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通过基因重组等技术构建重组海参溶菌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并对此基因工程菌进行生长曲线的测定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海参溶菌酶基因特异引物在400 bp处扩增出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的海参溶菌酶基因大小一致;重组表达质粒pHT43-SjLys经双酶切验证得8 000 bp和400 bp左右的片段;重组海参溶菌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与原始菌株WB600相比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外源基因的插入对菌体的生理代谢未造成太大影响;在无选择压力的条件下,重组质粒的稳定性良好,连续传5次后的遗传稳定性为94%,并且提取质粒和双酶切验证后发现工程菌没有发现重排或丢失现象。表明重组海参溶菌酶基因工程菌pHT43-SjLys/WB600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52.
植物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s),属于蛋白激酶家族,参与植物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DPK2基因转化紫花苜蓿,对提高紫花苜蓿的耐逆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敖汉"苜蓿下胚轴的再生系统为基础,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SWPA2驱动的AtNDPK2基因转入紫花苜蓿下胚轴,获得抗性植株。通过PCR初步检测证明该基因已经整合到"敖汉"苜蓿的基因组,阳性植株转化率为23.3%。不同浓度NaCl胁迫测定转基因植株的SOD、POD活性及质膜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结果发现在0.4%~1.0%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SOD、PO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显著的低于对照,进一步说明AtNDPK2基因的转入增强了"敖汉"苜蓿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3.
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依托,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20-2021年在河北省内普查收集的136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高粱地方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15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0844~1.9926之间,变异系数在4.69%~68.00%之间,千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穗形的变异系数最大;株高与穗部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136份高粱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3个类群无明显地域聚类特点。第Ⅰ类群在穗部性状方面表现最好,可进行工艺用高粱资源选育;第Ⅱ类群株高较低,可筛选矮秆高粱资源进行种质创新;第Ⅲ类群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最好,可作为粒用高粱育种材料加以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0.182%,株高、穗部与籽粒性状是高粱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136份高粱的综合得分范围在0.107~1.147之间,以综合得分排序,筛选出肃宁高粱、长穗高粱、笤帚高粱、落黍等排名前10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新征集的河北省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祛斑霜、祛斑汤对实验小鼠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祛斑霜、祛斑汤对实验小鼠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单纯皮肤给予祛斑霜,小鼠血清中Zn、Fe、Cu无明显变化;而配合内服祛斑汤时,小鼠血清中Zn含量显著降低,并与服药剂量有关;而Fe,Cu无明显变化。初步提示,祛斑霜,祛斑汤合并使用,能降低机体内微量元素Zn的含量。  相似文献   
55.
DNA合成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共性支撑技术和合成生物学的关键使能技术。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工业生物技术持续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更加便捷、经济、安全的DNA来源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大规模DNA合成需求。工业化DNA合成在通量、成本、速度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有力推动了工业生物技术研发效率的提升和研发成本的下降。但是现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使用大量有机试剂、资源浪费等问题。随着DNA合成规模的持续快速提升,有毒化学品危害、成本负担、环境负担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对工业生物技术中DNA合成需求、合成策略以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6.
小檗碱桥酶(BBE,EC1. 5. 3. 9)是小檗碱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通过PCR扩增,克隆了橡胶树中HbBBE1基因。HbBBE1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光、赤霉素、水杨酸、机械伤害、真菌诱导子、防御和应激反应元件。通过预测发现,HbBBE1蛋白质含有一个信号肽、一个跨膜区域、FAD结合结构域和特异性BBE结构域,它与木薯中的具有相同残基的BBE蛋白质具有80. 1%的相似性。分析HbBBE1基因在橡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其在乳胶中的表达量最高。白粉病侵染、干旱、高强度光照、过氧化氢、未割胶树割胶处理和机械伤害处理都能显着上调HbBBE1的表达。此外,外源激素赤霉酸、水杨酸、乙烯利、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处理也均可显著诱导HbBBE1的表达。在这些处理中,HbBBE1被赤霉酸刺激后表达量迅速升高,且在0. 5 h达到最大值(6. 3倍)。在脱落酸、乙烯利和过氧化氢等处理下,HbBBE1的表达显著;与未处理的对照相比,其表达倍数达数十倍。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HbBBE1在响应橡胶树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57.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形态学课程,实验课教学占该课程总学时的50%左右。改进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的教学形式与效果,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为学习后续医学课程提供有效帮助。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医学生以后更高效地投入到医学的学习与实践中,并且丰富了以后从事的临床工作经验。本文就实验教学方面,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进行探讨,旨在总结经验,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课堂理解能力,丰富其知识存储,以便学生可以胜任以后从事的工作。  相似文献   
58.
目的在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TA)作用的炎症环境下,研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在破骨细胞中的作用,从而为根尖周炎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PCR检测粪肠球菌LTA刺激破骨细胞后BTK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以浓度300ng/mL的人重组蛋白BTK(recombinant human BTK,rhBTK)刺激破骨细胞,用CCK8法检测破骨细胞增殖和RT-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标志因子TRAP基因水平表达情况。结果破骨前体细胞5d诱导成功。PCR结果发现粪肠球菌LTA刺激后BTK和TRAP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免疫荧光可见LTA刺激后BTK在破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300ng/mL rhBTK组可以促进破骨细胞增殖;PCR结果显示,加入rhBTK后,破骨细胞分化标志因子TRAP的mRNA水平升高。结论在粪肠球菌LTA作用的炎症环境下,BTK表达升高;增高BTK后,可以促进破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研究发现BTK参与了破骨细胞的炎症反应进程。  相似文献   
59.
目的检测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TA)对NLRP3炎性体的活化机制。方法粪肠球菌LTA及NF-κB抑制剂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上,运用Western blot及ELISA法检测NLRP3炎性体相关因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检验LTA对NLRP3的活化是否借助NF-κB信号通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κB的核转位。结果LTA可直接活化RAW264.7细胞的NLRP3炎性体。LTA作用于细胞后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κB抑制剂可有效抑制NF-κB P65的核转位,而一旦NF-κB信号通路被抑制,NLRP3炎性体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 LTA能直接激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NLRP3炎性体的表达,NF-κB信号通路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60.
El区缺失的腺病毒载体插入人γ-干扰素cDNA序列.与pJM17质粒通过磷酸钙沉淀法共转染293细胞.经同源重组.共获得6个病毒噬斑。经PCR共扩增检测.证实这6个噬斑均为带有人γ-干扰素cDNA的重组腺病毒;受其感染的293细胞的上清中,都能洲到γ-干扰素的活性,且这种活性可被一定稀释度的兔抗人γ-干扰素多克隆抗体所中和。其中的1号重组病毒纯化后,接不同的M()I(Multiple of infection)值感染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不能在其中增殖的B16F10细胞,未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lhic effect,CPE).而上清中的γ-干扰素活性却随M()I值增大而升高,这证实构建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是能表达井分泌人γ-干扰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