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61.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种-面积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睿智  国庆喜 《生态学报》2016,36(13):4091-4098
种-面积关系研究是了解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途径,是群落生态学的基本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种-面积关系影响很大。利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两个10.4 hm2样地和5个1.0 hm2样地的调查数据,采用移动窗口法确定各样地的最小取样面积,避免了巢式取样法及随机样方法的不足。并采用4种种-面积关系模型进行拟合,评价各关系模型的适合度。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面积进行模拟随机取样,探讨取样大小对物种数估计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拟合曲线模型的适用性及曲线外推可靠性问题的存在,采用拟合曲线的方法所估计的最小面积与实际值偏差较大。实际调查得到的各样地最小面积40 m×40 m—45 m×45 m,说明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群落所需的最小面积基本一致,但各样地群落结构的差异却在对取样数量的要求上体现出来。其中丰林与大亮子河样地物种数分布相对均匀,所需最小样方数量较少;而方正与胜山样地物种数分布异质性较大,差异的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2.
为了探讨铜离子胁迫对中国树花共生藻细胞毒害作用的机制及细胞死亡的原因,通过徒手切片,采用两种TUNEL检测法(Promega和Roche试剂盒)对2mmol/L和4mmol/L Cu~(2+)胁迫24h的中国树花地衣体共生藻细胞凋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伊文思蓝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中国树花共生藻细胞活力在2和4mmol/L Cu~(2+)胁迫下显著降低,其细胞的死亡率随着Cu~(2+)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2)在2和4mmol/L Cu~(2+)胁迫条件下,中国树花共生藻细胞的TUNEL阳性细胞率在Promega试剂盒中检测结果分别为50.30%和31.21%,而在Roche试剂盒中共生藻细胞TUNEL阳性标记核分别为53.17%和36.88%,两种TUNEL检测法结果类似。(3)与伊文思蓝染色法检测的Cu~(2+)胁迫中国树花共生藻细胞活力相比,发现较低浓度的Cu~(2+)(2mmol/L)胁迫对地衣共生藻细胞的毒害作用可诱导启动细胞凋亡程序,而较高浓度的Cu~(2+)(4mmol/L)胁迫对地衣共生藻产生较严重的毒害则导致大部分细胞的坏死,只有极少数细胞出现细胞凋亡。(4)两种试剂盒均可用于较低浓度Cu~(2+)胁迫引起的地衣体共生藻细胞凋亡的检测;直接将徒手切片材料用于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中也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避免了制备石蜡切片的繁琐步骤,缩短实验时间,简化了实验流程。  相似文献   
163.
新疆野苹果种群年龄结构特征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额敏县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种群采用典型抽样法中的样方法进行了群落物种分布与结构调查,并以空间(胸径,DBH)代替时间(树龄),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分析了新疆野苹果种群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塔城地区新疆野苹果种群的中树(20DBH≤30cm)个体数较稳定,幼树(DBH≤15cm)个体数较多但不稳定,大树(30DBH≤40cm)及老树(DBH40cm)由于生理衰老、环境因素及种间竞争的影响,个体数明显下降。(2)新疆野苹果种群存活曲线呈现Deevey-Ⅰ型。动态表现为前、中期缓慢增长而且较稳定,后期衰退。(3)在未来10年、20年和30年中,2个种群均呈现幼龄个体减少而老龄个体增加的态势,老化趋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4.
为研究尿素在变性、复性过程中对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recombinanthuman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 ,rhALR)的修饰作用及被修饰后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MALDI TOF MS)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及以胰蛋白酶酶解后的蛋白质各肽段的分子量 ,验证蛋白质是否被修饰 ,以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检测被修饰后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结果包涵体用尿素变性、复性 ,再经纯化获得的rhALR分子量为 30780 ,比理论分子量 30 0 98增加 6 82 ,且含有赖氨酸残基的酶解肽段分子量增加 4 3。采用盐酸胍变性、复性 ,再经纯化获得的rhALR分子量为 30 0 87,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含赖氨酸残基的酶解肽段分子量亦正常。说明尿素可对rhALR蛋白肽链上的赖氨酸残基修饰。活性实验表明虽然尿素分解释放的氰酸盐在变性复性过程中能与蛋白质肽链上赖氨酸的ε氨基结合 ,造成rhALR蛋白质分子量增加 ,但被修饰的rhALR仍能提高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小鼠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5.
对710名(男328人,女382人)新疆蒙古族进行了糖精和乙酰水杨酸尝味能力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蒙古人群中的糖精味盲率为4.648%,没有尝味能力的隐性基因频率为0.2156,具有尝味能力的显性基因频率为0.7844,平均尝味阈值为8.009 ±1.34(0.108mol/L)。乙酰水杨酸的尝味阈值分布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双峰一谷分布,表明该性状是单基因决定的性状,谷底7号液(3.00X10-4mol/L)是味盲的界限,味盲的峰值在1号液(1.7X10-2mol/L),尝味者的峰值在11号液(1.25X10-5mol/L),味盲率为90.282%,。经x2检验,男、女性的味盲率元显著差异(P>0.90),表明决定乙酰水杨酸尝味能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对该基因的显隐性等特点尚需通过家系分析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66.
蜜蜂是人类十分熟悉的资源昆虫 ,人类饲养蜜蜂已有 40 0 0多年的历史。蜜蜂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蜂蜜、花粉、蜂王浆 ,以及蜂胶、蜂蜡等原料 ,甚至连它们的毒液也能对一些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作为重要的传粉昆虫 ,蜜蜂对人类的贡献更是大的难以估量。目前 ,人们普遍饲养的种  相似文献   
167.
运用土地利用/覆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并结合生态与经济协调度,定量分析焉耆盆地1985、1990、1996、2000、2005和2011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对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1985-2011年,焉耆盆地的湿地、水域、建设用地、耕地和沙地面积均增加;而草地、盐碱地和林地面积均减少;焉耆盆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水域和耕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率最大,草地和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呈明显下降.研究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处于低度冲突和低度协调水平的状态,对区域水土资源实行合理与有效的利用是实现焉耆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8.
【目的】从半夏根际土壤筛选对半夏块茎腐烂病致病菌有拮抗活性的细菌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拮抗菌,然后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从半夏根际土壤共分离到228株细菌,其中菌株GZDF2、GZDF3、GZDF4对病原细菌及病原真菌均有拮抗活性,抑菌圈大小达23 mm,并且抑菌谱广。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菌株GZDF2、GZDF3、GZDF4鉴定为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进一步采用gyr B和rpo B基因对3株短短芽胞杆菌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GZDF3菌株与其他2株短短芽胞杆菌存在遗传差异。【结论】半夏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3株短短芽胞杆菌抑菌活性强、抑菌谱广,具有开发成生防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9.
通过利用精确数量的α粒子定点定量照射人与中国仓鼠杂交AL细胞的核或质,显示出细胞质受照射引起的细胞致死率非常小,如4个α粒子的致死率约10%,即使受32个粒子照射,仍有70%以上的细胞存活形成克隆;而在相同的照射剂量下,核受照射的存活率分别是35%和小于1%.诱变试验发现尽管在相同照射剂量下,照射细胞核比照射细胞质在CD59基因位点可多诱发3~4倍的突变子,但在90%相同存活率的情况下,照射细胞质比照射细胞核多诱发3.3倍的突变子.此外,突变子的WT,CAT,APO-A1,PTHRAS等基因缺失率PCR分析显示,细胞质受照射很少引起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其突变谱类似于自发突变谱,而细胞核受照射的基因缺失率随照射粒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0.
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的发生现状、趋势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绿洲是其农林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由于特殊的地理生态和区位优势,新疆成为我国遭受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研究表明,近66年来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多达95种。近些年,生物入侵呈现间隔期越来越短、突发性疫情频率越来越高的特点;特别是自1990年以来,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呈暴发式增长态势,这一时期传入该地区的农林外来入侵生物有75种,占农林外来入侵生物总量的78.95%,新入侵生物种类年平均2.88种。农林外来生物入侵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新疆农业和林业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新疆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地理生态特点和区位优势进行分析,结合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发生现状、趋势及其研究进展,提出新疆乃至我国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未来农林外来生物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以期为有效遏制农林外来生物入侵和危害,以及保障新疆乃至全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