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7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闪光诱导瞬间二向色性方法测量了蔗糖和甘油对菌紫质(BR)分子在脂质泡中的旋转扩散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质囊泡本身在悬浮液中的运动并不会影响BR分子在膜中的旋转运动的测量。蔗糖和甘油对BR旋转运动的影响在相变温度以上和相变温度以下是不同的,相变温度以下的主要作用是相分离,使运动减慢,相变温度以上的作用可能是脂的分散,使运动加快。  相似文献   
92.
实验用猫,在氯醛糖麻醉、三碘季铵酚制动下,用方波电脉冲刺激隐神经,配合极化电流阻断技术分别引起隐神经A和C类纤维兴奋,在对侧大脑皮层SI区SII区记录平均诱发电位(分别简称为A-SIEP、A-SIIEP、C-SIEP、C-SIIEP)。用双级同心圆电极刺激尾核头部不同部位。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刺激同侧尾核头部内侧浅表部位,才对C-SIEP,C-SIIEP,A-SIIEP有抑制作用,提示尾核头部对大脑  相似文献   
93.
催产素在脊髓水平对电针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玻璃微电极胞外记录和脊髓表面给药的方法观察了催产素(OT)、抗催产素血清(AOTS)以及电针穴位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性诱发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穴位或脊髓表面施加OT可部分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诱发放电;在电针的基础上施加OT则明显加强电针的抑制效应;相反,用AOTS预处理后,电针的抑制作用放取消。提示OT在脊髓水平参与了对痛觉信息的调制,并与一定频率的针刺镇痛有关。  相似文献   
94.
95.
D-(-)-苯甘氨酸是半合成抗菌素氨苄青霉素及先锋四号的重要侧链,制造工艺有化学法和酶法。酶法制造工艺是八十年代新工艺,具有工艺简便、收率较高、生产周期短、原材料成本低等特点。为了探讨D-(-)-苯甘氨酸酶法制造工艺的可行性,通过筛选获得了D-乙内酰脲水解酶产生菌B—BM—17,并进行了发酵、转化、水解等一系列的制造工艺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结果。以D。L-苯海因为原料,B—BM—17菌体转化成氨基甲酰-D-苯甘氨酸,再经亚硝酸水解制备D-(-)苯甘氨酸,30克投料规模,连批平均收率为69.1%(以苯甲醛计其收率为62.23%)。周期为24小时(发酵15小时转化5小时水解1小时)。以上述收率计算制备每公斤D-(-)苯甘氨酸的原材料成本不超过30元。  相似文献   
96.
生物工学技术已经成为有充分价值的世界性商品,有几家公司目前正在注意出售这些技术,特别是向日本和远东出售这些技术。虽然美国的计算机和半导体工业界已经发现,把技术转让给日本,虽能在短期内获得财政上的好处,但却损害其长期利益,然而美国生物工学界对这种情况很少关心。  相似文献   
97.
本文报道了美口菌属 Calostoma Desv.的两个新种:云南美口菌 Calostoma yunnanensisL.J.Li et Liu sp.nov.和彭氏美口菌 Calostoma pengii Liu et Y.H.Liu sp.nov.  相似文献   
98.
节杆菌9—2在一定浓度的氯化钻存在下转化16β一甲基一5a一△9(11)一孕甾烯-3β,17a,21-三羟基一20一酮21-醋酸酯(I)为16β-甲基-A1.4,9(11)-孕甾三烯-17a,21一二羟基-3,20-二酮(n)。转化的最适条件为氯化钴浓度0.08%;乙醇2一4%;pH 7—8;温度28—30℃。在此条件下,产物(II)的收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99.
红铃虫性诱剂开口纤维剂型及其在棉田中的竞争引诱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ummel等1973年鉴定了红铃虫的性外激素是顺,顺-和顺,反-7,11-十六碳二烯-1-醇醋酸酯的复合物,并命名为“红铃虫性诱剂”(简称“Gossyplure”)。Biel等1974年用触角电图和大田诱捕试验,证明当两种异构体的配比为1∶1时效果最好。为延长性诱剂在大田中的有效期,研究工作者曾设计了多种释放器和可控缓释剂型。Shorey等1976年用铝圆筒包上尼龙纱作为释放器,红铃虫性诱剂的释放量为每晚5毫克/公顷,全年用量为9克/公顷。Gaston等1977年用内径0.22毫米、外径0.45毫米、长104毫米,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塑料空心纤维,绕成直径22毫米的环作释放器,每次用量6.6克/公顷,全年用33克/公顷。Boncss等1977和1978年用聚乙烯盖作释放器,每次用量5克/公顷,胶囊剂  相似文献   
100.
1.中国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中至少含有两种以上的舒缓激肽增强肽,对其中之一的组分进行了分离提纯,经鉴定为11肽,N 端为环谷,其氨基酸组成与日本蝮蛇(Agkistrodon halys bromhoffii)蛇毒中舒缓激肽增强肽的组分A 极相似,仅多一个脯氨酸。2.豚鼠回肠纵行肌中含有能使舒缓激肽降解的各种激肽酶,经鉴定其中包括有氨肽酶,激肽酶Ⅰ及其他肽酶,但不具有激肽酶Ⅱ的活力,它们都属于含金属的外切酶,经邻二氮菲处理后活力不可逆地丧失。3.豚鼠回肠纵行肌经邻二氮菲处理后,其所含的激肽酶活力虽丧失,但对舒缓激肽增强肽的效应却仍保留,这说明在体外舒缓激肽增强肽的效应与激肽酶的活力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