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探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WISP2、Slug、E-cadherin的表达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及WISP2、Slug表达与E-cadherin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38例复杂性增生的WISP2、Slug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WISP2、Slug与E-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35.29%、45.88%及20.00%,与正常内膜(93.33%、10.00%、93.33%)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31.58%、26.32%、52.6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高临床分期、高组织学分级、肿瘤肌层浸润深度1/2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WISP2表达明显下调(P0.05)。在高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Slug阳性表达明显上调(P0.05)。在年龄大于50岁及肌层侵犯深度大于1/2的患者,E-cadherin阳性表达明显下调(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WISP2和Slug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270,P=0.012),Slug与E-cadherin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r=-0.224,P=0.039)。结论 WISP2的失表达可能通过上调Slug的表达从而抑制E-cadherin的表达,在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OX2、Slug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表达与肿瘤出芽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8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SOX2、Slug的表达及计算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HE切片中肿瘤出芽的数量。分析SOX2、Slug的表达在ESCC侵袭和转移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OX2、Slug的表达率分别为53.93%和68.5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SOX2和Slug表达率(31.46%和31.46%);癌组织中肿瘤出芽率为39.32%。SOX2高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高临床分期有关,Slug高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高临床分期有关。肿瘤出芽发生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高临床分期有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OX2表达与Slug表达呈显著正相关,Slug表达与肿瘤出芽明显呈正相关。结论SOX2的高表达可能通过上调Slug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的出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3.
王佳韡  祁新华  伍世代 《生态学报》2019,39(24):9408-9415
如何实现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脉络与研究热点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相关研究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和持续深化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从传统的单一要素基础理论研究向动态化、智能化、模型化的综合性研究转变。同时,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主要局限与难点在于:如何协调评价指标普适性与特异性,如何平衡关键阈值准确性与弹性,以及如何衔接实验模拟结果与实践应用平台。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综合评估框架改进、多学科融合视角下的智能模拟决策平台构建、中国转型期特殊背景下协调发展模式探索、国家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影响四个方面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内在联系的认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4.
理解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的演化对于阐明荒漠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制定有效的干旱区生态系统恢复措施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干旱区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荒漠化和生态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目前大量研究关注于植被退化过程中的群落组成结构变化,而对于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物群落空间格局演化的研究尚不多见。干旱区生态系统中植物通常较为稀疏且个体较小,准确提取植物的分布往往需要分辨率极高的遥感数据。近年来,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细尺度上植被空间格局的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利用2 cm空间分辨率的低空无人机遥感数据结合地面群落调查,在精细尺度上研究了宁夏沙坡头草方格生态恢复区内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沙坡头地区草方格生态恢复工程实验区域,相对于未实施生态恢复工程的裸露沙丘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被盖度显著提高。恢复工程实施4年后,平均植被盖度增加3倍,物种丰富度增加1倍。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植被斑块表现出规模上升、破碎化程度下降、形状复杂化、空间自相关减弱等格局特征变化。这些空间格局特征的变化表明大型植被斑块趋于恢复,整体微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单独生长的植物个体存活,整体上生态系统退化为裸地的风险降低。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手段,对草方格生态恢复工程的植被恢复过程进行了详细、高分辨率的空间格局调查及分析,结合地面群落调查,从多个方面证明了草方格生态恢复措施的有效性。基于无人机的系统格局连续长期监测有助于深入理解干旱区生态恢复机理,对于科学开展荒漠化生态恢复措施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三联疗法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1 mg/(kg·d)、2 mg/(kg·d)、5 mg/(kg·d)的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比较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CD3~+、CD4~+、CD8~+、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患儿临床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短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患儿临床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儿的ESR、CRP、IL-6水平低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且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患儿的ESR、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且高剂量的甲泼尼龙三联疗法可促进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地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观察楤木皂苷(total saponins extracted from Aralia taibaiensis,s AT)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1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的影响。方法: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3 h复制MI/R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 A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伊文思蓝(EB)、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蓝(TTC)双染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学形态变化,并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 AT中、高剂量组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中LDH、CK-MB及MDA的含量,同时使得血清中SOD、CAT和GSH-Px的活性增加。且所有给药组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也小于模型组。结论:s AT对大鼠M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寻找一种能诱导多种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的化合物,并以常用的诱导物维甲酸(Retinoic Acid, RA)作为阳性参照物。方法:分别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1 B10、D3、R1/E,诱导它们形成拟胚体,让拟胚体贴壁生长,加入特定化合物诱导贴壁细胞分化,诱导72 h后,提取被诱导细胞的RNA,再合成cDNA,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被诱导细胞中与生殖分化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显著上调了所有被研究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生殖分化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发现阳性参照物RA仅能诱导1 B10、R1/E ,而不能诱导D3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结论:OA能诱导多种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方向分化,诱导能力方面具有比常用诱导物维甲酸更广泛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8.
甘蓝型油菜Fad2与Fae1基因双干扰RNAi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来源于甘蓝型油菜XY15的Fad2与Fae1基因编码区,长度分别为349bp和426bp的两个保守序列片段连接成807bp的大片段。然后分别以正反向插入到pFGC5941干扰载体查耳酮合成酶内含子的两端,构建成RNAi载体。以期在菜籽中转录后能有效抑制Fad2与Fae1两个基因的表达。所构建的RNAi载体最终序列全长3kb,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验证和序列测定,证明目标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碱基序列一致,并且为正反向插入到pFGC5941载体上。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化,已获得油菜抗性再生植株144个。  相似文献   
139.
1 菊壳孢属 中国新记录属 Doliomyces Nag Roi TF ctc. Can. J. Bot. 50: 47, 1972. 菌丝体内生,褐色,分枝,具隔膜。载孢体系分生孢子器,叶表皮下埋生,单生,球形,单室,由淡色至褐色薄壁和厚壁角状组织所组成,内壁组织薄,向外壁逐渐变厚变深色。无孔口,成熟时破裂开口,分生孢子梗无色,平滑,分隔,基部分枝,从分生孢子器壁细胞长出。产孢细胞全壁芽生式产孢,环痕式延  相似文献   
140.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基因组A片段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顺伍  崔静 《病毒学报》1994,10(3):285-2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