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6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拯救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选择鸡胚高产的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作为骨架病毒,在完成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基础上,设计合成的11对引物对病毒的8个基因分11段进行扩增。通过与转录载体PHW2000连接,构建A/SD/04的8个基因的拯救载体,经测序获得序列准确的拯救质粒:2412、42、243、244、245、246、247和248。A/SD/04的8质粒与PR8(H1N1)进行不同组合的拯救,获得8个均含A/SD/04 HA基因的H5重组流感病毒。鸡胚尿囊液中重组病毒的血凝效价在28~210,EID50在10-8.5~10-9之间,MDT在34~46h之间,均与野生A/SD/04(wt A/SD/04)相似。重组病毒对6周龄的SPF鸡的静脉接种指数(IVPI)与wt A/SD/04却有明显的差异,说明不同组合的内部基因影响病毒对鸡的致病力,但不影响病毒的鸡胚致死能力、对鸡胚的感染能力和病毒在鸡胚中的繁殖能力。构建的A/SD/04的8个质粒拯救系统,为H5N1的基因功能研究和新型疫苗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2.
为研究2000年以来绝大多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在非结构基因的第263~277位发生15个碱基缺失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构建H5N1 A/D/SD/04株HA、NA、NS的全基因表达/转录载体,以及NS的删除突变载体(m248),A/D/YZ/04株的NS基因表达/转录载体(848)和其补加15个核苷酸的NS突变载体(m848)。构建的载体分别与编码WSN(H1N1)内部基因载体进行组合转染,拯救获得4个具不同NS的重组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RWSN-848和RWSN-m248在263~277位缺失15个碱基,RWSN-m848和RWSN-248则在相同位置不发生缺失。4个重组病毒的平均鸡胚繁殖效价(HA)、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均无显著差异;但RWSN-848和RWSN-m248对6周龄SPF鸡的致病力明显高于RWSN-m848和RWSN-248。结果说明H5N1的NS基因在263~277位核苷酸发生缺失后,不影响重组H5N1在鸡胚中的繁殖性能,但提高了病毒对鸡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603.
弯蕊开口箭中的多羟基甾体皂甙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弯蕊开口箭(Tupistra wattii Hook.f.)的新鲜根茎中分离出2个新的多羟基甾体皂甙元,分别命名为弯蕊皂甙元B(wattigenin B)(1)和弯蕊皂甙元C(wattigenin C)(2),同时分离到2个已知的甾体皂甙元——凯替皂甙元kitigenin(3)和铃兰皂甙元B(convallagenin B)(4)。通过波谱解析鉴定了这4个皂甙元的结构,并测定了它们在体外对肿瘤细胞K562和A2780a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04.
红闪光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实验发现,与普通的日光生长条件相比,经红闪光(加普通绿光和蓝光)处理的绿豆幼苗的茎生长比较快,而叶片生长比较缓慢。同时,叶片叶绿素含量较少,叶重也较轻,示红闪光使绿豆幼苗的干物质积累受阻。这种差别随红闪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明显。此外,红闪光还大大增强了 1叶的UBE强度。这些结果表明,红闪光处理不利于绿豆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05.
本实验研究了在闪光条件下绿豆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实验发现,与普通的日光生长条件相比,绿豆幼苗在闪光条件下叶的伸长、叶片的扩张生长比较差,但茎的伸长无明显差别;叶重比正常日光下的低,叶绿素含量也比较少。这种差别随闪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明显。此外,闪光也使UBE强度大大增强了。这些结果表明,闪光处理对绿豆幼苗的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606.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源动力。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历来存在着记忆性内容多 ,推理性内容少 ;教材对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叙述方式相似 ,讲多了易搞错搞乱 ,引起学生厌烦情绪的难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注意语言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外 ,还在找准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上下功夫 ,努力把学生带入奥妙无穷的微生物世界。1 开场白至关重要开场白作为一节课的“切入点” ,要承前启后 ,出奇制胜 ,先声夺人。1 1 提出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的病例教学中我们发现 ,学生常常认为自己将来做医生或护士 ,关于病原的生物学特征的知识似乎与以…  相似文献   
607.
脂肪酶1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褶皱假丝酵母脂肪酶CRL中LIP1的成熟多肽序列 ,人工合成了由毕赤酵母 (Pichiapastoris)中偏爱密码子组成的lip1基因序列。该基因以N端融合的方式分别正确插入毕赤酵母诱导型表达载体pPICZαA与组成型表达载体pGAPZαA中。通过电激将线性化的上述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化毕赤酵母SMD116 8H细胞 ,筛选获得两株分别具有诱导型表达和组成型表达生物活性LIP1能力的高产菌株。其中 ,组成型表达菌株CHT II换液后 4 8h上清液中含脂肪酶活力为 2 .0 0× 10 5u/L ,表达产物在pH 4~ 8与温度 30~ 5 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脂肪酶活性 ;高密度发酵条件下 ,发酵 72h ,上清液中含脂肪酶活力可达 1.395× 10 6u/L ,表明构建的重组菌株具有更大的工业化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608.
克隆了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囊膜蛋白gD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与国际标准毒株Rice株相比,两者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利用杆状病毒GST融合载体系统对其进行了高效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质印迹均证明了表达产物为71 ku的GST-gD融合蛋白,其产量占细胞不溶蛋白量的20%左右.以GST-gD融合蛋白作为抗原进行小鼠免疫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表达的GST-gD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不仅能诱导小鼠产生血清抗体(1∶128),还能部分地保护小鼠免受伪狂犬病病毒Su强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609.
苹果生长前期昆虫群落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苹果生长的前期 ,将苹果树分为 1 8个区 ,研究每个区立体空间中的昆虫群落结构。结果分析表明 :苹果树中昆虫 (及螨类 )共有 2 7种 ,其中植食性害虫 1 5种 ,种数占总量的 5 5 5 6% ,天敌昆虫 1 2种占 44 44% ;昆虫群落在树上、下、中及内外层差异大 ,而在东、南、西、北 4方位上差异小。通过频次比较的方法与 χ2 检验得出 :梨星毛虫IlliberispruniDyar、山楂叶螨TetrangchusviennensisZacher、顶梢卷叶蛾SpilonotalechriaspisMeyrich均符合负二项分布 ;采用聚集指标法计算得出 :梨星毛虫、山楂叶螨、顶梢卷叶蛾均为聚集型分布 ,另外 ,山楂叶螨的I值最大 ,聚集度最高。以上的研究为苹果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0.
昆虫杆状病毒 (Insectbaculovirus)对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具有病原性 ,是一种开发应用较广、高效的生物杀虫剂 ,具有杀虫专一、效果好、有流行传播作用等优点。为了更好地利用昆虫杆状病毒为防治农林害虫服务 ,加快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研究的步伐 ,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