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证候空间和方剂空间的数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中医理、法、方、药原理,给出了证候空间和方剂空间的数学结构,以利于中医现代化和中医临床中应用电子计算机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并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其代谢特征。方法 采用烟熏联合LPS气道滴注、强迫游泳和隔日禁食的方式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行为变化,测定体重、肛温、血液指标、IL-6、IL-1β、TNF-α含量,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应用LC-MS技术检测并筛选出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的血浆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喘息、精神萎靡、行为倦怠、毛色干枯、体重减轻、饮水增加、体温升高、粪便稀溏、舌苔肥大白滑;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BALF中IL-6、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肺泡腔体大小不一,结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局部脱落;正常组与模型组间共有116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生物合成和代谢、维生素消化吸收与代谢、脂质及类脂质合成与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成功构建痰湿阻肺型COPD大鼠模型的方法及其相应评价体系,并初步揭示了该模型的主要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兔儿风属(菊科)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特点,并对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组进行相关药理分析。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2月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文献,对其中有效处方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最高频药组治疗CHF的成分、靶点、作用通路等。共筛选出方剂214首,中药148味,其中黄芪、丹参、茯苓、甘草、附子、葶苈子等使用频次最高;中医证型主要为阳虚水泛证及气虚血瘀证;药物性味以温、平、微寒及甘、辛、苦为主,主要归肺、脾、心经,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为主;关联规则分析获得11对药组,其中黄芪-丹参出现频次最高;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方;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高频药组黄芪-丹参治疗CHF的主要活性成分5种,核心靶点10个,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6条。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以阳虚水泛证及气虚血瘀证为主,中医药治疗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居多,常与药性温、平、微寒,药味甘、辛、苦,归肺、脾、心经的药物配伍使用。其中高频药组黄芪-丹参可能通过VEGF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发挥抗心衰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中医治疗CHF的临床用药及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心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血瘀阻证患者心脏超声参数、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的CHF心血瘀阻证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n=60)和观察组(心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n=60)。对比两组中医疗效、心功能指标、血脂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收缩末期容量缩小,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K、CK-MB、NT-proBNP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下降,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元胶囊治疗CHF心血瘀阻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映射和聚类分析在中风病证候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非线性映射和聚类分析方法,给出了中风病的四个类型,为中风病的证候分类提供了分析方法和信息.  相似文献   
8.
9.
黄燮才   《广西植物》1981,(1):34-37
本文对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原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资源分布的概况作了扼要介绍,附花形态特征鉴别图和分种检索表,并对开展臭牡丹原植物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对"肝气乘脾"泄泻小鼠肠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番泻叶-离心管束缚夹尾法"进行"肝气乘脾"泄泻造模,造模成功后以痛泻要方治疗,造模和治疗后分别分析小鼠肠道酶活性。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道内容物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t=4.007,P=0.015),纤维素酶、蛋白酶、蔗糖酶活性下降不显著。模型组小鼠肠黏膜蛋白酶、淀粉酶、蔗糖酶活性显著下降(t_蛋=5.652,P=0.005;Z_淀=-1.964,P=0.050;t_蔗=4.737,P=0.009)。痛泻要方治疗后,中药干预组小鼠肠道内容物蛋白酶、纤维素酶、乳糖酶和蔗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自然恢复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t=-7.497,P=0.002)。中药干预组小鼠肠道前段黏膜蛋白酶、乳糖酶、淀粉酶、蔗糖酶活性恢复不显著;中药干预组小鼠肠道黏膜中段乳糖酶、蔗糖酶活性显著低于自然恢复组(t_乳=4.074,P=0.013;t_蔗=8.072,P0.001),而蛋白酶、淀粉酶及纤维素酶活性均高于自然恢复组;中药干预组小鼠肠道后段黏膜乳糖酶、蔗糖酶及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t_乳=-7.962,P0.001;t_蔗=-15.921,P0.001;Z_淀=6.489,P=0.034),蛋白酶与纤维素酶活性均有所升高。结论 "肝气乘脾"泄泻肠道内容物及黏膜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痛泻要方对"肝气乘脾"泄泻小鼠肠黏膜乳糖酶、蔗糖酶及淀粉酶活性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