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81.
冯春华 《生物数学》1997,1(1):62-64
本文研究一个时滞种群模型周期正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2.
三峡库区是集农村和山区为一体的社会-生态系统,研究其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和系统间的耦合转型有利于推动库区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社会-生态系统耦合转型研究框架,采用地形位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以库区腹地草堂溪流域为例,揭示其社会-生态系统转型与否、转型路径的多样性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三峡库区社会-生态系统数量-结构-功能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库区社会-生态系统发生了转型;(2)库区低地形位社会-生态系统表现为由社会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变,中地形位表现为由生态社会型向生态主导、生态经济为辅转变,高地形位则表现为由生态调节型愈加趋向于生态主导型;(3)农户和政府需求变化是驱动社会-生态系统由传统耕地种植系统向新型经果林种植系统转型的根本因素;(4)研究方法证实对山区具有普适性,构建的研究框架较适合刻画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转型路径,在其他地方也能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683.
正盛夏的乡村,最美的风景,莫过于院落内满眼垂挂着的丝瓜和那肆意撒野的丝瓜花了。金黄色的花,在翠绿的瓜秧、丝瓜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绚丽。农家小院里,因为有了一架惹人喜爱的丝瓜,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爱意。丝瓜,又名胜瓜、蛮瓜、菜瓜、天罗絮、布瓜、天丝瓜等,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援藤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唐末传入我国,明代时已普遍栽种。明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有详尽的描述:"丝瓜,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  相似文献   
684.
为了解CO2浓度升高和N肥水平对水稻茎鞘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OTC),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CO2浓度水平:对照T0(背景大气)、T0+120μmol·mol-1(T1)和T0+200μmol·mol-1(T2)。在OTC内采用盆栽方式,设置3个氮(N)肥水平:10 g N·m^-2(N1)、20 g N·m^-2(N2)和30g N·m^-2(N3)。分别于水稻抽穗期、灌浆期(抽穗后20 d)和成熟期对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茎鞘NSC含量以及顶部四张叶片的N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抽穗期叶N含量总体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灌浆期N2和N3水平的叶N含量;CO2浓度升高对抽穗期茎鞘NSC含量和积累量无显著影响,抽穗期置换到高CO2浓度环境使灌浆期茎鞘NSC积累显著增加,置换到低CO2浓度环境使NSC积累显著减少。同一CO2浓度条件下,NSC含量和积累量均为N1>N2>N3,且N1处理均显著高于N3处理,CO2浓度升高和N水平的交互作用对灌浆期茎鞘NSC含量影响显著。水稻产量在不同CO2浓度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但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抽穗期与灌浆期水稻茎鞘NSC含量和积累量与茎鞘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N衰减越慢,灌浆期水稻茎鞘NSC残留比(RNSC)越低;结实率和产量与RNSC呈显著负相关,RNSC越大,茎鞘NSC转移的越少,结实率和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685.
目的:通过对野生豆腐柴种质形态多样性及生物量的研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六份形态差异明显的野生豆腐柴种质资源,测量叶片形态相关指标、测定生物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六份野生种质资源中,叶片面积均与叶片周长、叶片长度显著正相关,而叶片数量与一级枝条直径大小相关性普遍较差。资源5的叶质比最高,比其他5份材料的平均数高出111%,同时,资源5生物量向根系和茎的分配比例低于其它资源。结论:从六份野生豆腐柴种质资源中筛选到一份生物量向叶片分配比例较高的材料,其叶片数量和叶片面积均高于其他材料;叶片长度可作为区分不同豆腐柴种质资源的参数。  相似文献   
686.
为探究草鱼(♀)×赤眼鳟(♂)杂交F_1生长性状形成相关分子机理,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克隆了杂交F_1个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Ⅰ,IGF-Ⅰ)和IGF-Ⅱ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两个基因的组织表达水平,并比较了杂交F_1生长性状大、小两个亚群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显示:IGF-Ⅰ和IGF-Ⅱ的cDNA全长分别为824 bp和1 707 bp。IGF-Ⅰ和IGF-Ⅱ蛋白均具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典型特征,即包括信号肽和B、C、A、D和E5个功能结构域,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IGF-Ⅰ与IGF-Ⅱ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仅为26%。IGF-Ⅰ与IGF-Ⅱ在杂交F_1下丘脑、垂体、肝脏、脾脏、肾脏、头肾、肠、心脏、皮肤、肌肉、性腺和血液中都有表达,且均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高,心脏中最低。同池饲养F_1的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大亚群肝脏、血液和肌肉中IGF-Ⅰ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小亚群对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1),大亚群肝脏中IGF-Ⅱ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小亚群(p0.01),表明IGF-Ⅰ和IGF-Ⅱ的表达水平与杂交F_1的生长性状相关联。实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草鱼(♀)与赤眼鳟(♂)杂交F_1生长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87.
胆石中胆红素钙的FTIR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8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