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7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Lats1基因敲除小鼠保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以Lats1基因敲除小鼠为例 ,研究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遗传小鼠的保种技术路线及方法。方法 采用了胚胎移植 ,目的基因检测 ,胚胎冷冻等技术。结果 在库内得到 2 4只Lats+ -小鼠 ,扩群后 ,冷冻保存 110枚胚胎。结论 上述方法能确保Lats1基因敲除小鼠资源库保种成功。  相似文献   
142.
陕西地区石参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陕西地区珍稀山野菜石参的分布及生长习性 ,生境、繁殖和生物学特性 ,加工利用现状作了实地调查 ,并确定了其分类地位。石参属百合科独尾草属的独尾草 (EremuruschinensisFedtsch .)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根肉质、柔软 ,黄色或深褐色 ,为其食用部分。在陕西省 ,资源分布十分有限 ,其主要分布在略阳县境内。目前石参加工利用水平较低 ,干制品年销售量不足 2t。资源保护与开发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3.
芽孢杆菌和欧文氏菌的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带有链霉素标记的芽孢杆菌B12 13 2 和带有红霉素标记的欧文氏菌E2 6 2 3 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采用选择性及非选择性培养基对融合子进行 10次重复性传代试验后 ,获得稳定的融合子 2 84株 ,经重复性苎麻脱胶试验 ,从中获得 6株脱胶效果较好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144.
散斑壳属的两个新种,即生于黄山杜鹃Rhododendron maculiferum ssp. anhweiense上的纠丝散斑壳Lophodermium implicatum和强壮散斑壳L. validum。对它们作了拉丁文特征简介、汉文描述和图解。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合肥。  相似文献   
145.
146.
斑痣盘菌科一新种—松生小鞋孢盘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英任  任玮 《真菌学报》1992,11(3):210-212
  相似文献   
147.
甘草的辐射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48.
河岸带是河流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交错带,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河流的冲刷与地势的作用使得河岸带往往形成弯道, 弯道内外两侧水流速度、泥沙性质与植物繁殖体聚集程度不同, 影响到植物生长与种群动态, 可能导致河岸带弯道凸岸、凹岸两侧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以中国特有、狭域分布的海南杜鹃(Rhododendron hainanense)为例, 揭示溪流弯道对其两侧海南杜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海南岛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各设置2个河岸弯道样带, 用方差/平均值法对弯道凸岸、凹岸两侧海南杜鹃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1)海南杜鹃弯道凸岸的种群结构呈增长型, 凹岸基本呈衰退型; (2)凸岸一侧上下游的海南杜鹃种群基本呈增长型, 凹岸一侧上下游的海南杜鹃则出现断龄现象; (3)距离弯顶位置或河岸越远, 各龄级海南杜鹃种群个体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 (4)在2m×2m尺度下, 弯道凸岸及其下游的海南杜鹃主要呈聚集分布, 上游近似随机分布, 凹岸及其上下游则均呈随机分布。海南杜鹃分布的山区河岸带水流较快、坡度较大, 可能是导致弯道凹岸个体较少、种群结构呈衰退型的主要原因。因此, 河岸弯道内外两侧可能存在个体生长与群体差异, 在开展河岸带植物种群动态与物种保育研究中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9.
酞酸酯污染农田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酞酸酯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面积最广的人工合成有机物,作为塑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近年来发现酞酸酯是一类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随着生活中塑料制品日益增多,尤其是农用薄膜和有机肥的大量使用,农田土壤中酞酸酯污染日益加剧,酞酸酯污染土壤的修复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生物修复具有价格低廉、效果良好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大面积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从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和动物修复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酞酸酯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现状,并从高效修复植物筛选及机理探讨、实际污染土壤的降解菌修复研究、高效降解菌群的构建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酞酸酯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提供借鉴并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0.
对戊糖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氮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利用木糖高产乳酸的戊糖乳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不同氮源组合。优化得到的牛肉膏与柠檬酸氢二铵复合的最佳组成为牛肉膏17.72 g/L,柠檬酸氢二铵1.91 g/L,得到乳酸实际最大产量42.37 g/L。添加玉米浆与酵母粉和无机氮源复合的最佳组成为玉米浆46.54 g/L,酵母粉21.95 g/L,柠檬酸氢二铵9.95 g/L,可得到乳酸最大产量41.06 g/L。通过响应面优化减少了有机氮源的种类。牛肉膏与柠檬酸氢二铵的复合得到了更高的乳酸产量,且减少了有机氮源用量,节约了成本。玉米浆与酵母粉的复合解决了单一玉米浆造成的木糖利用速率过低的问题,同样得到较高浓度的乳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