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ell》2022,185(20):3753-3769.e18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311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相似文献   
2.
张晶  黄仲荪 《生理学报》1990,42(6):540-546
本实验在67只家兔身上分别观察了电解损毁孤束核(NTS)前后刺激腹迷走神经和内脏大神经中枢端对血压的影响,以及刺激这两种神经中枢端对 NTS 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来自腹迷走神经和内脏大神经的感觉冲动不仅都可以投射至 NTS,而且这两种传入冲动在 NTS 还存在着会聚现象。一种传入神经的阈下刺激(背景刺激)可以削弱另一传入神经的血压效应,一种传入神经的(背景刺激)可以抑制另一种神经元引起的 NTS 神经元电活动。本文对这两种传入冲动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可能机制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心房钠尿因子对麻醉家兔局部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工  何瑞荣 《生理学报》1990,42(1):37-44
在42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静脉注射心房肽Ⅱ(AtriopeptinⅡ,APⅡ)对局部血流量以及动脉内注射 AP Ⅱ 对局部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静脉注射 APⅡ(30μg/kg)5min后,平均动脉压(MAP)降低11.0±1.5mmHg(n=8,M±SE,下同),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相似文献   
4.
在动物离心机上测定了7只轻度麻醉家免暴露于+G_Z时心、眼水平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G_Z作用5-12s时、心水平动脉压(HABP)降至最低水平,然后开始代偿性回升。当+G_Z增大到一定值时,于加速度达峰值后,HABP降为0 mmHg、并在峰值后5.5±1.7s降到最大负值,继之代偿性升为正值,并常再度降为负值。我们称HABP的这种变化状态为“临界状态”。+G_Z暴露时,心率以两种型式发生改变:第一种,随着G值增大,心率发生不同程度增快,当加速度达某一G值时,心率突然减慢至2次/秒左右;第二种,当G值≥3时,在暴露过程中,心率逐渐减慢,并在某一G值,心率减慢到2次/秒左右。心率和HABP关系密切。当HABP达临界状态时,心率减慢至2次/秒左右并出现明显节律不整。以心率减慢到2次/秒左右作为家免+G_Z耐力终点是合适的,该指标规律性强,重复性好,实验方法对动物无损伤又易实施。按此标准,测得7只家免的+G_Z耐力为4.85±0.47G。  相似文献   
5.
用相关和回归处理方法,研究了8条正常狗咽喉部高频喷射通气时,调节驱动压、呼吸比和频率对喷气量、吸入气氧浓度、动脉血气及气道内压的作用。结果显示,驱动压和呼吸此对各观察指标几乎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频率的影响很小,喷气量与吸入气氧浓度、动脉血气、气道内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调节参数的意义主要在于改变了喷气量。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内注入腺苷对呼吸,血压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欣  张万育 《生理学报》1991,43(2):164-170
在33只麻醉家兔,观察了颈动脉内注入腺苷所诱发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结果如下:(1)颈动脉内注入腺苷后,平均动脉压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呼吸加快,深度变化不明显,剪断窦神经后注入腺苷,仍引起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呼吸变化消失。(2)隔离的颈动脉窦灌流液内加入腺苷后,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减慢;颈动脉体(CB)失活后反应消失。(3)将腺苷灌注到颈动脉窦区后,平均动脉压下降,肾交感神经传出放电活动增加,CB 失活或剪断窦神经后,反应消失。由此提示:腺苷可作为兴奋 CB 的一种物质,引起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减慢,呼吸加强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7.
刺激家兔颈交感神经对颈动脉窦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龙  何瑞荣 《生理学报》1985,37(4):337-345
在36只麻醉家兔观察了电刺激颈交感神经(CSN)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CSB)活动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电刺激 CSN 可使夹闭颈动脉引起的加压反射消失或倒转,△BP 从刺激前的 39.5±3.6mmHg 变为刺激时的-0.31±5.4mmHg(P<0.001)。(2)在电刺激CSN 时,静注新福林所诱发的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心率反射增强,表现为反射性心率减慢较刺激前更为明显。(3)在以50—200mmHg 的压力充胀两侧颈动脉窦的条件下,刺激 CSN 引起窦内压与平均动脉压的关系曲线下移,与刺激前曲线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4)切断 CSN 后,动脉血压有所升高,提示 CSN 对 CSB 活动有紧张性调节作用。以上结果比较明确地表明家兔 CSN 对 CSB 活动有调节作用。此作用可能是 CSN 作用于窦壁平滑肌而间接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在麻醉开胸犬,采用冠状动脉左旋支恒流灌注,于搏动的和心室纤颤(VF)的心脏,研究了电刺激迷走神经(VNS)及冠状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碱(ACh)对冠状动脉阻力的影响。当 VNS 和冠脉内给 ACh 时,(1)心肌内小冠状动脉阻力显著减低,而心外膜大冠状动脉阻力并无明显变化;(2)冠状动脉左旋支总阻力的减低幅度在 VF 的心脏比在搏动的心脏显著减小。以上结果表明,迷走-ACh 扩张冠脉的作用主要是舒张心肌内小冠状动脉,并可通过减低心肌收缩力而间接降低冠状动脉阻力。  相似文献   
9.
在麻醉开胸犬,用电起搏维持心率恒定,研究了电刺激颈迷走神经(VNS)及冠状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碱(ACh)对缩窄的冠状动脉的节段阻力及血流量的影响。在左旋支主干造成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缩窄。分别测定左旋支血流量(CBF_(cx))、主动脉压和主旋支远端冠状动脉压,记录心电图。实验发现,在冠状动脉临界狭窄和重度狭窄时,VNS 或冠脉给ACh 引起心外膜大冠状动脉阻力及冠状动脉主旋支总阻力增大,CBF_(cx)减少;随着缩窄程度加重,这些改变也愈明显,然而,心肌内小冠状动脉阻力却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sTim-3)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行TACE治疗2个月,采用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疗效,根据不同疗效分为疗效不良组(n=32)和疗效良好组(n=62)。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治疗前血清AFP、VEGFR-2、sTim-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联合血清AFP、VEGFR-2、sTim-3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经TACE治疗,62例患者疗效良好、32例患者疗效不良,治疗有效率为65.96%。疗效良好组术前超声造影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显著长于疗效不良组(P<0.05)。疗效良好组术前血清AFP、VEGFR-2、sTim-3水平显著低于疗效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血清AFP、VEGFR-2、sTim-3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疗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灵敏度为84.85%,特异度为82.12%,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血清AFP、VEGFR-2、sTim-3水平可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的疗效,且联合诊断的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