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注射用地尔硫卓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患者心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齐都医院接受治疗的HFpEF患者108例,根据奇偶排序法分为对照组54例、研究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地尔硫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地尔硫卓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周。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口最大血流流速(E/A)以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B型尿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鸟嘌呤(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93%(41/54)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59%(50/54)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BNP、E/E''低于对照组,E/A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IL-6、CRP、MIF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周后8-OhdG、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地尔硫卓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显著改善HFpEF患者心功能,改善机体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药物降低血糖为基础,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应用于7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4天为一个疗程,患者在治疗前后行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股动脉、胭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径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间歇性跛行症状好转,肢体皮温上升,足背动脉开始有搏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亦无出血倾向.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屎病周围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益肾化湿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以及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加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FPG)、餐后2 h血糖低(2h P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ys-C),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nephrin,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b Alc、FPG、2h PG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TG、TC、LDL-C、BUN、Cr、β2-MG、Cys-c、PCX、尿nephrin/尿Cr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益肾化湿颗粒治疗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利于血糖、血脂、肾功能的改善,降低尿足细胞相关蛋白的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Ig A肾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芪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浆白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同时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提高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可能与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糖水平、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 ICAM-1)及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s ICAM-1及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血糖(FPG)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且不影响治疗。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前列地尔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影响血糖水平,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s ICAM-1及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与益气复脉治疗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患者30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心肌缺血发作情况以及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78%)(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64%)(P0.05);研究组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相比对照组降低程度更大,在各个时段以及总体的心肌缺血的平均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CO、CI及MPI均明显升高(P0.05),而心率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组的LVEF、CO、CI及MP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血管炎、血管疼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益气复脉治疗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明显,可以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改善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50例,分为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组(联合治疗组),前列地尔组和丹红组,每组各50例。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丹红组86.00%(43/50)和前列地尔组88.00%(44/50)(P〈0.05);联合治疗组显效率为68.00%(34/50),高于丹红组60.00%(30/50)和前列地尔组60.00%(30/50);联合治疗组无效率为9.00%(3/50),低于丹红组14.00%(7/50)和前列地尔组12.00%(6/50)(P〈0.05);三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和SNCV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丹红组和前列地尔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提高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和SNCV,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芎嗪(Ligustrazine)联合前列地尔(Alprostadil)治疗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作用与疗效。方法:收集近年我院糖尿病伴背景性DR共73例(112只眼),分别按治疗中应用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或拜阿司匹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眼底病变改善情况。结果: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的治疗组疗效比拜阿司匹林的对照组好;眼底荧光检查表明,治疗组眼底病变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前列地尔对DR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于2015年3月~2017年8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aSAH后CV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8)及观察组(n=38)。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大脑前、后、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组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大脑前、后、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GRP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ET-1、VEGF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L-8、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8、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尼莫地平联合使用治疗aSAH后CV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未增加用药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梗死患者480例,根据是否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随机分为对照组(240例)和实验组(2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和NIHSS、BI评分及血清MMP-9水平。结果:1实验组总有效率(94.17%)明显高于对照组(80.83%),P0.05;2患者的MMP-9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降低明显,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MP-9水平与NIHSS值呈正相关,与BI评分值呈负相关。结论:前列地尔能够明显降低MMP-9水平,改善神经症状,改善NIHSS、BI评分,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