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生活在人类肠道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群落。肠道微生物可为宿主提供营养和能量,并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可引起性激素水平变化,进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疾病发生。本文就肠道微生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癌、卵巢癌等性激素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旨在为人类疾病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ATP7B基因缺陷(Wilson's disease,WD)小鼠肝脏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自噬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方式,探讨铜累积诱导肝内自噬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对4周龄和12周龄WD小鼠肝组织进行铜含量检测和转录组测序,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自噬相关差异基因做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采用GeneMANIA数据库构建自噬相关差异蛋白的互作网络(PPI)并进行功能注释分析,抑制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对自噬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WD小鼠肝铜含量显著升高,铜累积导致基因表达模式改变;基于GO数据库统计自噬相关差异基因数目,4周龄和12周龄分别有8个、51个,基于KEGG数据库统计,4周龄和12周龄分别有5个、19个;筛选Ulk1Ddit4Plk3等9个基因进行qRT-PCR,定量结果与测序结果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其编码的蛋白质通过共表达、共定位等方式互相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铜累积导致Ulk1、Plk3、Park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和细胞自噬发生,抑制Ulk1、Plk3、Park2的蛋白质表达可显著下调细胞自噬水平。结论:WD不同阶段的铜累积可调节肝脏多个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其编码的自噬相关蛋白的互相作用共同诱导肝脏自噬活化以缓解肝损伤。  相似文献   
23.
物种分布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各个领域。该文以肯尼亚茜草科河骨木属(Afrocanthium )为例,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植物在当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并将这些分布图利用于正在编写的《肯尼亚植物志》中。结果显示,基于足够的原始标本记录,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出每种植物的潜在分布区域。相比传统和新一代植物志仅提供标本信息点或是粗略分布图,《肯尼亚植物志》预采用的潜在分布图,将为志书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实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4.
目的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检测隐球菌不同菌株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方法本研究应用商品化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b END.3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应用于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机制研究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模型,以非致病性的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比较新生隐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及基因缺陷株穿越体外血脑屏障能力的差异。结果跨膜电阻值(TEER)检测提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穿越血脑屏障效率最低,新生隐球菌血清A型标准株H99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最强,血清D型标准株JEC21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显著低于H99。较之H99,黑色素酶缺陷株lac1裣穿越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尿素酶缺陷株ure1裣效率显著下降(P<0.05),约为标准株H99通过率的59.9%;荚膜缺陷株cap59裣突破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效率最低,约为标准株H99的18%(P<0.001)。结论隐球菌中枢系统感染体外模型成功构建。新生隐球菌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与其血清型以及荚膜、尿素酶等毒力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2013年6月19日,美国汤森路透发布了最新的2012年期刊影响因子;2013年SCI共收录昆虫学期刊90种;其中核心或内圈期刊41种,扩展或外圈期刊49种,数量及期刊均与去年相同. 2012年各昆虫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见表1;表1中各刊的名字按字母顺序排列,3种近年新加入的期刊尚未有影响因子,但以前有影响因子的《昆虫学信息》今年的影响因子则没有统计.  相似文献   
26.
番茄AT-hook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T-hook蛋白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器官构建及逆境胁迫和激素信号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番茄基因组范围内,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番茄AT-hook基因家族的成员、分布、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番茄AT-hook家族包含32个成员,分为3种类型,其中类型Ⅰ含有13个成员;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番茄AT-hook基因成员与拟南芥家族基因具有相似分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番茄32个基因开展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T-hook基因具有表达差异,主要在根和花中表达较高。氧化胁迫分析结果表明,32个基因受ABA、SA、盐、高温和低温诱导表达,其中部分基因显著上调或下调表达,很可能参与了番茄逆境胁迫条件下的防御应答反应。本研究结果将为番茄AT-hook家族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解析番茄AT-hook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Eukaryotic translation factor 3,eIF3)是由多个亚单位组成的复合因子,其中eIF3a是其最大的亚单位。很多研究表明在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eIF3都参与了m RNA翻译起始,并对蛋白质的合成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eIF3a通过调控一系列与肿瘤的生成、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等过程相关的m RNA的翻译从而在肿瘤的发生、演进和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研究发现eIF3a对RAF-MEK-ERK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eIF3a对蛋白质翻译的调节及其对RAF-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使其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着重围绕eIF3a在肿瘤发生、演进和干预中的作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肝切除手术治疗肝包虫病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包虫病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51,行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和B组(n=52,行肝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死亡及原位复发情况。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7 d谷丙转氨酶、胆红素以及谷草转氨酶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7 d白蛋白降低,但B组高于A组(P0.05);与术后3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d谷丙转氨酶、胆红素以及谷草转氨酶均降低,白蛋白升高(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69%(4/52),低于A组的23.52%(12/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原位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手术治疗肝包虫病患者安全有效,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且术后复发率较低,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9.
细辛醚和β-细辛醚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研究发现,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除具有抗肿瘤、杀虫抑菌、止咳平喘、保护神经元、抗癫痫、抗抑郁等作用外,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本文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保护心肌和血管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改善血管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挖掘上述成分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探索相关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报道了产自中国云南喀斯特地区的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博格纳蜘蛛抱蛋(Aspidistra bogneri H.-J. Tillich)。该种以前报道仅产于越南宁平省菊芳国家公园(Ninh Binh,Cuc Phuong National Park),本次是中国首次记录。对该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