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RISPR/Cas系统来源于古细菌和细菌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近年来被改造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它能在sgRNA引导下利用Cas9核酸酶对DNA进行定点切割。然而,此系统的缺点在于一对sgRNA具有较高的脱靶率。本实验拟通过改造CRISPR/Cas9相关载体,一方面简化载体构建步骤,另一方面通过设计两对sgRNA1和sgRNA2,提高靶标识别特异性,克服较高脱靶率的问题。实验以拟南芥基因组中U-Box E3家族基因中3个高度同源基因为靶对象,利用改造后的CRISPR/Cas9载体构建拟南芥多基因缺失突变体体系。此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研究拟南芥基因组中的家族基因功能,并克服拟南芥家族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冗余问题。  相似文献   
102.
新疆天山南坡中段种子植物区系垂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维持机制的研究可以有效揭示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本文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标本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天山南坡中段种子植物区系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区域尺度上,科属种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最高值出现在中低海拔1900~2000 m处;不同生活型植物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有所不同,其中,乔木、一年生草本、藤本及寄生植物表现出随海拔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的趋势,灌木、多年生草本及二年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从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来看,世界分布所占的比重沿海拔梯度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温带地理成分所占的比重沿海拔梯度升高呈缓慢上升趋势;古地中海地理成分所占的比重沿海拔梯度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然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热带地理成分所占的比重沿海拔升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东亚地理成分所占的比重沿海拔梯度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然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对该分布格局与当地干旱的气候条件及海拔梯度上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3.
赤霉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加热、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及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的方法,提纯了赤霉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纯酶比活力为2640U/mg蛋白,最大紫外吸收峰为276nm,为Mn-SOD,由二个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为14.5kD。此外还报道了该酶的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104.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大型细胞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报导了用双酶直接酶解法从烟草叶肉细胞中分离原生质体和完整液泡。在最适保存条件下,原生质体和液泡分别在36和12小时后,尚有一半保持活力。液泡内含有大量游离氨基酸,液泡膜ATPase的最适pH为7.0,受Cl-激活,受NO3-抑制。  相似文献   
105.
韩国完全性人工心脏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研制成可供动物实验和有亚临床应用前途的完全性人工心脏。目前用于动物实验的原型机左右径为9cm,上下11cm,前后6.5cm,总容积约600mL,总重量约900g(图1)。可控心输出量可达5-9L/min,用体重70公斤以上的羊进行动物实验已有成功经验,移植后的羊可清醒、站立、行走、取食。虽然控制系统有待进一步改进,移植于羊体内的人工心脏和体外电源及控制系统间尚有电缆连系,全植入式的人工心脏尚未制成。和欧美类似的慢性动物实验尚未进行。但从  相似文献   
106.
107.
本文把Derogenetinae亚科中之一新属及新种作一详细叙述。其主要特徵为(1)有阴茎囊包被貯精囊之上端及攝護腺之全部,(2)腹吸盤在体之中部稍近下方,(3)单块卵黄腺在体之最末端,(4)在无卵蓋之一端具两條细长丝状体。擬名陈氏半尾吸蟲(Chenia cheni)为本亚科中之一新属及新种。  相似文献   
108.
新疆焉耆盆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效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焉耆盆地及其周边近40a(1973—2014)的气候变化趋势检测、LUCC和生物量估算,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机制,研究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山区和平原区降水变化都有明显的突变点,并呈现增加趋势,蒸发量在山区减少,在平原区波动性减少趋势;(2)LUCC分析表明,山区裸地面积减少5.40%,冰川面积减少3.36%,高地植被面积增加8.76%;同时平原区天然绿洲面积增加1.96%,沙漠面积减少1.62%,水域面积减少1.30%,人工绿洲面积增加15.41%,湿地面积增加1.27%;(3)山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区域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中降水变化是决定山区地表植被生存状态和分布的重要因素;(4)人类活动的推动作用和有益气候变化的支撑是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好转的原因,其中人口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焉耆盆地及其周围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明显的时空尺度效应,其反应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9.
鹅喉羚是易危物种之一,利用现代空间分析技术快速准确评价其生境质量具有方法学意义和动物保护实际价值。以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评价区,通过全年不同季节多点野外调查,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鹅喉羚的生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构建了适宜于研究区的基于植被类型和水源地为主要评价因子的鹅喉羚生境适宜性评价指标;2)通过空间数据统计分析认为水源和植被是影响保护区鹅喉羚生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距水源地2000 m以内的胡杨、梭梭、柽柳群落最适合鹅喉羚的生存,距水源2000—5500 m的区域为水源的中度适合区域,距水源5500 m以外植被稀少的地区不适宜鹅喉羚的生存;3)研究区域鹅喉羚生境面积春季为2339 km2,夏季为2880 km2,秋季为2728 km2,冬季为2862 km2,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61.5%、75.6%、71.7%和75.2%;4)目前在保护区内活动的人群主要为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人类活动地区与鹅喉羚生存环境空间上具有重叠性,但人类活动强度尚没有显著影响到鹅喉羚的生存,保护区的存在为鹅喉羚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保护作用;5)由于保护区上中游人类的生产与开发,保护区水资源不断减少,主要表现为地表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这可能成为影响鹅喉羚生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今后需要优化保护区内水资源的配置,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鹅喉羚的干扰,以有利于鹅喉羚的生存繁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