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Staphylococcal nuclease and tudor domain containing 1( SND1,Tudor-SN)是一种参与基因调控的转录共激活因子蛋白,本研究意在克隆牦牛泌乳相关基因SND1,分析其生物特性,研究其蛋白在乳腺的表达。采集牦牛泌乳期乳腺组织,胰蛋白酶消化法得到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纯化到3代, 采用RT-PCR扩增克隆SND1基因,测序并拼接,并用相关生物信息软件分析牦牛SND1基因特性;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对牦牛SND1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定位分析。获得如下结果:牦牛SND1基因全序列为3294 bp,含有2733 bp的ORF,共包含20种氨基酸。SND1基因编码蛋白为非分泌蛋白,非跨膜蛋白;同源性分析显示,牦牛SND1基因与野牛、家牛、藏羚羊、山羊、猪、野骆驼、马、黑猩猩、人、褐家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9%、98%、96%、94%、91%、90%、90%、89%、89%、85%;系统进化树表明与野牛和家牛的进化水平较近,与人和鼠的进化水平较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ND1蛋白在分泌上皮细胞(乳腺上皮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呈阳性高表达,在肌上皮细胞呈弱表达。免疫荧光显示,SND1蛋白在乳腺上皮细胞胞核高表达,胞质弱表达。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SND1对牦牛泌乳机能的调节提供了相关依据,也为高寒哺乳动物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12.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由于其来源于微生物,具有高效且低毒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研究的热点,并已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应用尝试。该文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入手,阐述近几年来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较了不同种类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13.
细菌代谢工程需要优化基因的表达来平衡代谢物通量分布和减少有毒的中间体积累,从而提高产物生物合成。细菌小RNA(small RNA,sRNAs)与靶标m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来抑制或激活其靶标基因的表达。sRNA在细菌的生理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被认为是细菌代谢工程中调节靶标基因表达的有力工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工合成sRNA在细菌代谢工程中得到应用,分别就细菌sRNA的靶标识别和其对靶标的调控及代谢工程中的应用做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914.
目的:探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口腔鳞癌患者共计65例,均经过手术治疗,术前未行放化疗,切除标本经过石蜡包埋切片,同时选取20例正常口腔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ING4和HIF-1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G4和HIF-1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OSCC组织中ING4的阳性表达率为41.5%(27/65),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OSCC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为64.6%(42/65),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ING4和HIF-1α的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OSCC组织中,ING4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NG4的表达下调,HIF-1α的表达上调,二者可能通过负向调控作用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15.
赵文  余博识  王婷  宋亮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8):1521-1525
为了解淡水枝角类对海水盐度的适应性,在实验室内采用种群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25 ℃±0.5 ℃恒温条件下不同盐度(0、1、2、3、4、5)对近亲裸腹溞(Moina affinis)生存、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盐度梯度范围内,近亲裸腹溞的平均寿命随盐度升高而缩短,盐度4和5组内禀增长率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盐度4和5组平均每窝产幼量与对照及其他组差异显著.一生产幼量除盐度1组和对照组较高外,其他各组均显著下降.对照组体长增长幅度与日增长率均低于各处理组.日增长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个体平均每胎产幼量以盐度1、2组最高.盐度5为近亲裸腹溞的生存和生殖盐限,但经过短期的海水驯化,其生殖耐盐上限有所提升,可达6.5.  相似文献   
916.
N+离子注入对大豆种子活力及其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用25keV N+注入丰豆103的种子后,N+离子对其种子的活力及子叶伸展后48小时和96小时的幼苗内蛋白质含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H-Ts)、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注量在2.6×1016N+/cm2~5.2×1016N+/cm2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明显提高;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在6.5×1016N+/cm2~10.4×1016N+/cm2注量时,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96小时幼苗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高于48小时,说明辐射引起的损伤可随生长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恢复.高注量可引起幼苗内一些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且随注量的增加酶的活性升高也越明显,96小时幼苗的GSH-Px和ASA-POD活性高于48小时幼苗,GSH-Ts活性略有下降.而低注量(1.3×1016N+/cm2~5.2×1016N+/cm2)的上述酶指标升幅不大.说明经N+离子处理后可通过诱导这些抗氧化酶活性的升高起到减轻伤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17.
3株杂色鲍致病菌--副溶血弧菌的16S-23S rDNA间区序列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细菌的 1 6SrDNA 3′端和 2 3SrDNA 5′端的高度保守区为引物 ,扩增了 3株杂色鲍致病菌—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的 1 6S 2 3SrDNA间区 ,克隆到pGEM T载体上 ,测序。用BLAST和DNAstar软件对 1 6S 2 3SrDNA间区序列及其内的tRN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ZSU0 0 8和ZSU0 0 9测出的 1 6S 2 3SrDNA间区均有 6条 ,间区类型也相同 ,分别为IGSGLAV 、IGSGLV、IGSAG、IGSIA、IGSG 和IGS0 。其中IGSGLAV最大 ,包含tRNAGlu、tR NALys、tRNAAla和tRNAVal基因 ;IGSGLV包含tRNAGlu、tRNALys和tRNAVal基因 ;IGSAG包含tRNAAla和tRNAGlu基因 ;IGSIA,则为tRNAIle和tRNAAla基因 ;IGSG 仅包含tRNAGlu基因 ;而IGS0 最小 ,未包含任何tRNA。菌株ZSU0 1 0测出的 1 6S 2 3SrDNAIGS序列有 5条 ,除缺少IGSAG 外 ,其余的IGS类型均与ZSU0 0 8和ZSU0 0 9相同。与GenBank内的副溶血弧菌IGS序列比较 ,发现副溶血弧菌所有类型的IGS的tRNA基因两端的非编码区具有较高的种内同源性。 1 6S 2 3SrDNA间区结构的差异为建立一种新的副溶血弧菌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8.
建立了15种中国独荇菜属植物和秘鲁原产的玛咖的性状矩阵,并采用SPSSV11.0软件建立了树谱图,以此检验《中国植物志》有关该属植物形态学分类的正确性,同时确立玛咖与该属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亲缘关系,为研究玛咖的育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9.
采用免培养的16S rDNA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对摄食不同饵料(非膨化饲料组、膨化饲料组和蚕豆组)的草鱼肠道内容物细菌分析建立指纹图谱,并对主要优势条带进行了切胶克隆和测序。PCR-DGGE指纹图谱初步分析发现,非膨化饲料组、膨化饲料组和蚕豆组分别产生了19条、16条和15条可以鉴别的条带,且均有2-3条优势菌条带;非膨化饲料组样品和蚕豆组样品的DGGE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系数为53.6%,非膨化饲料组菌群和膨化饲料组的相似性为39.4%。对PCR-DGGE指纹图谱主要条带进一步回收、克隆和测序,结果共得到25条序列,将所得到的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同源性分析,发现草鱼肠道内容物细菌群落主要为弧菌科、肠杆菌科和气单胞菌属细菌,其中包括14条不可培养细菌。  相似文献   
920.
杨琨  余四九  何俊峰  崔燕 《兽类学报》2012,32(4):346-355
本实验选取40份不同胎龄的牦牛肺脏样本,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牦牛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旨在为发育生物学提供形态学资料.结果表明,牦牛胚胎肺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1)胚胎期(30~50 d),胚胎出现肺芽,其分支形成主支气管,进一步分出叶支气管,上皮均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2)假腺期(50~120 d),支气管树发育明显,末端终蕾结构似腺体,为假复层柱状上皮;(3)小管期(120 ~180 d),呼吸部发育明显,终蕾腺泡样结构消失,可见多处管状分支,上皮为单层柱状或单层立方;(4)囊状期(180 ~220d),终囊管壁由较厚肺泡隔及原始肺泡组成,少数原始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5)肺泡期(220 ~ 260 d),形成肺泡,大部分上皮细胞分化为扁平的肺泡Ⅰ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Ⅱ型细胞.胚胎期和假腺期支气管和终蕾上皮的糖原含量丰富,从小管期开始,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开始急剧减少.之后的几个时期,只有导气部个别上皮细胞PAS反应呈阳性.实验结果表明:牦牛胎儿的肺脏发育的特点与普通牛的基本相似,主要不同点是牦牛的囊状期较短,肺泡期较长,即牦牛胎儿的肺脏更早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