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的研究生长休止蛋白(Growth arrest-specific protein 7,Gas7)在大鼠梨状皮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s7核酸与蛋白在SD大鼠胚胎第18.5天(E18.5)、E20.5、出生当天(P0)、生后第7天(P7)、P14、P21和成年(Adult)各时期梨状皮质中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Gas7核酸在大鼠梨状皮质各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P14时表达最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梨状皮质在E18.5时即出现Gas7免疫阳性产物,至P7时出现清晰的Gas7免疫阳性细胞,至P14时细胞数达到峰值,免疫阳性反应最强,P21细胞数少于P14(P0.05),Adult细胞数少于P21(P0.05)。结论 Gas7在梨状皮质的表达具有时间上的差异性,提示Gas7可能在梨状皮质结构形成和功能成熟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弄拉峰丛洼地恢复演替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将20个样方分为10个组,根据植被分类的原则划分为10个群丛,论述了各群丛的群落学特征。20个样方的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恢复演替群落与环境梯度的关系,表明影响群丛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恢复时间、人为干扰及露石率。DCA排序将53个种分为4个种组,影响峰丛洼地恢复演替群落及其物种分布格局的主导生态因子为恢复时间、岩性和水分等。各物种在排序轴上的位置反映了种组成员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和更新生态位。  相似文献   
103.
抗蚜基因及其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蚜虫作为农业害虫和植物病毒的传播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发展重要的害虫之一。抗蚜植物基因工程可以有效抑制蚜虫危害,并且随着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理解和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抗蚜植物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抗蚜基因的筛选、转抗蚜基因植物的培育以及生物安全性。本文讨论了多种抗蚜基因,并重点论述雪花莲凝集素和苋菜凝集素基因在目前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研究鉴定激活h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的SARS冠状病毒结构蛋白.从SARS尸检肺组织中抽提RNA后制备cDNA,分别扩增SARS-CoV的N、S2和M全长基因序列,再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鉴定pcDNA3.1-N、pcDNA3.1-M和pcDNA3.1-S2的表达.构建人纤维介素(hfgl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将SARS冠状病毒结构蛋白表达质粒分别与其共转染以明确激活hfgl2基因转录的SARS冠状病毒结构蛋白.将目的片段克隆至pcDNA3.1(+),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无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明显的CHO细胞胞浆棕染.与hfgl2启动子共转染实验阐明SARS冠状病毒膜(M)蛋白和刺突糖(S2)蛋白对hfgl2基因的激活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SARS冠状病毒核心(N)蛋白可激活hfgl2启动子,使其转染活性提高4.6倍.SARS冠状病毒N蛋白可增强hfgl2基因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05.
产生光活化杀虫剂α-三连噻吩发根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学文  徐汉虹  赵善欢   《广西植物》2000,20(2):177-180
以万寿菊 (Tagetes erecta L .)幼嫩健壮无菌叶片为材料 ,与发根农杆菌 (Agrobacteriumrhizogenes) R16 0 1共培养 ,成功地诱导并建立起了万寿菊发根离体培养体系。利用 HPL C C18反相柱分析万寿菊发根中 α-三连噻吩的含量 ,发现其含量在 6 .10~ 7.73μg/ g.fw之间 ;还研究了万寿菊发根低温种质保存试验 ,发现发根可以在 4°C条件下保存 10 W而不影响其生活力。  相似文献   
106.
【背景】从健康甘草须根中分离获得的一株芽孢杆菌具有高产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目的】探究分离菌株潜在的产酶遗传信息,为该菌深入研究与工业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七叶苷培养基进行产β-葡萄糖苷酶的益生菌筛选,筛到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芽孢杆菌,采用三代Nanopore PromethION和二代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并通过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等生物信息分析预测菌株潜在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另外,以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为指标,研究碳源、氮源、接种量、温度和起始pH对菌株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从甘草须根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菌株,并命名为Bacillus rugosus A78.1。该菌株基因组大小为4 146 938 bp,G+C含量为43.86%,共编码4 255个基因。在基因组中,共注释到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192个,其中β-葡萄糖苷酶基因10个,分别属于GH1和GH3家族基因。在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和同源基因簇(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COG)数据库分别注释到2 896、4 019和3 657个基因。该菌株基因组测序结果上传至NCBI获得GenBank登录号为CP096590。菌株A78.1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0.5%葡萄糖、1.0%酵母浸粉,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7℃、3%接种量、pH 6.0,此条件下β-葡萄糖苷酶活力可达到(5.640±0.085) U/mL。【结论】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产酶优化试验确定了Bacillus rugosus A78.1优良的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及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方面的潜力,为该菌株在纤维素分解、糖苷类化合物水解等生物、化工和食品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油用牡丹作为市场上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土壤有效磷缺乏严重制约油用牡丹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分离筛选油用牡丹高效解磷细菌,充分发挥其根际微生物的作用,是实现油用牡丹高产优质目标、保障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不同生长年限油用牡丹‘凤丹’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以植酸钙为磷源的培养基,利用平板稀释法分离筛选具有解有机磷能力的细菌,并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结合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分析其解磷能力。从一、三、四年生油用牡丹根际土壤中共筛选出14株解有机磷菌株。其中隶属于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各有5株,隶属于节杆菌属的有3株,还有1株隶属于新鞘氨醇杆菌属;14株解有机磷菌株溶磷指数和溶磷效率分别在1.6-9.0以及60%-800%之间,其中一年生油用牡丹根际筛选到的菌株FD1-15的溶磷指数和溶磷效率均最高;培养液中速效磷含量为2.88-5.30 mg/L,活化率在26.44%-62.13%之间,解磷能力和活化能力最强的是从三年生油用牡丹根际筛选获得的菌株FD3-13,隶属于芽孢杆菌属。这为提高油用牡丹的产油量和食用品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微生物菌肥的研发...  相似文献   
108.
黑线仓鼠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周延林  侯希贤 《兽类学报》1992,12(3):207-212
1984—1989年,作者在呼和浩特地区野外捕获3008号黑线仓鼠标本进行了肥满度研究。结果表明,该鼠肥满度与栖息地和年龄无关,而有性别、季节和年度差异;肥满度年度变化与种群数量年度消长以及月均肥满度与月均捕获率的相关程度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该鼠的肥满度不能作为预测其种群数量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道了松树上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的1个新种,即新疆五针松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i-sibiricum Hou et S.Q.Liu sp.nov.)。 文中对该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汉文和拉丁文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0.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98例为观察组,按照临床疗效又分为初治组(30例)、完全缓解组(36例)和难治/复发组(32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30例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骨髓细胞中BCRP蛋白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其在各组的表达差异及与急性白血病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骨髓细胞中BCRP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白血病各组患者骨髓中BCRP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且难治/复发组患者BCRP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治组(p0.05),初治组患者BCRP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研究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BCRP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临床疗效明显相关,可能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多药耐药的危险因素和重要生物学靶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