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丝/苏氨酸蛋白质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整合细胞内外各种信号、调节蛋白质翻译、细胞生长和增殖等重要生命活动的中心信号分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高度保守的、调节细胞生长、凋亡、血管生成的关键转录因子。mTOR信号与NF-κB信号通路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息交谈——串流(cross-talk),在细胞生长调控及肿瘤发生与进展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两条通路之间串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以胃和十二指肠区域功能障碍为主的非器质性疾病,中医学将其归为“痞满”和“胃脘痛”等范畴,并分为脾虚气滞、肝郁(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弱)与寒热错杂等证型。中医药治疗FD效果明显且接受度高,而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本文对现有的F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具体造模方式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因进行探讨,同时提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今后F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收集、整理并分析现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与常用检测指标,以完善其模型的制备与评价。方法 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functional dyspepsia, animal model”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6月21日。结果 共纳入71篇文献,包括中文63篇和英文8篇。研究对象均为鼠类,雌雄皆有选择,年龄在1~84 d。造模方式共有32种,其中单因素造模7种,多因素造模25种。造模周期从6~98 d。检测指标涵盖一般情况,胃肠功能和精神状态等主要方面。结论 (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模型主要以6~8月龄的雄性SD大鼠为造模对象,造模方式以单因素的夹尾刺激法和多因素的不规则饮食+夹尾刺激法为主,选择最多的检测指标分别为胃排空/残留率,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和小肠推进比。(2)成模标准尚无统一规定,造模因素的选择仍需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