定为死亡谷芽孢杆菌,并从其发酵液中追踪分离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 DBP)。DBP对姜瘟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的MIC分别为0.3 mg/disc、0.25 mg/disc;其还可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特别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EC50仅分别为3.751、18.568和22.019μg/mL。以苹果炭疽叶枯病菌为靶标菌,戊唑醇抑制毒力约为DBP抑制毒力的4.5倍,DBP抑制毒...  相似文献   
474.
高粱抗旱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选择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粱进行遗传相关及选择指数分析,确定了二级枝梗数+二级枝梗粒数+三级枝梗数+抽穗期脯氨酸含量构成的选择指数,遗传进度有显著增加,是旱地高粱育种应采用的较为理性的选择方案。同时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片内脯氨酸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处理刺激脯氨酸积累的差异,因而可把脯氨酸含量在缺水植株中的增加,作为一种抗旱标志或抗旱机制来考虑。  相似文献   
475.
多药和有毒化合物外排转运蛋白(MATE)又称解毒外排转运蛋白(DTXs),广泛存在于真核与原核生物中。MATE是一种膜蛋白,通常具有12个呈V型排列的跨膜区。在植物中MATE/DTXs转运蛋白主要参与铁稳态调节、无机阴离子和次生代谢物转运、外源物质和重金属解毒、植物生长发育调控以及病害与逆境胁迫响应。该文对植物MATE蛋白家族的发现、系统发育、结构及功能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MATE/DTXs应用于作物或牧草抗逆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6.
目的:明晰种植唐古特大黄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长年限(1~4年)唐古特大黄根部不同深度(1~20 cm、21~40 cm和41~60 cm)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在不同生长年限唐古特大黄根部土壤中共获得2 080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TU),隶属于28门84纲172目263科441属480种。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是唐古特大黄根部土壤中相对丰度排名前5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之和达到0.80以上;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和土壤微生物量磷(MBP)含量及硝酸还原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极显著(P <0.01);土壤全磷、速效钾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P <0.05)。受土壤理化因子、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细菌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随唐古特大黄生长年限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  相似文献   
477.
为了研制促进月季生长的木霉生防菌肥,采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哈茨木霉T6施于月季盆栽土壤中,分析木霉菌对"十姐妹"月季硬枝扦插发芽、幼苗生长、防御酶活性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哈茨木霉T6的月季硬枝出芽率和幼苗枝条长度分别是对照的1.4和1.82倍;并且枝条和叶的干重、枝条和叶的含水率均显著增加。此外显著提高了叶中3种防御酶SOD、POD、CAT的活性及6种内源激素IAA、GA3、ZT、ABA、SA和JA的水平。说明木霉T6具有促进月季生长和提高其抗性的作用,研究结果为研制促进月季生长的生物菌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8.
红土丘陵广布我国中亚热带,其特征是土壤酸性,pH 4—6,质地常为粘性,有机质含量低,仅1—2%,有的在1%以下;所含有效磷也低;钾、钙、镁等元素亦常不足;因为红壤(即红土)地区热量高,水分足,有机物分解快,土中的盐基物受淋溶作用,大部被洗去。当生长其上的植被遭受破坏后,水土流失更为容易,常造成干旱和瘠薄的环境。浙江省的红土丘陵大抵如此。如嵊县的红土低丘,速效磷仅为1 ppm,速效钾则在50ppm以下。红土丘陵地区常是人烟较为稠密之地,  相似文献   
479.
一例中国重型肝炎病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和克隆后序列分析,测定1例重型肝炎病人感染的HBV变异毒株全基因组序列,该毒株长3221个碱基,为adw亚型,与同一地区Hfu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感染的adw亚型全序列比较,有35个罕见和独特的核着酸改变,导致27个氨基酸替代,其中前C和C基因变异最多,这一毒株在多种调节序列,包括启动子SPI、SP11、XP、增强子ENI和EN11,也存在变异。但并无日本毒株的X区和ENHll-CP的聚集变异。结果说明我国重肝HBV毒株有独特的变异特点。  相似文献   
480.
芸芥(Eruca sativa)是当今我国蔬菜市场中一种颇具开发价值的新特芳香蔬菜。为了研制促进芸芥生长和提高品质的生防木霉菌剂,本研究以芸芥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哈茨木霉T8进行浸种和浇根处理,分析木霉菌对一个生长季内连续栽培三茬30 d龄芸芥的生长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霉菌能显著提高芸芥的生物量,改善其光合特性,增强其防御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提高其产量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