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为了分析在不同聚块大小条件下,天敌对蜡蝉类Fulgoroidea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蜡蝉类的天敌优势种和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法、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合肥市乌牛早茶园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蜡蝉类及其8种天敌进行分析。蜡蝉类与其8种天敌均方差峰值时聚块样方数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蜡蝉类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三位天敌依次是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0.8010)、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0.7617)和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0.7613)。在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分布格局时的扩散系数C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时扩散系数不断减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其相互之间的蜡蝉类及其天敌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蜡蝉类及其天敌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情况均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本身原因引起的,并且λ的绝对值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用蜡蝉类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4个基本样方,即本文的16 m~2。为该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是分析害虫与天敌空间关系的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明确乌牛早和白毫早茶园与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关系密切的主要蜘蛛天敌种类,为茶细蛾的综合治理工作中科学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天敌对茶细蛾在数量上的关联度和天敌与茶细蛾空间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变程间的关联度,用生态位分析法研究天敌与茶细蛾之间的时间生态位相似性系数,对上述结果进行标准化,即二种关联度和相似性系数各自除以本类型参数的最大值,其商为密切指数。密切指数之和的最大者即为与茶细蛾关系密切的第一位天敌,以此为依据分析与茶细蛾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位次在茶树品种间和年度间的差异。【结果】茶树品种间差异是,2015年乌牛早茶园对茶细蛾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位天敌中有粽管巢蛛ClubionajaponicolaBoes. et Str、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2015年白毫早茶园有粽管巢蛛、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和斜纹猫蛛,两品种间8种天敌位次相异率为62.5%。2016年白毫早茶园的是斜纹猫蛛、粽管巢蛛、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乌牛早茶园的是茶色新圆蛛、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um、锥腹肖蛸和粽管巢蛛,两品种平均位次相异率为87.5%。两年两品种间天敌位次相异率为75%。年度间差异,2015年与2016年年度间相比,乌牛早茶园前四位天敌均有锥腹肖蛸、粽管巢蛛、茶色新圆蛛,但位次不同。天敌位次相异率为87.5%。白毫早茶园年度间,前四位均有锥腹肖蛸、粽管巢蛛、茶色新圆蛛和斜纹猫蛛,但位次不同,天敌位次相异率为75%。两种茶园年度间平均天敌位次相异率为81.25%。根据序号之和及密切指数之和评判,与茶细蛾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的前四位蜘蛛类天敌依次是棕管巢蛛、茶色新圆蛛、锥腹肖蛸和斜纹猫蛛。【结论】茶树品种对茶细蛾天敌位次的影响大于年度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绿豆枯萎病是影响绿豆产量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筛选苗期抗性资源,培育抗病品种对枯萎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剪根浸根接种法,对来自全国18个省市及国外的215份绿豆核心种质资源和85份绿豆新品系进行了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种质间的枯萎病抗性水平存在差异。国内产区中,东北、华东、华中地区约50%的种质具有枯萎病抗性;华北地区抗枯萎病种质占比40.4%;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种质抗病水平较高;国外材料抗病种质占比40.0%。本研究共筛选出17份高抗(HR)枯萎病种质资源,并利用部分材料建立了枯萎病抗性研究RIL群体;6份高抗高代品系材料,在田间全生育期表现高抗且农艺性状优异。本研究期望为今后抗枯萎病绿豆新品种选育及抗性遗传相关研究提供优异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延安市4个不同县区苹果树根为研究对象,分析苹果树根内生细菌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揭示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4个不同县区苹果树根内生细菌16S rRNA基因V3~V4 变异区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994 571条有效序列,在97%一致性下共产生1 559个有效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units,OTUs)。在门水平上,4个样地苹果树根内生细菌群落组成中共有的优势类群分别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富度分别为33.1%~60.7%和30.9%~61.6%;属水平上的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和贪噬菌属(Variovorax)。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宜川县(YC)的Chao1指数(433.54)和Shannon指数(6.45)最大,基于韦恩图分析4个样地苹果树根内生细菌群落存在354个共有OTUs,延长县(YS)、宝塔区(BT)、宜川县(YC)、洛川县(LC)独有苹果树根内生细菌群落的OTUs分别为378、430、486和477。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CCA)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4个样地苹果树根内生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4个样地苹果树根内生细菌种类丰富,但群落结构组成和丰富度的差异不明显,功能预测分析表明无论是Level 1还是Level 2,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的代谢通路,此结果表明苹果树根系招募了特异型有益的内生细菌菌群。本研究可为苹果树根内生细菌菌种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艳梅  余燕  牛红星 《四川动物》2007,26(4):807-809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板活性电泳,分析了普通伏翼的心、肝、肾、胸肌、肺、胃、小肠、舌8种组织的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3种同工酶。结果表明:普通伏翼8种组织的3种同工酶存在差异,其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与器官或组织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鳞毛蕨科两种植物革叶耳蕨(Polystichum neolobatum)和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在不同浓度Cd-Pb复合胁迫下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革叶耳蕨POD、SOD、CAT活性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即随着处理浓度升高,酶活性明显升高;黑足鳞毛蕨POD、SOD及CAT活性表现出在高浓度(600+1200 mg/kg)处理下受抑制,而在低、中浓度(200+400 mg/kg、400+800 mg/kg)处理下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不依赖于培养的16S rRNA基因技术,揭示滑桃树根皮、茎皮以及种子伴生细菌的种类多样性,为建立伴生细菌的宏基因组文库奠定基础。基于我们新近发表的植物伴生菌富集方法,建立富集和未富集样品的全长16S rRNA基因文库,随机挑取至少100个克隆进行酶切分型并测序,根据16S rDNA的部分序列推测其所属伴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所检测的细菌克隆大部分属于γ-Proteobacteria,有少量来源于α-Proteobacteria或放线菌(Actinobacteria),也包括不可培养或分类地位不明确的细菌。经过富集,16S rRNA基因文库中细菌克隆的比例和序列多样性显著增加,根皮的伴生细菌种类最为丰富,其次是成熟种子和茎皮;幼嫩种子16S rDNA文库的细菌克隆比例较小(1.18%),说明幼嫩种子的伴生菌最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瘦素(Leptin)和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5例IGT患者、5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和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Leptin和ET-1的含量,同时分别测定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用HOMA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IGT组血清Leptin、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血清Leptin、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明显高于IGT组(P<0.05)。IGT组血清Leptin水平与BMI、血清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IGT组血清ET-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BMI、血清FBG、2hPBG、FINS含量及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瘦素与内皮素-1均可能在IGT发展成2型糖尿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陕西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区4个不同程度铅锌污染样地植物根系的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进行了资源和分布调查。结果表明:(1)无铅锌污染的矿山上调查的15种植物中除黄连木没有检测到AMF侵染、栓皮栎和酸模不能被DSE侵染外,其他植物均能与AMF和DSE共生,但平均侵染率较低,仅分别为32.3%和25.9%;铅锌轻度污染的尾矿荒地和铅中度污染、锌重度污染的尾矿坝植物根系内AMF和DSE侵染率明显提高,AMF的平均侵染率分别为53.3%和68.3%,DSE的平均侵染率分别为38.6%和54.2%;铅锌重度污染的废弃冶炼厂样地植物AMF侵染率明显下降,平均只有17.6%,而DSE的侵染没有受重金属污染的抑制,仍达到60.3%。(2)4个样地植物根际土壤中AMF孢子分布不均匀,每克土的孢子密度在0.08~6.84个,平均为1.5个。对4个样地均有分布的狼牙刺、博落回、山蒿和秦岭风毛菊的AMF、DSE侵染状况调查发现,轻度和中度的铅锌污染能促进AMF与宿主共生关系的建立,而重度污染则显著抑制AMF侵染;AMF孢子密度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且与AMF侵染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DSE侵染率与土壤锌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505,P<0.05),而与土壤铅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可见,AMF和DSE能够广泛存在于铅硐山铅锌矿区,尤其是DSE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作用下胰岛βTC3细胞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表达以及利拉鲁肽(Lira)对其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以βTC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FFA组(0.125,0.25,0.5及1 mmol/L)孵育24 h,Westernblot方法检测PERK的表达。然后,分为对照组,FFA组,和FFA+Lira组(0.5 mg/L和1 mg/L),Lira预孵育6 h后,1 mmol/L FFA继续孵育24 h,Western blot检测PERK的表达。结果:①不同浓度FFA孵育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1 mmol/L FFA组PERK表达增加(P<0.05)。②与1 mmol/L FFA组相比,0.5mg/L Lira+1 mmol/L FFA和1 mg/L Lira+1 mmol/L FFA组PERK表达减少(P<0.05),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FA作用能够上调βTC3细胞PERK的表达,而Lira在一定程度上逆转FFA水平异常导致的βTC3细胞PERK表达上调,减轻内质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