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8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的空间演变特征并对其进行预警,以已有的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数据为基础,核算了该地区的草地理论载畜量及演变趋势,并结合县域实际存栏量,划定了草地承载力的预警等级。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草地承载力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格局,其中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是该地区草地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2)2000-2015年,青藏高原理论载畜量由8614.89万羊单位增至9451.53万羊单位;(3)青藏高原整体处于超载状态,2000-2010年超载状况加剧,至2015年超载状况稍有缓解,草畜平衡指数由67.88%增至79.90%,再降至67.91%。目前亟需优先控制72个红色预警县(超载状态正在加剧)的牲畜存栏量,避免超载状况进一步恶化。未来需要通过控制牲畜存栏量、调整畜牧区发展布局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等多项措施的结合来改善青藏高原地区的草地承载状况,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The first record of the uranoscopid Pleuroscopus pseudodorsalis from the western South Atlantic, near Rio Grande Plateau, is based on the unusual collection of a specimen by pelagic longline. The species was previously known only off southern Africa and Australasia.  相似文献   
4.
高原鼢鼠挖掘取食活动的能量代价及其最佳挖掘取食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典型的地下鼠,它主要挖掘取食杂类草之地下根茎,在挖掘过程中形成取食洞道。本文根据此特点,建立了挖掘取食过程中能量代价(E_(?))与取食道结构参数(土丘间距S、侧道长L、取食道半径b及洞道深度D)之间以及取食获能E_(fg)与S和b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分别以挖掘效率极大和取食效率极大为优化目标,导出同样的结果,即相同的最佳土丘间距S_(opt)。通过实验观测,计算出在矮嵩草(Kobresiahumilis)草甸生境条件下,最佳土丘间距S_(opt)=127.4厘米,与野外实测土丘间距(126.30±47.85厘米)无显著差异(t=0.312,P>0.50),表明高原鼢鼠的挖掘及取食行为符合最佳化原则。  相似文献   
5.
藏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的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马鸡是典型高山地牺雉类,见于海拔3,500—3,900米的针叶林带。自4月中至7月底为繁殖期。一“夫”配一“妻”。营巢于海拔3,544—3,790米的岩洞、灌丛中或倒木下。共发现4巢,3巢已被破坏,成功率25%。近年来,由于过渡砍伐森林,天敌的伤害,自身弱点(繁殖率低,成熟期长(3年左右)以及其他因素,藏马鸡的数量日趋减少,正面临绝种的厄运。必须及时地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青海贵德、共和两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本文记述了青海省贵德及共和两盆地的几个含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地层剖面及采自18个地点的26种(代表20个属)哺乳动物化石.对其中的 Myospalax arvicolinus, Microtus, Anancus, Leptobos crassus gonghenensis subsp. nov., L. vallisarni, Bison (Superbison) crassicornis, Boopsis breviceps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和讨论.通过对动物群的分析初步确定了盆地主要堆积物的时代——贵德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共和盆地:早—中更新世,并简略探讨了两盆地的发育历史.  相似文献   
7.
Single- (33–37 m2) and multi-tree (51–151 m2) gaps were created in an Allegheny Plateau northern hard-woods forest to investigate environmental and herb layer response to canopy opening. After gap creation, noon light on clear summer days was brightest north of opening center. At other times of the day, and when skies were overcas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light quantity beneath opened and closed canopy. Nor was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or of soil or air temperature greatly affected by gap creation. Species establishment tended to be higher near opening centers; otherwise, there was no pronounced effect of canopy opening on plant cover or species richness during the first four years after gap creation. Biotic respons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ny environmental factor.  相似文献   
8.
青海藏族青少年骨龄与生长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青海省境内,世居在海拔3000-4000米地区的728名7-18岁健康藏族青少年学生的手、腕部骨骼发育情况,对骨化中心出现和骨骺愈合求出了50%出现年龄,并对骨龄与青春期身高突增的关系及与月经初衬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耕作法是治理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的根本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坡耕地所造成的土壤侵蚀,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沟深坡陡,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强烈的地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是造成河流水库淤积的一个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每年要丧失大量的肥沃表土,导致农业减产和土壤退化。一遇暴雨,人民的生命财产将遭受到巨大的威胁。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水力侵蚀土层深度达0.2—2cm,每1ha 损失表土120t 左右,损失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将野外捕获的成年雄性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分3组进行不同光制的饲养,以检验光周期对其神经内分泌─—生殖轴功能的影响:(1)长光照组睾丸及附属性腺的重量和血浆睾酮水平均明显高于自然光组(p<0.05)和短光照组(p<0.01)。(2)长光照组的松果腺重量(1.5±0.1毫克,n=15)和褪黑激素含量(89.7±5.8微微克/松果腺),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3)自然光组和短光照组性腺的显著萌发表明,在高原鼠兔季节性繁殖的年周期中,其神经内分泌─—生殖轴对春分前短光照的抑制作用具有不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