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3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眼睛,真奇怪,真奇怪。这是一首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的童谣,一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两只小老虎活泼可爱的形象便跃入我们脑中。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虎却不是这样温顺的,人们对它既喜爱尊崇又避之不及,原因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究seldinger技术经相应改良后能否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犬股动脉的动脉鞘管置入.方法:30只犬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n=15)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进行右侧股动脉鞘置入,对照组(n=15)采用股动脉切开法行动脉鞘置管,比较两组右股动脉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出血量和血肿发生率.结果:右股动脉穿刺成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试验组100% vs 对照组93.3%),置管时间和出血量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97 1.06 分钟vs7.30 2.35分钟,7.47 4.89ml vs 20.13.9ml),试验组两例发生小血肿,对照组无血肿发生.结论:改良seldinger技术可安全简便地应用于犬股动脉鞘的置入.  相似文献   
93.
人类疱疹病毒8型K1和K15是HHV-8基因组所特有的基因,K1和K15基因结构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疾病的致病机制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近年来有关K1和K15基因致病机制的研究较多,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文献将时K1和K15基因致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4.
目的:检测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在四种非Kaposi肉瘤皮损组织中的感染情况,以初步探讨HHV-8与皮肤鳞状细胞癌、蕈样肉芽肿、Castleman病和化脓性肉芽肿相关性研究.方法:使用酚-氯仿-异戊醇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病理科从2004年到2009年收集的30例鳞状细胞癌、20例Castleman病(其中5例为多中性Castleman病)、13例蕈样肉芽肿、20例化脓性肉芽肿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HV-8DNA抽提;然后使用巢式PCR方法对抽提的DNA进行ORF26基因片段的扩增,扩增产物在1.5%的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并在凝胶成像系统下观察电泳结果,从而确定ORF26基因阳性标本:然后计算HHV-8在各种标本中的阳性率.结果: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组织有5份为阳性(16.7%).13例蕈样肉芽肿石蜡组织有1例为阳性(7.7%),20例化脓性肉芽肿和20例Castleman病石蜡组织中均未检出HHV-8.结论:①HHV-8可能是新疆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原因之一.②HHV-8与蕈样肉芽肿的发病可能不具有相关性,HHV-8可能是MF发生后偶发的一种附带感染.(③Castleman 病和化脓性肉芽肿的发病可能均与HHV-8无关.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nm23-H1转染对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人肝癌H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质粒转染把nm23-H1导入人肝癌7721细胞,建立了nm23-H1过表达稳转细胞株。首先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再通过流式细胞术和丫啶橙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bcl-2、PKB、PKB-Ser473、PKB-Thr308和p53的表达情况。研究发现,nm23-H1转染对人肝癌7721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但nm23-H1转染能明显促进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细胞凋亡,nm23-H1转染细胞凋亡率为18.2%,而对照细胞凋亡率仅为1.0%;nm23-H1和对照细胞的过量表达对bcl-2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PKB的Ser473和Thr308位的磷酸化显著下调,抑癌基因p53的表达量上调。研究结果表明,nm23-H1的过量表达增加了人肝癌细胞对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因此推测nm23-H1可作为肝癌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96.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作了人胰岛素原转基因牛。在CMV启动子指导下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连接的新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组成了双重标记基因的筛选系统,用于转基因细胞的富集以及细胞和植入前胚胎的筛选。转基因通过电穿孔的方法(900V/cm,5ms)转入体外培养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基因转染细胞在添加G418 (800μg/mL)的培养基中培养10天以富集转基因细胞。选择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经体外培养至囊胚阶段,选择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囊胚进行胚胎移植。为比较基因转染以及供体细胞所处周期对转基因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用作核移植供体的转基因细胞或非转基因细胞先饥饿培养2—4天(0.5 ?S) ,然后恢复培养(10?S) 10 h使细胞同步化于G1期,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进行核移植。结果表明,转基因细胞作为核供体得到的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囊胚发育率低于以非转基因细胞为核供体的对照组(23.2% VS 35.2 %,P<0.05) ;转基因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与否对其克隆胚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影响(23.2% VS 18.9 %,P>0.05)。胚胎移植后2个月直肠检查发现7头受体牛(每头移植2—4枚胚胎)中有一头妊娠,并最终发育足月产下一头小牛。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和DNA测序分析表明其为转人胰岛素原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牛。  相似文献   
97.
鸟类羽色多态现象:概念及其进化制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态现象对了解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进化有着重要意义,鸟类羽色多态现象的进化机制,是多态现象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鸟类羽色多态现象的进化机制假说主要有分化选择假说、异类选择假说和非随机性交配假说等.本文对鸟类羽色多态现象的概念和以上进化机制假说进行了综述,并针对鸟类羽色多态现象进化机制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及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8.
随着PCR技术的发展以及大量DNA序列的累积,昆虫分子系统学近年来快速发展。线粒体DNA(mtDNA)序列相对于核内DNA序列进化速率较快,常被用于昆虫的系统发育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利用各种线粒体DNA序列来研究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系统发育的研究概况。总结发现,COⅠ、COⅡ、12S rDNA、16S rDNA、Cytb、ND1、ND2和ND5等线粒体区段被用于半翅目异翅亚目系统发育的研究,其中以COI、COⅡ、16S rDNA和Cytb应用最广泛,但目前尚缺乏不同分子标记间的联合分析。进一步的研究最好在选定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的分类阶元(如科间、亚科间、科内属间、种间或种内)后,集中测定线粒体某几个区段的DNA序列,然后进行单一分析和联合分析,并与传统形态学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可望全面分析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99.
滑背霜扁蝽属Lissonotocoris Usinger & Matsuda 1959年根据采自越南的1头雌虫建立的。此前中国尚未有此属的报道。我们研究海南的扁蝽标本时,发现此种的雄虫。本文对该属、种进行重新描述。该属主要特征为:体小,长卵圆形。全翅。棕黑色,霜粉被白色。除前胸背板后叶光滑外,体被颗粒。头前叶短钝;颊未达前叶端部;触角短粗。前胸背板前叶深凹,后叶光滑。前翅膜片完整,无翅脉。  相似文献   
100.
四川康定县瓦斯河龙洞水电站浮游动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对龙洞水电站工程及影响河段的折多河、雅拉河、龙洞(闸址)、菜园子沟和宋家沟5个断面的浮游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区系由3门、4纲、9目、13科、19属、31种组成。其中原生动物有2纲、5目、6科、10属、23种,占总种数的74.2%;轮虫动物1纲、2目、4科、5属、5种,占总种数的16.13%;节肢动物1纲、2目、3科、3属、3种,占总种数的9.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