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研究了密点麻蜥肝脏、骨骼肌、大脑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对温度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密点麻蜥3种组织中SDH在5~35℃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达到峰值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35℃可能为SDH的最适温度;3种组织的LDH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大脑中的SDH和LDH活性最高.这表明SDH和LDH的活性与动物组织的能量代谢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2.
贵州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记述(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描记采于贵州省荔波县茂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尧兰村地下河中的金线鲃属一新种,命名为尧兰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yaolanensis Zhou, Li et Hou, sp. nov.新种的胸鳍、腹鳍和臀鳍等性状以及体形大致与东兰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donglanensis和高肩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altishoulderus相似.但是,新种的侧线鳞与二者都具有一定差距,新种的侧线鳞为52(20-21)/(10-11)54;东兰金线鲃为44(14-17)/(9-11)52;高肩金线鲃为54(14-17)/(9-11)58.  相似文献   
123.
本实验研充分别采用益母草的根、茎、叶的0.10、0.25、0.50、2.00、1.00g/L和水苏碱的0.20、0.40、0.60、0.80、1.00g/L 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处理钉螺,设清水和0.001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结果表明:(1)益母草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用不同浓度的处理液浸杀钉螺,在不同时间的处理下,钉螺死亡率存在差异,其钉螺死亡率是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化水浸液和浓度达0.60g/L以上的水苏碱处理液均可达到100%的明显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通常使用浓度0.0001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不过益母苹根、茎、叶水浸液的毒效较氯硝柳胺略慢,用0.0001g/L氯硝柳胺溶液处理钉螺2—3d可达100%的死亡率,而用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水溶液处理需要3—5d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叶〉茎〉根。(2)钉螺趋避性研究表明水苏碱和益母草根、茎和叶的处理液对钉螺具有明显的驱逐作用,而盐酸益母草碱几乎没有作用。由此获得化感作用植物益母草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4.
高原鳅属鱼类雄性第二性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检测了33种350余尾高原鳅属Triplophysa鱼类的雄性标本,依据吻部两颊和胸鳍的特征,将该属鱼类的雄性第2性征分为12种类型。高原鳅的雄性第2性征具有多样性,不同种类的雄性第2性征可能存在差异,分布在不同或相同水系的同一种类的个体间雄性第2性征也可能发生变化。检视结果表明,仅依据雄性第2性征把高原鳅属划分为高原鳅亚属和赫氏鳅亚属Hedinichthys并不适合。  相似文献   
125.
为选育制备弱毒疫苗所需的毒害艾美耳球虫早熟株,运用Jeffers建立的早熟系选育方法对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山西分离株进行了早熟选育,并观察其内生发育。结果表明,经过海兰白雏鸡8次传代之后,Enecatrix潜隐期由146.5h缩短至139h,排卵高峰期由168h提前至156h;其虫体各个发育阶段与亲本株相似,但第二代裂殖体明显小于亲本株,且出现的高峰提前。  相似文献   
126.
根据作者野外调查、室内研究以及查阅有关文献获得的数据,发现我国华山松Pinus armandii上斑痣盘菌科Rhytismataceae菌物6属18种,其中玉龙舟皮盘菌Ploioderma yulongense为一新种。文中对新种进行了描述、图解和讨论,编制了18个种的检索表,讨论了华山松上斑痣盘菌的生态习性及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7.
对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22个种的40个r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对以简约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散斑壳属种间亲缘关系与其寄主有很大的相关性,针叶树和阔叶树上的散斑壳可能是亲缘关系较远的两大类群,寄主和产地的不同导致了L.agathidis、L.australe和L.conigenum等种内遗传变异。同时,子囊果的开口机构和唇细胞的有无及特征在种水平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而rDNA-ITS序列系统学分析并不能证实子囊果埋生位置在散斑壳属分类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表达人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N端第18-34氨基酸片段.方法:将FSHR N端第18-34氨基酸片段克隆p-pGEX4T-1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4T-1-FSHRN(18-34位氨基酸).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后,IPTG诱导其表达,经亲和层析进行分离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结果:克隆成功,并表达FSHRN端第18-34氨基酸片段,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中60%为可溶性蛋白.结论:成功克隆、表达、纯化了人FSHRN端第18-34氨基酸片段,为后续动物免疫试验提供抗原.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氮输入梯度下(N0:0mg·g-1,N1:0.1mg·g-1,N2:0.2mg·g-1,N3:0.5mg·g-1)湿地草甸沼泽土N2O排放和有机碳矿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变化规律。整个培养期(23d)内,N0、N1、N2和N3处理N2O排放总量分别为91.12、133.02、147.75和303.45μg.kg-1,随氮输入量增大而增大,表明氮输入对N2O排放产生促进作用;氮输入处理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在整个培养期除最后培养阶段外均低于对照,表明氮输入对有机碳矿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氮输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降低,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量氮随氮输入量增大呈线性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氮输入影响土壤微生物结构和组成,具体影响机理须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0.
海芋凝集素cDNA的分子克隆及其性质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RACE-PCR)方法克隆了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凝集素的全长cDNA(GenBank检索号DQ340864),并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性质进行了预测。根据来源于天南星科其他植物的凝集素和类似蛋白的保守区的DNA序列,设计了几个海芋凝集素基因aml特异引物(GSP)。用RNeasy试剂盒从海芋块茎中提取出总RNA,并以此为模板,用SMART^TM RACE cDNA扩增试剂盒提供的经特殊设计的通用引物以及不同的基因特异引物,分别获得海芋凝集素5′-和3′-RACE-PCR扩增片段。这些PCR产物经0.8%琼脂糖凝胶纯化后,分别与T克隆载体pMD 18-T相连,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并提取质粒,经双酶切和特异引物的PCR验证无误后,进行序列分析。从5′-和3′-RACE-PCR测序结果拼接出全长海芋凝集素cDNA序列,并用新设计自5′-RACE-PCR 5′末端的引物GSP7进行全长3′-RACE-PCR反应,获得全长海芋凝集素cDNA克隆并再次测序验证。这一新克隆的海芋凝集素cDNA的长度为1124核苷酸,分析表明它是一个编码27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等电点为pH 5.7,相对分子量为29.7kD。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海芋凝集素与其他来源于天南星科的甘露糖凝集素以及相似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在海芋凝集素序列中发现了2个B型凝集素功能区域和3个甘露糖的结合位点。综合上述信息,认为这一新克隆的海芋凝集素cDNA是一个编码甘露糖识别凝集素的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