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董昌平 《蛇志》2008,20(2):131-133
目的 建立蛇伤解毒散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大黄、黄芩、黄柏进行鉴别,用理化鉴别法对大黄进行鉴别,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黄柏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显微鉴别法可以鉴别大黄、黄芩、黄柏,理化鉴别法可以鉴别大黄,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别大黄、黄柏,黄芩苷含量不少于15.0 mg/g.结论 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蛇伤解毒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应用阴道细菌学检查与光镜,电镜观察相结合方法,初步研究了黄柏,黄连中药合剂对抗生素所致家兔阴道菌群人调的调整作用。结果表明,盐酸林可霉素可造成家兔阴道菌群失调,乳杆菌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类杆菌,肠杆菌显示增加、同时家兔阴道粘膜充血,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3.
建立HPLC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方法。采用XBridge C18色谱柱(3. 5μm,2. 1 mm×100 mm),柱温35℃,测定波长280 nm,以0. 1%磷酸溶液(每100 mL加0. 3 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乙腈-水-磷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90∶10∶0. 1∶0. 3)(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30 min,B%:35~70; 30~31 min,B%:70~35; 31~40min,B%:35)。经方法学验证,黄柏碱、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等共6个生物碱分离情况良好,在测定时间段内无明显干扰峰;加样回收率均在95%~115%之间,RSD%均小于5%;精密度RSD%均小于5%;在测定浓度范围内(1~50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 999。3个不同批次供试品的测定结果较一致。本研究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治糜灵栓剂(《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改为治糜灵凝胶剂,建立治糜灵凝胶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依据。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治糜灵栓剂项下黄柏、苦参、儿茶、冰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味进行定性鉴别。黄柏鉴别中以甲苯-乙酸乙酯-异丙醇-水(6:3:1.5:1.5)为展开剂;苦参鉴别中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8:3:0.5)为展开剂;儿茶鉴别中以正丁醇-醋酸-水(3:2:1)为展开剂;冰片鉴别中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9:1:2)为展开剂。结果:薄层色谱上具有黄柏,苦参,儿茶,冰片的鉴别特征,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重现性均很好。可作为质量标准的控制依据。证明治糜灵凝胶剂研究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树皮为常用清热解毒中药材。黄柏剥皮再生新皮试验的成功,为扩大黄柏药源提供了新途径。为了大面积推广,作者对黄柏再生皮(二年生、三年生)主要药用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查,检测结果表明,再生皮和原生皮与商品黄柏的成分和含量基本一致,作药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测定了芸香科植物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se Schneid.)果实乙醇粗提物及其4个不同极性溶剂的萃取部分在浓度为1 mg/mL时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镰刀菌萎焉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lycopersic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vasinfect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rum)、梨黑星病菌(Venturia piri-na)、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等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对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对两种丝核菌小麦纹枯病菌和稻纹枯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100.00%和89.36%;正丁醇部分对两者的抑制率分别为97.32%和61.32%.实验结果表明,黄柏果实中的抗真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醇粗提物中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乙酸异戊酯—无水乙醇—甲酸(7:1:2)作展开剂,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三种不同来源以及同种来源而产地不同黄柏药材中小檗碱及巴马汀含量,并评价黄柏质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黄柏等10种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作用及黄柏和甘草对MRSA的质粒消除作用。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草药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逐个检出法测定黄柏和甘草对临床分离的MRSA多重耐药菌株的质粒消除作用。结果显示,在10种中草药中,黄柏和甘草对MRSA的抑制作用最好,其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是1 mg/mL,且抑菌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黄柏和甘草对MRSA的质粒有消除作用,药物作用48 h后,黄柏和甘草对MRSA的质粒消除率分别为17%和12.2%。结果表明,黄柏和甘草对MRSA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对MRSA的质粒有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从川黄柏中萃取分离挥发性成分,得率为4.65%.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物进行分析,从中分离鉴定了28个成分.川黄柏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油酸、棕榈酸、2,4,6-三甲基辛烷、2-十二烯醛、2,4-二甲基-3-庚醇、2-己内酯,5-(1,1-二甲基乙基)、硬脂酸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种芸香科植物花椒和川黄柏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0.24和2.35μL/mL.花椒和川黄柏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直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导致菌丝分支增多,菌丝分支间距明显变短.当花椒精油浓度为1.5μL/mL时,对菌丝产生的三种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达到95.12%、85.94%和100.00%;当黄柏精油浓度为20.0 μL/mL时,对以上这三种酶活性抑制率分别达到87.65%、86.70%和10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