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当今较有发展前途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中的关键环节——Eu3+标记技术中的pH值、螯合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诸因素的影响,选出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镧在植物细胞生理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元素在植物细胞生理研究中应用的进展刘敏,周世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ADVANCESINTHEAPPLICATIONOFRAREEARTHELEMENT──LANTHANUMTOPLANTCELLPHYSIOLOGICALR...  相似文献   
3.
解离增强镧系元素荧光免疫分析灵敏度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解离增强系荧光免疫分析(DELFIA)的灵敏度或信/噪比,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方法学研究.观察到了对于不同的铕量,荧光响应和信/噪比都随着增强液体积而明显地变化.对于确定的铕量,存在一个最佳体积,且铕量越小,其最佳体积也越小.实验中选择最佳体积是重要的.研究了增强液制备技术,发展了微滴定板条有效的清洗和干燥方法,使本底荧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氯化镧对玉米根切段钾离子外渗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氯化对玉米(Zea mays L.)“京早8号”根切段细胞膜透性及质子分泌的影响,并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钾离子外渗过程的变化。氯化处理可降低外渗液的电导率及K~ 和糖的外渗量,使质子分泌活动增强。用动力学方法分析玉米根切段K~ 外渗过程的结果表明:(1)应用于K~ 吸收研究的数学模型也能适应于K~ 外渗的研究;(2)在LaCl_3和(或)CaCl_2存在的条件下,最大吸收速度(V_(max))升高,而米氏常数(K_m)没有变化;(3)在LaCl_3和(或)CaCl_2存在的条件下,K~ 外渗量降低是由于最大吸收速度(V_(max))升高所致。  相似文献   
5.
刘建新  欧晓彬  王金成 《生态学报》2019,39(8):2833-2841
稀土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为探讨外源过氧化氢(H_2O_2)缓解裸燕麦(La)胁迫伤害的光合生理机制,以‘白燕7号’裸燕麦幼苗为材料,采用砂培方法,研究了5 mmol/L H_2O_2喷施预处理对1.20 mmol/L La~(3+)胁迫下裸燕麦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碳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胁迫下,H_2O_2预处理的裸燕麦幼苗根长、株高和生长量的降幅及叶片叶黄素循环脱环氧化状态(A+Z)/(V+A+Z)显著下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显著提高,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吸收光能用于天线热耗散的份额(D)、PSⅡ反应中心非光化学耗散的份额(E_x)和双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明显降低,同时1, 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1, 7-二磷酸景天庚酮糖酯酶(SBPase)和1, 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BAase)活性显著提高,但转酮醇酶(TKase)活性无显著变化。表明外源H_2O_2能够通过提高PSⅡ光化学效率和碳同化关键酶活性而非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来减轻La胁迫导致的光抑制,从而缓解La胁迫幼苗生长的受抑程度,增强裸燕麦对La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浓度硝酸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硝酸(1000mg·L^-1)处理能够提高黑麦草种子的活力和萌发种子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及IAA、GA和CTK含量;促进幼苗光合速率提高和干物质积累,这可能与硝酸提高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希尔反应活力,促进光合电子传递和磷酸化反应及激活Rubisco羧化活性、PEP羧化酶活性有密切关系,其中以30mg.L^-1浓度处理的效果最佳;高浓度硝酸(70-100mg·L-1)处理则降低种子活力和抑制幼苗生长。而10-100mg.L-1硝酸对种子的萌发率、ABA含量和Rubisco的加氧活性影响不大。由此可见,低浓度硝酸可通过参与萌发和光合过程的调控提高黑麦草种子的活力,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液培实验,研究水稻幼苗在盐胁迫下,对水稻幼苗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幼苗植株在≤1.5%的盐浓度的盐胁迫下,10mg·L^-1能提高幼苗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幼苗植株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减小质膜透性;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的比值;增强根系的活力,进而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10mg·L^-1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与盐浓度有关,随着盐浓度增大,的缓解作用将逐渐消失。分析表明,在≤1.0%和≥0.5%的盐浓度胁迫下,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存在更有效的防御机制,能够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8.
镧和钐对月季切花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5×10-3mol·L-1的La3+和Sm3+溶液均能改善月季切花体内的水分平衡,增加切花鲜重和维持花径大小,减少花瓣溶质外渗,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呼吸速率,使切花瓶插寿命延长2 ̄3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鲤鱼黏液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阿新蓝过碘酸雪夫试剂(AB—PAS)染色方法,研究了0.1mg/L La^3+暴露1d、3d、6d、30d、120d时对鲤鱼黏液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a^3+暴露1、3、6d时,口腔、鳃、中肠、后肠黏液细胞密度低于或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黏液细胞的密度。口腔和鳃在暴露3d时,中肠在暴露6d时,黏液细胞密度最低,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6.12%、48.02%和21.87%;当暴露30d和120d时,与相应对照组相比,黏液细胞密度均有大幅度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P〈0.01或P〈0.05)。鳃和后肠在暴露30d时,口腔、前肠、中肠在暴露120d时,黏液细胞密度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3.03%、24.62%、26.53%、32.07%和40.84%。结论:一定时间的暴露,可明显诱导黏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硝酸镧对香蕉幼苗两个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人工模拟寒潮对香蕉的冷害 ,研究硝酸对改善香蕉抗寒性的生理作用。结果表明 :香蕉幼苗叶面喷施 0 .2 5~ 0 .2 8mmol/L浓度硝酸后 ,可提高香蕉叶片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44.2 %~61 .5 %及降低相对电导率 1 7.6%~ 2 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