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寻找降血胆固醇药物,我们对十余种雌酮衍生物在大鼠中进行了筛选。初筛中发现16,17-吡唑雌酮(16,17-PES)降血胆固醇作用比较明显,而对动物体重影响不大。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16,17-PES 无论经口服或注射给药都能显著降低膳食性高血脂症大鼠的血胆固醇,β-脂蛋白及β-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在雄鼠中,16,17-PES 皮下给药的降血脂作用与同等剂量雌酮的作用相当;而在雌鼠中,16-17-PES 皮下注射的效果却比雌酮强。在控制大鼠每日摄入等量饲料的情况下,16,17-PES 仍可显著降低血液和肝脏总胆固醇含量。16,17-PES 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的雌激素活性分别约相当于雌酮的1/3或1/15。长期注射小剂量的16,17-PES,对大鼠及犬的一般活动、食量、体重、血相,肝及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总的说来,16,17-PES 是一种对大鼠有明显降高血脂作用而雌激素活性和毒性均较微弱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脂患者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0例老年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40例。高剂量组给予辛伐他汀剂40 mg/日,低剂量组给予20 mg/日。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的80%(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HDL-C水平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均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高剂量(40 mg/日)治疗老年高血脂的疗效优于低剂量(20 mg/日),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以炎症反应为特征的可被免疫系统所调节的复杂疾病,基于免疫调节的治疗策略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已经非常普遍地用在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上。  相似文献   
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2年10月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世界死亡人数的30%是起因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原因是代谢综合征,也就是脂肪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这些危险因素关系密切,只要能够消除其中任何一种,风险就会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青稞麸皮油,研究超临界CO2(SC-CO2)萃取青稞麸皮油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脂作用。SC-CO2萃取青稞麸皮油得率为18.53%;用GC-MS分析其脂肪酸成分,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59.57%)、十八碳烯酸(17.57%)、棕榈酸(15.07%)。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模型大鼠并同时用青稞麸皮油灌胃,三周后测定大鼠血清TG、TC、LDL-C、HDL-C和AI。SC-CO2萃取青稞麸皮油显著(P<0.05或P<0.01)降低高血脂症大鼠TG、TC、AI水平。说明SC-CO2萃取青稞麸皮油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的血脂有很明显的调节作用,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为实现青稞麸皮油的产业化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L-肉碱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肉碱是一种季铵化合物,在人类和动物的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L-肉碱极强的生物可利用性使其倍受关注.然而在诸如婴儿、孕妇、血液透析病患者及一些慢性疾病等情况下L-内碱极易缺乏.因此目前L-肉碱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饲料添加荆等方面.本文综述了L-肉碱对婴儿、孕妇、中老年人、运动员、肥胖患者等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在肾衰竭、和透析相关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男科不育症、癌症、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病症治疗中的应用.随着L-肉碱系列产品研究成为热点,其在保健品、医药及化妆品工业的应用将具有更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瑞舒伐他汀不同剂量下对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老年患者的血脂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接诊的冠心病老年患者120例,且经过血脂检查全部属于高血脂症,按照使用瑞舒伐他汀的剂量不同,分为三组各40例患者,分别给予剂量为5 mg、10 mg和20 mg,以治疗后2个月为观察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有效率。结果:(1)20mg组患者的血脂水平HDL-C[(1.17±0.62)mmol/L]比其他两组明显上升,LDL-C[(3.67±0.83)mmol/L]、TC[(4.36±0.96)mmol/L]、TG[(1.68±0.94)mmol/L]也下降较另外两组明显(P均0.05);(2)20 mg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5mg组(87.5%)和10mg组(85.0%)(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老年患者,选择20 mg剂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是一种使用方便,临床效果明显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丰富的青稞麸皮,分析了青稞麸皮油的脂肪酸组成并研究了其对高血脂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通过GC-MS分析,从青稞麸皮油中检测到了10种脂肪酸,并发现其亚油酸含量为75.08%.在青稞麸皮油降血脂实验中,选用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青稞麸皮油组,除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并进行干预实验比较.3周后,高脂模型组血清TC、TG、LDL-C和AI 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HDL-C/TC显著降低(P<0.05);青稞麸皮油组的血清TC、TG、LDL-C和AI 4项指标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而HDL-C/TC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青稞麸皮油对大鼠的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青稞麸皮油中的高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对大黄素膳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和其分子机制进行探索。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组、高脂血症组、辛伐他汀组和大黄素组。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其它组给予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10 mg/kg)和大黄素组(10 mg/kg)连续灌胃给药38 d,试验结束采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各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肝脏做组织病理学分析;胸主动脉做体外孵育测总一氧化氮(NO),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测血管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大黄素组能够显著降低TC、TG、LDL-C(P0.05,P0.05,P0.001)和AI(P0.001)。病理学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降低肝细胞的脂肪变性程度。胸主动脉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显著提高总NO(P0.05);PCR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上调eNOS的基因和蛋白水平(P0.05,P0.001)。因此,大黄素能够降低血清TC、TG和LDL-C,保护肝细胞,减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危险;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内皮细胞eNOS/NO系统、保护血管内皮有关。  相似文献   
10.
马罕 《蛇志》2007,19(4):269-269,275
高脂血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种疾病,其诊断标准为:近期2次(相隔2周以上)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45 mmol/L,甘油三酯(TG)≥1·53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男≤1·04mmol/L,女≤1·17 mmol/L。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质代谢障碍,是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及导致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肾损害等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害因素。无并发症的高脂血症是治疗的最佳时期,最简单的方法是:饮食疗法及适度活动和配合治疗,如果盲目服药,或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将会引发严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