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9 毫秒
31.
未经休眠处理的体细胞用于异种核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多莉”诞生以来,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体细胞克隆的浪潮,许多体细胞克隆动物,如小鼠、山羊、牛、猪等纷纷问世。围绕体细胞克隆的供体细胞周期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Wilmut等认为体细胞必须经过休眠处理,使细胞停滞在G0/G1期,或者采用以G0/G1期为主的活体细胞作为供体,这是克隆成功的关键,这一方面的报道已有很多。第二是Cibelli等认为不必对细胞作  相似文献   
32.
用于克隆的猕猴耳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其有关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成功地分离培养了猕猴耳皮肤成纤维细胞。对培养细胞进行了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染色体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具有正常的大小、形态、细胞骨架系统和染色体数目,而且随着细胞汇合程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上升,70%-80%和90%-100%两种汇合程度的G0/G1期和S期比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对培养猕猴耳成纤维细胞的有关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有利于给同种和异种体细胞克隆猴研究提供形态良好、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供体细胞,同时也为体细胞转基因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3.
减数分裂的顺利完成是胞质分裂和核分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结果,细胞骨架系统在减数分裂的一系列事件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实验通过孤雌活化诱导小鼠MⅡ期卵减数分裂恢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检测了减数分裂期间的微管、微丝和核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细胞骨架药物处理,以分析微管和微丝在减数分裂事件中的不同作用.结果显示:纺锤体微管为核的定位、分离和运动所必需;纺锤体从与质膜平行旋转至与质膜垂直是极体排放的前提;微丝是控制纺锤体旋转的关键因素;纺锤体旋转完成后微丝随即解聚,不参与极体的最后排出,形成原核后再重新组装.  相似文献   
34.
卵裂球电脉冲融合制作昆明小鼠四倍体胚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作四倍体小鼠胚胎 ,用 4种脉冲电压强度 (6 0 0、 80 0、 10 0 0和 12 0 0V/cm )和 3种脉冲宽度(10、 30和 5 0 μs)组合 ,对 2 -细胞昆明小鼠胚胎做了融合实验。 6 0 0V/cm× 5 0 μs和 12 0 0V/cm× 30 μs两种组合融合率最高 ,分别为 91 6 %和 93 0 % ;而 6 0 0V/cm× 10 μs和 12 0 0V/cm× 5 0 μs时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种组合 ,融合率分别为 5 8 9%和 6 0 2 %。以上结果表明 ,一定的脉冲电压强度是胚胎融合的必要条件 ,而脉冲宽度是影响胚胎融合及其后期发育的关键因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融合后两细胞核的观察暗示 ,细胞核的迁移、靠近和融合是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引起了公众对于微生物气溶胶潜在风险的极大关注,其中人为源微生物气溶胶潜在的健康危害逐步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4类主要人为源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现状,比较了不同人为源微生物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和微生物组成特性,并探究了影响微生物气溶胶特征的主要因素及其存在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场微生物气溶胶平均浓度最高,其次是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医院最低。从微生物组成特性来说,不同人为源微生物气溶胶中微生物组成与其产生源密切相关;同时,其组成也受其所处环境条件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人为源微生物气溶胶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微生物气溶胶控制标准的制定及控制技术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座落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内的国家植物标本馆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植物分类学工作者的一件大喜事,是多年来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宿愿,今天实现了。目前来说,这个标本馆是我国最大的植物标本馆,总建筑面积为11000多平方米。这在世界上来说也是第一流的。标本馆由  相似文献   
37.
固定化酵母连续生产啤酒生物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虞丰  阮玉兰  周晔  仇志琴 《生物磁学》2009,(20):3918-3920
目的: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方法,探讨其在妇科宫颈病变细胞学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2445例,收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细胞学分类采用TBS分类标准诊断,对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2445例受检者中细胞学阳性病例196例,阳性检出率8.02%。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占5.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占1.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0.6%;鳞癌(SCC)占0.1%。阳性病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符合。结论:TCT检查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在妇科宫颈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宫颈癌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旨在研究鸡痘病毒ORF73和ORF214编码蛋白是否具有IL-18结合蛋白的功能,以及ORF73或ORF214基因缺失后对重组病毒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缺失ORF73或ORF214基因并表达H5亚型AIV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LP-△73LRH5A、rFPVLP-△214LRH5A)作为研究对象,以未缺失ORF73或ORF214基因而表达H5亚型AIV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LP-12LSH5A)作为对照,检测重组病毒体外诱导SPF鸡脾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FN情况,同时检测重组病毒免疫SPF鸡后诱导的体液免疫、CD4+/CD8+比值、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H5亚型AIV强毒攻击后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rFPVLP-△73LRH5A和rFPVLP-△214LRH5A体外诱导脾细胞产生的IFN量显著高于rFPVLP-12LSH5A,而免疫10d后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rFPVLP-12LSH5A;3种重组鸡痘病毒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没有明显差异;3种重组病毒在SPF鸡均产生针对H5亚型AIV的HI抗体,免疫14d后rFPVLP-△214LRH5A组诱生的HI抗体水平显著低于rFPVLP-12LSH5A组的抗体,但3组在免疫21d后HPAIV的致死性攻击时,均100%被保护。【结论】鸡痘病毒ORF73和ORF214编码蛋白具有IL-18结合蛋白抑制IFN产生的功能,虽然缺失株和亲本株重组鸡痘病毒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存在一定差异,但在SPF鸡均能诱导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40.
Ⅲ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即IFN-λ,是一种新型干扰素,其家族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也可分别称作IL-29,IL-28α和IL-28β).IFN-λ的功能性受体复合物是由IL-28Rα(又称IFN-λR1或CRF2-12)和IL-10Rβ(又称CRF2-4)链组成的异二聚体,IFN-λ结合到受体上诱导受体异二聚体化,导致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从而发挥与Ⅰ型IFN相似的生物学效应.IFN-λ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抗病毒、抗肿瘤和调节免疫活性等方面.IFN-λ很多生物学活性与临床上应用广泛的 IFN-α/β十分相似,但其受体表达局限,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抗病毒和抗肿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