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濒危植物峨眉黄连的生活史和繁殖特性及生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峨眉黄连(Coptis omeiensis (Chen) C. Y. Cheng)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解剖的方法, 详细描述和分析了峨眉黄连的生活史、繁殖特性及生态特征, 并寻找致危因子。结果表明: 峨眉黄连从种子萌发至自然死亡, 其生活史可分为4个时期, 寿命长达15年以上。峨眉黄连行有性繁殖, 无侧生无性繁殖枝; 顶生芽是一个混合芽, 由侧生花序和1个定芽组成; 花的各部分均发育正常, 花瓣原基和雄蕊原基同源; 花粉粒直径16–24 μm, 有刺状雕纹。种子腹面有窄翼状突起, 胚后熟, 翌年萌发。海拔1 100–1 700 m的阴湿岩壁是其最适生长环境, 降雨量、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对其生存与分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2.
为了明确灌溉麦黄水引起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面团流变学特性劣变与籽粒贮藏蛋白聚合程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 以‘济麦20’为供试品种, 设置花后不灌水(W0), 花后灌1水(花后14 d, W1)和花后灌2水(花后14 d和花后28 d, W2) 3个处理, 分析了花后灌水对籽粒产量、贮藏蛋白聚合程度相关参数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籽粒产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以花后灌1水时达到最优, 再增加一次灌水(麦黄水), 导致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缩短, 筋力变弱。同时观察到谷蛋白聚合指数和谷蛋白大聚合体平均粒径也因灌麦黄水而显著降低。回归分析表明, 灌麦黄水条件下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径变小是导致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差和筋力变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本文记录一只因环境、饲料等因素改变而2001年春季未能发情的雌性大熊猫,于秋季9月中旬发情,并与另一只同期发情的公熊猫自然交配,当年冬季12月17日成功产仔的这一世界首例圈养大熊猫秋季发情配种的行为表现和配种经过,并对该大熊猫秋季发情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4.
用高敏单光子式超弱光测量仪,测量了大肠埃希氏菌(E.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 Subiilis)和产氨短杆菌(Brc.ammoniagenes)的超弱光光谱分布,超弱发光动力学过程和超弱光强度:并确定超弱光强度与细菌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75.
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太君  林萌  代新竹  黄勇 《生态学报》2014,34(19):5679-5685
试验以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的9种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将树冠由外向内分为4个部位(分别记为表层A、外层B、中层C和内层D),分别测定各部位单位叶面积蒸腾降温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种内和种间不同部位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的变化,以期探讨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评价的合理取样部位。结果表明:9种园林树木树冠各测定部位的单位叶面积增湿降温量均由树冠外围向树冠内部显著降低,树冠不同测定部位增湿降温量与平均值比较,种间SD和CV的变化大于种内。9个树种不同部位单位叶面积增湿量平均值为2.32 kg m-2d-1,降温量平均值为0.45℃。其中,表层A和外层B的增湿量较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3.71%和10.77%,中层C和内层D分别较平均值下降了8.62%和26.46%;表层A和外层B的降温量较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2.22%和11.11%,中层C和内层D分别较平均值下降了8.89%和26.67%;外层B和中层C平均增湿降温量为2.35 kg m-2d-1和0.46℃,与各测定部位平均值基本一致。9个树种各测定部位增湿降温量的偏离程度和和离散系数与平均值比较,外层B和中层C与各测定部位平均偏离程度接近,离散系数外层B最低。因此,在评价园林树木增湿降温生态功能时,提出用外层B或中层C偏向B点处的叶片作为取样部位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6.
β-环柠檬醛(β-cyclocitral)是由微囊藻产生的主要藻源性异味污染物之一。利用稀释涂平板法,从采集到的微囊藻水华水样中分离得到两株降解β-环柠檬醛的菌株DH16和DH18,16S rRNA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分别属于食酸菌属(Acidovorax)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实验室保藏的微囊藻毒素降解菌Novosphingobium sp.THN1对β-环柠檬醛也有降解效果,该菌属于新鞘氨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对三株菌进行以β-环柠檬醛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实验,气相色谱检测分析表明DH18和THN1两株菌具有高效降解β-环柠檬醛的能力,可以作为研究β-环柠檬醛生物降解机理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胸科开胸手术单肺通气定容通气模式下和定压通气模式下PetC0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左侧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成年患者,ASAI~II级,随机分为A组(n=20)采用VCV(容量控制通气)模式通气、B组(n=20)采用PCV(压力控制通气)模式通气。比较两组各时段的PaCO2和PetCO2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除第一时间点,两组同一时间点的PetC02比较及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A组PetC02四个时间点比较及PaCO2四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除PetCO2第三与第四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PetCO2各时间点相比较及PaCO2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定压通气模式下PetCO2与PaCO2在各个时间点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定容通气模式时。无论是定容还是定压通气模式,单肺通气时间越长,其PetCO2与PaCOz的相关系数也越小。结论:1.同双肺通气相比,单肺通气时定压通气模式下PaCO2及PetCO2的改变小于定容通气模式时。2.单肺通气时,定压通气模式下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好于定容通气模式时。3.在这两种通气模式下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与单肺通气的时间成反比。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刺参酸性粘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抗肿瘤作用。本研究观察刺参酸性粘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刺参酸性粘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接种H22小鼠肝癌细胞,建立移植瘤小鼠模型。将5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五组(阴性对照组、氟尿嘧啶组、SJAMP低剂量组、SJAMP中剂量组、SJAMP高剂量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刺参酸性粘多糖,每日一次,连续12天。眼球摘除取血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中性红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CCK-8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果:SJAMP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与5-FU组相比,SJAMP干预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显著提高(P0.05),TNF-α的血清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刺参酸性粘多糖通过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小鼠H22肝癌生长。这为SJAMP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胸科开胸手术单肺通气定容通气模式下和定压通气模式下P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PaCO2(动脉二氧化 碳分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 例择期左侧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成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n=20)采用VCV(容量 控制通气)模式通气、B组(n=20)采用PCV(压力控制通气)模式通气。比较两组各时段的PaCO2和PetCO2的差异及相关性。结 果:经统计学分析,除第一时间点,两组同一时间点的PetCO2比较及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PetCO2四个 时间点比较及PaCO2四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除PetCO2第三与第四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外,余PetCO2各时间点相比较及PaCO2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定压通气模式下PetCO2与 PaCO2在各个时间点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定容通气模式时。无论是定容还是定压通气模式,单肺通气时间越长,其PetCO2与PaCO2 的相关系数也越小。结论:1.同双肺通气相比,单肺通气时定压通气模式下PaCO2及PetCO2的改变小于定容通气模式时。2.单肺 通气时,定压通气模式下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好于定容通气模式时。3.在这两种通气模式下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与单 肺通气的时间成反比。  相似文献   
80.
为明确协同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灌水量和种植密度,选用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22’(S22)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溉水平(不灌水、每次灌水45、60、75 mm)和4个种植密度,其中泰农18选用135×104、270×104、405×104、540×104 株·hm-2,山农22选用90×104、180×104、270×104、360×104株·hm-2,研究了籽粒产量、麦田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水量和密度互作效应的响应。结果表明: 籽粒产量、总耗水量、土壤贮水消耗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受到灌溉水平、种植密度及两者互作效应的显著影响。每次灌水量为45 mm,泰农18种植密度为405×104株·hm-2、山农22种植密度为270×104株·hm-2时,两品种籽粒产量均达到最高,拔节后棵间蒸发量占阶段农田总耗水量的比例最小,1 m以下土壤水消耗比例、水分利用效率高。种植密度与灌溉量合理组合,有利于降低水分无效损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