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赤拟谷盗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防治困难.本文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番茄茎叶、芦苇全株、水杉叶、皂荚果实等4种植物材料水提液与两种杀虫剂混用对赤拟谷盗的毒力效应.结果 表明,各提取液与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500倍液以不同比例混配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药液与植物提取液以4:1、1:1体积...  相似文献   
92.
合成生物学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缘于2010年首个人造单细胞生物辛西娅的诞生。这是第一个由人类合成并能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它在给公众带来惊叹和恐慌的同时,也让合成生物学迅速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EAE+小剂量依达拉奉组、EAE+大剂量依达拉奉组(n=18)。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其它组采用自制完全抗原诱导EAE模型。EAE组建模后不做任何处理,EAE+小剂量依达拉奉组、EAE+大剂量依达拉奉组分别在建模后给予依达拉奉4mg/k·d、10mg/k·d。比较各组发病率并行神经功能评分,取脊髓组织行HE染色、iNOS、OP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依达拉奉干预组大鼠较EAE组发病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HE结果显示依达拉奉干预组较EAE组炎症反应减少,损伤程度减轻。依达拉奉组iNOS、OPN表达均明显小于EAE组(P<0.05)。大剂量依达拉奉iNOS、OPN表达均低于小剂量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EAE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炎症反应,降低iNOS和OP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4.
95.
魔芋软腐病菌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分离的魔芋软腐病菌株和其它参试菌株的致病性测定、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性状观察和16S-23S rDNA转录间隔区PCR(ITS-PCR)分析,将测试的33株软腐病菌株主要分为3个组群。第1组群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E.c.c.);第2组群为菊欧文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E.ch.);还有一组未能确定的菌株。利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通用引物BOX和J3进行Rep-PCR特异性扩增,引起软腐病的菌株E.c.c.和E.ch.(ITS-PCR鉴定)种内的Rep-PCR指纹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经聚类分析,在0.1水平上把E.c.c.13株区分为5个类群。  相似文献   
96.
胡昌  新金云 《生命世界》2006,(12):18-19
纵观中国城市发展史,可以发现上海的崛起其实并不早,甚至晚于处于同一地区的苏、杭,那它为什么能在短短百余年的时间,人一跃成为国际著名的大都市呢?所谓“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上海的崛起与发展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97.
目的:用全血质控物(以下简称质控物)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后,对比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一份血标本结果的差异,以及用质控物结合新鲜血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后,对比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同一份血标本结果的差异。方法:美国亚培公司提供的CD-1600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美国库尔特公司提供的COULTER—JT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200例4至6岁健康查体儿童血常规。结果:用质控物检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CD-1600的检测结果:4至6岁儿童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的检测结果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OULTER-JT的检测结果:4至6岁儿童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1600与COULTER-JT比较的检测结果:4至6岁儿童男性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至6岁儿童女性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血小板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间细胞(0.01〉P〉0、05)中性粒细胞(P〈0.01)红细胞(P〈0.01)血红蛋白(0.01〉P〉0.05)红细胞压积(P〈0.01)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用质控物结合新鲜血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质控物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同一份血标本不同仪器检测结果,部分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用质控物结合新鲜血监测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同一份血标本检测结果,其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8.
中国人口分布的自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多样化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性,明晰人口分布格局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于增进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人口密度为指标,采用洛伦兹曲线与空间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人口分布状况,并探讨了自然因素组合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人口分布与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干燥度、净初级生产力、地表粗糙度、距海岸线距离等16个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中国人口分布集聚现象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以高、中、低人口密度为主,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正空间关联特征;人口密度与河网密度、年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净初级生产力、≥5 ℃积温、降水量变异、相对湿度、温暖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相对高差、平均高程、日照时数、地表粗糙度、距海岸线距离呈显著负相关;气候因子(年均温度、温暖指数、降水量变异、净初级生产力)、地形因子(地表粗糙度、相对高差)和水系因子(河网密度)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建议加强对东部高人口密度区的生态环境监控,避免因人口增长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同时,强调对中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育,增强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减缓东部地区高人口密度的生态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99.
为阐明氮(N)沉降条件下我国亚热带典型常绿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臭氧(O3)胁迫响应特征,以1年生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开顶气室(OTC)进行模拟研究。O3处理设大气O3(AA)、大气O3+60 nmol/mol(AA+60)、大气O3+120nmol/mol(AA+120)3个水平;N素以硝酸铵(NH4NO3)溶液形式施加,施N量设0(N0)、30(N30)、60(N60)(kg.hm-.2a-1)3个水平。主要考察了叶片膜质过氧化、光合色素、胞质抗坏血酸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的胁迫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一个生长季(2009年5月15日—2009年9月10日)高浓度O3处理导致试验幼苗叶肉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显著加剧,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N素施加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但未改变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叶片总抗氧化能力在AA+120处理下显著提高,但未受N施加影响。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在N0处理下随O3浓度升高而降低;在N30及N60处理下随O3浓度升高而增高。施N可通过提高叶片抗坏血酸含量来增强香樟对O3升高的适应能力。研究结论可为O3与N复合污染下,我国亚热带地区典型常绿树种的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建立茶树α-tubulin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茶树α-tubulin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将PCR扩增得到的α-tubulin基因克隆到pTG19-T载体上,构建的重组质粒标准品经1/10梯度稀释后,用SYBR GreenⅠ染料法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融解曲线分析。结果:标准曲线Ct值检测范围为14.56~27.09,相关系数为0.991,溶解曲线分析显示产物为特异的单峰,其Tm值为81±0.3℃。结论:建立了茶树α-tu bulin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为以α-tubulin作为茶树内参基因进行功能基因表达差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