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44篇
  1977年   68篇
  1976年   60篇
  1975年   74篇
  1974年   43篇
  1973年   8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142.
143.
温热能影响雄性动物及人类精子的成熟,这是早为人们所知道的事实。如某些食虫类和啮类动物在非生殖季节睾丸缩回腹腔内则不能形成成熟的精子;人类的隐睾证患者睾丸长期  相似文献   
144.
从昆明郊区的红壤中分离到一株产放线酮类物质的菌株S-10。经鉴定与已知的刺孢吸水链霉菌很相似,但有显著区别,定名为刺孢吸水链毒菌昆明变种(Strepfomyces hygrospinosusvar.Kunmingansis n. var.Yan et al.)。  相似文献   
145.
动物与地震     
七月二十八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并波及到天津市、北京市。地震发生后,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对灾区人民极为关怀。中共中央向灾区人民发出了慰问电,派出了慰问团,给正在同严重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广大群众以极大的鼓舞。在任何严  相似文献   
146.
玉米螟是河北省主要粮作害虫。过去在玉米心叶期应用颗粒剂防治已可基本控制为害。近年来一些地区耕作改制后玉米螟的为害又有所回升。我们1974年在永清县对耕作改制后玉米螟的发生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初步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对玉米螟发生期及生活史的系统调查,初步澄清耕作改制后,夏玉米由收麦后平播,改变为麦垄套播,玉米螟第二代卵,主要产在抽雄吐丝期,而麦茬平播夏玉米则心叶期和穗期各半。这点是近年穗期螟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2.通过试验、示范,找出代替有机氯治螟的药剂。如1%、0.5%、0.25%1605颗粒剂效果高于或略低于5%DDT颗粒剂;白僵菌20倍加0.5%1605,或白僵菌20倍加0.1%1605颗粒剂,效果分别高于或稍低于5%DDT颗粒剂。0.1%、0.2%辛硫磷颗粒剂效果高于0.1%六六六颗粒剂。2.5%螟铃畏颗粒剂,效果与5%DDT颗粒剂相仿。 3.通过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我们认为本地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概括为:“越冬防治,处理秸秆,诱杀成虫,压低虫源;田间防治,菌药结合,安全经济,控制为害”。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1973年我们于天祝松山滩毛毛山,海拔二千五百余米的高山草甸草原上捕获三只全身黑色,无一根杂毛的黑旱獭。经外形头骨测量鉴定,除毛色变异外,其它均与喜马拉雅旱獭特征完全一致,应属于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此种旱獭栖居地区的植被与附近同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