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7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46篇
  1977年   79篇
  1976年   64篇
  1975年   77篇
  1974年   47篇
  1973年   8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链霉菌AS 4.1006是从我国西南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来的拮抗菌,它对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此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经鉴定命名为结链霉菌AS4.1006(Streptomyces nodosus AS 4.1006)。此菌株产生两种抗菌素,其中主要成分,经提纯精制并测定其理化性质,证实此抗菌素是两性霍素B.  相似文献   
32.
双斑萤叶甲研究简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几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坝下几县,普遍发生一种甲虫,主要以成虫为害玉米花丝、高梁、谷子花药,影响作物授粉。它还咬食上述作物刚灌浆的嫩粒,造成籽粒破碎。同时为害豆类、马铃薯、蔬菜、白麻及向日葵等多种作物。据阳原县统计,1976年发生面积达8万多亩。据群众反映,此虫发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年不为害庄稼,自1964年发现为害谷子,故称为“谷罗子”,它的发生程度与8月份降水量有密切关系,降水量愈少,发生程度愈重。在同一地区,旱坡地一般重于水浇地和盐碱地。 此虫经过鉴定为双斑萤叶甲,学名是 Mono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叶甲科(Chrysomelidae)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 双斑萤叶甲在我国分布极广,现已知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北、山西、陕西、江苏、  相似文献   
33.
红曲霉的葡萄糖淀粉酶具有多形性。经聚丙烯酰胺盘状凝胶电泳可分离为几个距离很近的带,暂定为带1、2、3、4和5。酶制剂浸出液经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脱盐和DEAE一纤维紊柱层析,初步得到两个冼脱部分。部分I以带4为主,部分II以带3为主。两部分均提纯约2-5倍,收率合计27%a将部分I或II用硫酸铵沉淀出酶蛋白,再用逐步降低浓度的硫酸铵溶液在0℃抽提,然后在7屯放置数周,在盐饱和度为56、54、52%的抽提液中均出现结晶,结晶为针状,井聚成麦捆状、放射状或球状晶簇。长径可达50一100微米。  相似文献   
34.
35.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和改造自然界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我国古代科学文化。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36.
刺槐尺蠖是陕西省眉县地区刺槐林的主要害虫。经初步调查,其寄主植物包括林木、农作物和果树等34种,其中刺槐、苹果和梨受害最重。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结茧蛹在土中过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羽化,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盛期,末期于4月中旬。成虫雌雄异型。雄蛾有翅善飞,有趋光性。雌蛾无翅,仅能缓慢爬行。雌蛾一般羽化、交尾和产卵一日内完成。卵多产于一年生枝梢端部阴面,卵粒排列成行,数行或数十行成一卵块,卵块平均有卵462粒。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随风飘荡扩散的习性。幼虫为害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下树。 根据此虫生物学特性,以地面喷、撒六六六粉消灭成虫效果最好,幼虫幼龄阶段实行树上喷六六六粉也是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7.
我站于1963年曾报道,新疆有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urg)]分布,但小地老虎在新疆的发生情况,尚未见有其他资料。我国各地小地老虎几乎都以春季发生量最大,为害也最重,其他各代数量很少,而我区小地老虎成虫仅见于秋季,春季从未发现过,这一特殊现象,对于研究小地老虎的迁飞、越冬、越夏、防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特将我站在墨玉城郊对小地老  相似文献   
38.
马尾松毛虫性引诱外激素活性组分的柱层析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低温沉淀,去除马尾松毛虫性外激素粗提油的非活性杂质,将所得的活性上清油分别用葡聚糖凝胶柱和硅胶柱进行柱层析。用触角电位(EAG)技术和林间生物测定方法鉴定柱层析馏份的活性,同时对这些馏份进行了硅胶薄层层析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性外激素系统可能是多组分的,最少包括两种成份,其一极性较强,另一则较弱。前者可能具有醇的功能团,因为粗提油皂化后,无论是EAG检测或是林间生物测定都证明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