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用于裸鼠皮肤霉菌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心波长为850 nm的宽带光源SLD实现了纵向分辨率为8μm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系统采用傅里叶域光学延迟线实现了深度扫描速度为160 mm/s,成像深度为3 mm。获得了裸鼠皮肤霉菌感染部位和健康皮肤的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 ography,OCT)图像,皮肤病变前后的内部结构信息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52.
为建立定量测定癌细胞内原卟啉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采用BDS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乙醇,pH=7.0;激发波长:410nm;发射波长:630nm,细胞密度1×106/mL的癌细胞悬液1mL冻融,离心,取0.3mL加流动相处理,20μL进样,样品在5min检测完毕.原卟啉IX在0.1~2.7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浓度为0.027μg/L.该法测定癌细胞内原卟啉Ⅸ含量方法简单、取样少、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3.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是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主要成分,其组成、含量和结构直接影响小麦面粉面筋的弹展性,决定着小麦的加工品质。本文主要对小麦HMW-GS的序列、结构和亚基之间组合形式做了详细的综述,并较系统地讨论了HMW-GS的结构和组成、特点等与面粉的加工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54.
树突状细胞受曲霉菌抗原冲击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在曲霉菌免疫中的作用以及曲霉菌抗原冲击对DCs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制备DCs,于小鼠尾静脉接种,以3H-TdR掺入法检测DCs刺激小鼠脾脏T细胞分化能力,ELISA方法检测IFN-γ和IL-12的浓度,电镜观察DCs的形态,同时进行DCs的表型测定。结果电镜下可见DCs细胞形态不规则,表面伸展出大量树突,与曲霉菌共同培养后胞内含有大量的烟曲霉孢子,部分孢子的膜被破坏;与烟曲霉孢子共培养24h后,DCs细胞表形CD40、CD80、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产生IL-12p70约(700.40±93.7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41.96±52.06)pg/ml;烟曲霉抗原冲击DCs回输小鼠的脾脏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体外接受烟曲霉抗原24h产生IFN-γ(1084.33±238.04)pg/ml,明显高于单纯DCs接种小鼠的脾脏T细胞(345.98±32.75)pg/ml(p<0.01)。结论DCs能吞噬并破坏加热灭活的烟曲霉孢子,并趋于成熟,抗原呈递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端粒酶抑制剂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可能机制,为端粒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 I建立一种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FQ—TRAP法。利用FQ—TRAP法检测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都有变化,其中以ASODN,EGCG,AZT抑制效果较明显。结论:端粒酶FQ—TRAP法是一种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都较好,可快速、简便及定量检测人端粒酶活性的方法,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为端粒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6.
正交法优化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冷冻干燥保护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正交实验方法,以甘油、海藻糖、蔗糖和牛血清蛋白为因素,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dfiobacillus ferrooxidans,A.ferrooxidans)冷冻干燥保护剂的最优化配比进行了研究。直观分析、因素指标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由甘油、海藻糖、蔗糖和牛血清蛋白组成的冷冻干燥保护剂中,对存活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甘油〉海藻糖〉牛血清蛋白〉蔗糖。保护剂的最优化组合为甘油5%、海藻糖15%、蔗糖18%、牛血清蛋白10%。经过验证,该组合的保护剂可使冷冻干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存活率达到94%。  相似文献   
157.
常用杀虫剂对小菜蛾天敌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田间常用的11种杀虫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卵寄生性天敌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丁醚脲、阿维菌素、多杀霉素、溴虫腈、氟虫腈和杀螟丹对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有极明显触杀毒性,成蜂接触药膜8h后的死亡率达到89.31%~100%,丁醚脲、阿维菌素和多杀霉素能极显著降低成蜂的寄生力,溴虫腈和氟虫腈处理卵和幼虫期均显著降低卷蛾分索赤眼的成蜂羽化率,杀螟丹对卷蛾分索赤眼蜂各虫态都有极强的毒性,其处理后成蜂的羽化率几乎都为0。试验结果说明,氟啶脲、茚虫威、苏云金杆菌和虫酰肼对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及各发育虫态均较安全,可在田间任何时候使用,而高效氯氰菊酯、丁醚脲、多杀霉素和阿维菌素的使用则应尽量避开卷蛾分索赤眼蜂成蜂期。  相似文献   
158.
岩性和土地利用方式对桂西北喀斯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桂西北喀斯特石灰岩和砂页岩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和岩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选取土壤的11项肥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对各样地的因子得分进行PCA排序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项指标归纳为土壤的综合肥力、土壤pH和全磷、有效磷和全钾4个因子.PCA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综合肥力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撂荒有利于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土壤pH和全磷主要受母岩性质的影响,沙页岩发育的红壤pH和全磷含量都低于石灰土;有效磷和全钾主要受施肥的影响.与全国总体水平相比,桂西北喀斯特石灰岩和砂页岩土壤均很缺乏有效磷和全钾.石灰土可通过施用铵态氮肥提高磷的有效性,红壤可通过施用石灰提高有效磷含量.另外,喀斯特石灰岩和红壤区都需注重施用钾肥以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9.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8个乔灌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划定面积5 m×5 m和10 m×10 m样方的基础上,运用方差比率(VR)法及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和Cassie指标(CA)对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8个乔灌木种群的种间关联性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面积5 m×5 m的样方内,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枇杷柴[Reaumuria songarica (Pall.)Maxim.]、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 (Pall.)M. Bieb.]、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 Bunge ex Boiss. et Buhse)、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盐豆木[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Pall.)Voss]、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 C. A. Mey. ex Schrenk)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 A. Mey.)Bunge]8个种群总体联结性为显著正关联,种群间很少存在对资源的竞争;K值、C值和CA值的分析结果均表明胡杨、枇杷柴、盐节木、白梭梭、盐豆木和盐穗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多枝柽柳种群为均匀分布,梭梭种群为随机分布,但仅枇杷柴和盐节木种群为极显著的聚集分布.在面积10 m×10 m的样方内,8个乔灌木种群的总体联结性为不显著的负关联,显示种群间存在对资源的竞争,但稳定共存;8个乔灌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极显著的聚集分布.随样方面积从5 m×5 m扩大至10 m×10 m,8个乔灌木种群m·的排序位置发生了改变,显示种间竞争能力和种内自疏能力发生变化,其中,枇杷柴、盐穗木和梭梭的总体表现较强,多枝柽柳最差.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中,采用面积10 m×10 m的样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0.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超声心动图(2D-STE),评价犬心梗后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12只杂种犬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导致前壁心肌梗死,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结扎术后两周二次开胸手术,经心肌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1 mL;B组为治疗组,结扎术后两周二次开胸手术,经心肌注射含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的磷酸盐缓冲液1 mL。应用STE对12只犬结扎术前、术后左室短轴基底段及心尖段心室节段径向应变(RS)、圆周方向应变(CS)以及局部心肌旋转(Rot)进行分析,并对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RS、CS及Rot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心肌梗死后梗死节段的RS、CS以及Rot均下降,治疗后治疗组梗死段RS及Rot较对照组好转。结论 STE能够评价左室短轴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心肌梗死后梗死段短轴各方向应变减低,自体骨髓CD34+干细胞移植能够提高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