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神经源性疼痛是严重困扰人类的临床问题之一。为了探索其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建立了多种神经损伤性疼痛模型,其中大鼠部分脊神经结扎,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和L5/L6脊神经结扎的外周神经损伤的模型应用最为广泛。细胞模型也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原代和永久性感觉神经元,作为研究疼痛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理,特别是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信号转导的研究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12.
组建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对家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研究,开发了制片新技术,即加热处理家蝇三龄幼虫,然后用改进的缓冲液进行解离前预处理,再酸性解离、染色、观察、永久制片、显微照相.利用新方法,学生均能一次就获得细胞膜破裂、背景清晰、染色体分散良好、横纹清楚的制片.  相似文献   
13.
令狐克念  王姝 《植物研究》2023,43(2):272-280
通过研究不同生长阶段下植物生物量分配对土壤水分和种群密度的响应,揭示植物同时应对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子的策略。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对1年生草本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进行加水和对照2种水分处理,每种处理下进行低、中、高3种种植密度处理,分别在生长20、50 d时测量植物根、茎、叶片、叶柄和繁殖(花和果实)生物量,探讨在不同生长阶段苘麻生物量分配如何响应于密度和水分。结果表明:植物生长20 d时,在加水处理中,与低密度相比,中密度提高了根生物量比率19.4%和根冠比21.5%,降低了叶生物量比率34.4%;未加水处理(对照)中生物量分配对密度的响应不显著;50 d时,对照处理下,高密度相对于低密度降低了总生物量63.5%,2种水分处理下高密度都降低了根冠比和根生物量比率,提高了茎生物量比率,不影响总生物量和其他器官生物量分配。结果说明施加水分前期更容易促进根生物量分配对密度的积极响应(增大),后期减缓高密度对总生物量的不利影响(降低)。生物量分配对密度的响应取决于种内相互作用的强度,早期适中水平的相互作用更容易产生地下促进作用,促进根部的积极响应。中密度下适中的种...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是评价药材质量的关键指标和发挥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山豆根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山豆根碱是山豆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发挥药效及毒性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由于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人工种植成为保障市场需求的主要途径。为此,笔者整合分析近年来山豆根植物根、茎和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特征,重点论述了光照条件、水分含量、养分特征、种群密度和微生物等环境因子对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影响。综合当前人工栽培山豆根立地选择、种植密度和管护等栽培技术,分析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瓶颈,以期为山豆根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