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41.
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动态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2a的分解过程中,各凋落物元素的年均释放率为C 27.91%~44.06%,N 30.77%~39.58%,P 33.33%~42.86%,K 42.31%~48.19%,Ca 18.67%~36.22%,Mg 35.71%~47.22%,Mn 25.00%~37.50%,Cu 3.80%~16.21%,Zn -17.52%~26.60%.K和Mg流动性较大,Zn、Cu和Ca相对稳定,P、Zn、Cu、Ca、N和Mn在分解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累积.干物质残留量与N、Ca、Mn、Cu和Zn的残留率呈负相关,与C、K和Mg呈正相关.C、N主要以线性衰减方式释放,P和Mg主要以复合函数方式释放,K主要以对数方式释放,Ca、Mn、Cu和Zn残留率具有3种以上的最优模型.Cu、Zn、Ca和Mn对干物质的分解有促进作用.C:N比是预示分解速率的最理想指标.枯叶中C:N比对于N固持和矿化的分界值在20:1左右,C:P比对于P的净矿化的临界值在600:1左右.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腹部恒磁场作用,对大鼠急性胃损伤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只健康SD大鼠,以indomethacin胃灌注法复制急性胃损伤模型,以表面磁强度为1300-1600GS,钡铁氧体恒磁场作用大鼠腹部3小时,观察胃损伤指数及病理损伤积分,同时对血浆中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恒磁场腹部作用后,大鼠胃损伤指数及病理损伤积分较对照组均显著减轻(p均<0.05);血浆ET-1和NO水平却无无明显改变(p均>0.05),血GSH-Px和SOD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腹部1300-1600GS恒磁场作用3小时,对大鼠急性胃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应,磁场的这一效应可能与其增加血浆中清除氧自由基的GSH-Px和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43.
以pcDNA3质粒为骨架,构建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I,HSVI)立即早期基因启动子指导外源蛋白转录的phIE真核表达载体,该质粒为外源蛋白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通过插入us1编码序列,phIE-Us1被用于分析ICP22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的功能;在多克隆位点插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编码基因构建phIE-CAT检测载体,应用于检测HSVI病毒蛋白Vp16及ICP22的功能,明确显示该质粒对于研究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转录调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4.
通过DNA测序、SSCP、RFLP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分析16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型,评价结核分枝杆菌rpsL或rrs基因突变与链霉素(SM)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比较4种分子方法检测SM耐受性的临床价值。98株耐SM分离株中,78株(79.6%)rpsL 43位或88位密码子错义突变导致赖氨酸置换为精氨酸,6株(6.1%)rrs 513位碱基A突变为C或T或516位C突变为T,14株(14.3%)未发现突变;69株SM敏感的分离株未发现这两个基因突变。应用SSCP、RFLP和RDBH方法分析上述突变和野生序列的结果与DNA测序完全一致,RDBH方法可从98株耐SM分离株中正确鉴定出84株(85.7%)分离株的5种突变基因型。结果表明,应用分子技术分析rpsL和rrs基因突变可快速检测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对SM的耐受性,反向斑点杂交方法是一个快速、简便和可靠地检测药物耐受性的分子方法。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讨DFR与CR联合运用在静脉尿路造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综合DFR与CR的优点对1007例静脉尿路造影效果分析。结果数字透视与数字摄影相结合的方法在静脉尿路造影中效果明显。结论数字透视与数字摄影联合运用的方法应用于静脉尿路造影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DSA术中photofile编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DSA支架成型术造影手术采用photofile编辑法编辑。结果photofile编辑后影像信息理想的显示了手术全程的有效信息。结论photofile编辑具有操作简单便捷,信息反映完整,较好地克服了未行编辑影像的不足,为临床介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全面和确切的依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47.
CR影像板感光性能与成像次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P板曝光性能与使用期限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将不同使用期限的三组IP板分别用75KV,40mAs,115cm焦-片距及活动滤线器进行铝梯曝光;并统一选择相同部位及照射等级用CR系统扫描,最后在不经任何后处理的情况于同一时段内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冲洗,分别测量各铅梯密度值,并计算出各组平均值及标准差。结果3组IP板灰度等级平均值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P板在使用近万次时,其感光性能未有明显变化,在这一阶段,影响IP板使用寿命的不是PSL物质的性能衰减,而是实际应用中发生的IP板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948.
高效可溶性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构建了两种高效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一种载体由HisSUMO序列与pET30a(+)载体连接而成(命名为HisSUMO Express),表达的融合蛋白用Ni-NTA纯化,用SUMO蛋白酶I切割后可获得不留任何残基的重组蛋白。SUMO-蛋白酶I价格较贵,为减少表达蛋白的成本,第二种载体即在His-SUMO和目的序列之间加入羟胺切割位点(命名为HisSUMO Economic)。在HisSUMO Economic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用Ni-NTA纯化,羟胺液切割后可获得仅留一个甘氨酸残基的重组蛋白。以在常规表达载体中难以表达的鼠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mFGF-21)为例,经葡萄糖消耗实验检测其活性,验证两种表达载体的效果。结果表明mFGF-21在两种载体中均获得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0%以上,Ni-NTA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分别利用羟胺切割液和SUMO蛋白酶I切割,纯化的mFGF-21成熟蛋白回收量约为54mg/L,回收率约为6%。经两种载体表达后的mFGF-21蛋白均具有生物学活性,可促进脂肪细胞消耗葡萄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9.
甘肃棘豆草中苦马豆素的提取分离工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棘豆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工业酒精热回流提取、水提取和酸水提取3种工艺提取其中的总生物碱,总生物碱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后减压升华得到,并比较了3种工艺对甘肃棘豆中总生物碱得率和苦马豆素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工艺总生物碱平均得率和苦马豆素平均得率依次分别为7.91、6.79、6.22 mg/g和18.61、12.22、6.23μg/g,由此确定工业酒精热回流为提取苦马豆素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950.
选用1个抗虫棉品种‘DP99B’(简称DP),2个彩色棉品种‘绿絮1号’(简称LV)和‘棕絮1号’(简称ZH),在早期(萌动期)热激处理后播种于大田,研究DP、LV、ZH品种萌动期、高温期下午、高温期早晨处理与对照棉株相比,热激蛋白(HSP)种类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期热激处理有助于高温期棉株体内产生更丰富的热激蛋白,从而提高了棉株的耐热程度;棉花最终蕾铃脱落率与对照相比,DP、LV、ZH分别降低了3.89%、0.91%和1.96%;实收籽棉产量、品种之间差异较大,DP、LV籽棉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5.8、8.4 kg/667 m2,而ZH则比对照降低了13.6 kg/667 m2。研究了棉株在自然高温期HSP合成表达的差异,以及早期热激预处理对棉花品种在高温期时蕾铃脱落率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