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本文报告了安徽省金寨县境内五种野山果资源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并提出了果汁饮料加工路线。  相似文献   
22.
陆地棉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基因效应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世代平均数遗传分析方法,沿用了加性-显性、加性-显性-上位性和环境(二种)×基因型三种模型,对陆地棉主要纤维品质性状中的长度、细度、强度和断裂长度的基因效应、年份效应以及年份×基因型互作进行了估测。经过三年的实验,选用三个杂交组合,每一组合含有P_1、p_2、F_1、F_2、B_1和B_2六个群体的资料。结果表明,四个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受加性、显性、上位性作用的共同控制,但在不同年份或不同的组合里,显性作用和上位性作用的变化较大;年份效应对品质性状的遗传也有较大影响,其影响方式主要以年份×基因型互作的形式表现。  相似文献   
23.
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简称Capno)是国外学者近年从人牙菌斑中分离到的新菌属。作者从人的健康和炎性牙周龈下菌斑中分离到615株Capno,其鉴定特点如下:革兰氏阳性细梭纤柔杆菌,仅在厌氧环境和含10%CO_2的空气中生长;在BHI血琼脂表面形成典型的“润湿性”菌落,并产生桔黄色色素和特殊的焦糖气味;在含葡萄糖的PYG肉汤中最终pH值<6,琥珀酸和乙酸为主要的代谢酸产物。根据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还原硝酸盐可鉴定本菌属的三个种。  相似文献   
24.
蚯蚓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是土壤生态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蚯蚓能同时促进土壤有机碳分解和稳定,这种两面作用带来的不确定性被研究者称为"蚯蚓困境"。研究证据和新兴的"土壤微生物碳泵"概念模型表明土壤微生物残留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贡献者。为系统了解蚯蚓对土壤微生物残留物的影响与可能的机制,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已有的国内外蚯蚓与微生物残留物(氨基糖)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1)过往的研究忽略了蚯蚓对微生物残留物的影响,导致这一方向的研究严重滞后;(2)蚯蚓对土壤微生物残留物影响的方向和大小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供量化分析其驱动机制的研究还很缺乏。研究尝试将蚯蚓整合到"土壤微生物碳泵"概念框架中,分析蚯蚓影响土壤微生物残留物3个方面的可能机制,即:(1)改变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结构,(2)改变微生物生理特性,(3)改变土壤团聚体结构等,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同时,本文提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6个重点方向,包括:(1)蚯蚓对微生物的选择性取食,(2)肠道介导的微生物"涨落"现象,(3)蚯蚓对矿质结合有机物的"破坏"与"重组",(4)蚯蚓引起的"激发"和"续埋"效应,(5)多生态型相互作用,(6)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蚯蚓生态学等,以期为进一步揭示蚯蚓-微生物相互作用影响土壤有机碳累积与稳定性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由全球变化和工农业生产引发的大气氮沉降增加已经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是氮沉降的组成成分存在多种形态, 不同形态的氮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目前还不清楚。因此, 该研究选择内蒙古草甸草原开展不同形态和不同水平的外源氮添加试验, 每年添加5种不同形态的氮肥, 包括: 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缓释尿素, 添加量分别为: 0 (N0)、2 (N2)、5 (N5)、10 (N10)、20 (N20)及50 (N50) g·m -2·a -1, 均为纯氮添加量。通过野外原位取土、室内控制温度和水分(25 ℃和60%田间持水量)的培养试验测定土壤净氮矿化(mg·kg -1·h -1)潜力、土壤微生物呼吸(μg·g -1·h -1)潜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g·kg -1)的潜力以及土壤碳(g·kg -1)、氮(g·kg -1)、磷(g·kg -1)含量等指标, 研究添加不同形态和不同水平的氮对土壤净氮矿化潜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1)短期内不同形态、不同水平的氮添加改变了土壤中无机氮的含量、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累积量, 并且表现出铵态氮肥的促进作用比硝态氮肥更加显著, 铵态氮的累积显著提高了土壤净氮矿化潜力, 短期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累积可增加微生物和植物对有效氮的快速固持; (2)不同形态、不同水平氮添加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发生改变, 包括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及其碳氮比(MBC:MBN), 并且在低水平氮添加下显著增强土壤微生物的呼吸速率, 高水平氮添加显著降低微生物呼吸速率和呼吸熵; (3)不同形态、不同水平氮添加短期内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磷含量、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 但是高水平氮添加不仅提高了速效磷的含量, 而且导致土壤迅速酸化。室内培养净氮矿化潜力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内蒙古草甸草原受氮限制, 添加中低水平的氮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而增加该地区草原土壤的净氮矿化潜力, 从而提高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26.
阐述了“探究-研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举例说明了遗传学实验采用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实验材料的准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需求→探究验证科学问题→交流研讨→学生成绩评价。最后我们对现阶段遗传学实验实行“探究-研讨”教学模式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7.
何伟  张同武  林毅 《生物信息学》2009,7(4):320-322,325
通过同源建模得到了抗癌晶体蛋白Parasporin-4的初始三维结构,利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初始三维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分析了模建分子的结构,最后利用Ramachandran plot,结构匹配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得到的Parasporin-4结构是具有三个结构域,蛋白模型分子中的键长、键角以及二面角的分布合理,与模版蛋白的主链a碳原子的均方根差RMSD值为0.547742,在合理范围之内,表明Parasporin-4蛋白模型良好。研究结果为抗癌晶体蛋白的抗癌的分子机制及其定向改造提供了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28.
目的:克隆北柴胡中可能参与柴胡皂苷生物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构建其过量表达载体,为通过转基因验证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454高通量测序获得5'和3'端部分cDNA序列的基础上,利用LD-PCR方法获得全长cDNA,根据全长cDNA序列设计含有酶切位点的PCR引物,利用高保真酶,以RNA反转录产物为模板PCR扩增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的开放读框,扩增产物与pEASY-T1 Simple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重组质粒pT1-P450经菌液PCR和酶切方法验证后测序,采用NCBI在线Blastx、DNAman和MEGA4软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将pT1-P450的酶切产物插入双元载体pCAMBIA-SUPER 1300,菌液PCR和酶切验证重组质粒p1300-P450。结果:扩增到了北柴胡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BcCYP87E,构建了这一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结论: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的克隆和转基因载体的构建,为后续开展转基因研究,验证其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月腺大戟根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为研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月腺大戟根总黄酮进行提取,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实验因素,以提取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和结论:根总黄酮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乙醇浓度50%;影响提取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其中料液比和提取时间是影响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30.
转基因抗虫棉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毅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246-248
选用7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WH1、WH2 、WH3 、WH4 、WH5、WH6、BG2 和一个常规种泗棉 3号 (CK),在10个生态环境不同的试验点,对它们的抗虫特性和产量性状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棉红铃虫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抗性很强,并且不受生态环境差异的影响,稳定程度较高.但其产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品种和试验点的互作效应显著.与对照相比,WH6和BG2 的抗虫性和丰产性较好,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