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1篇
  免费   2019篇
  国内免费   7451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88篇
  2022年   711篇
  2021年   708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787篇
  2018年   673篇
  2017年   711篇
  2016年   731篇
  2015年   872篇
  2014年   1417篇
  2013年   1110篇
  2012年   1404篇
  2011年   1614篇
  2010年   1287篇
  2009年   1530篇
  2008年   1804篇
  2007年   1264篇
  2006年   1113篇
  2005年   1160篇
  2004年   1021篇
  2003年   934篇
  2002年   932篇
  2001年   902篇
  2000年   756篇
  1999年   640篇
  1998年   475篇
  1997年   454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504篇
  1994年   555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68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347篇
  1989年   263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164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2.
3.
构建了含有恶性疟原虫抗原基因 ( AWTE)的真核表达质粒 p CMV- AWTE,以及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分泌性表达的原核表达质粒 p MC0 5 ,表达的蛋白 AWTE保持了疟原虫抗原的抗原性。将 p CMV- AWTE以及 AWTE两者混合各 1 0μg鼻腔免疫小鼠 ,一次后诱导机体产生了较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4.
由于抗癌剂难以奏效,肾细胞癌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还是使用免疫赋活剂。  相似文献   
5.
6.
《生物学通报》2011,(6):37-37
近日,由中山大学教授宋尔卫带领的研究团队证实,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s)分泌的趋化因子CCL18在乳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著名生物学杂志《细胞》的子刊《癌细胞》上。  相似文献   
7.
新的抑癌基因家族--ASP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泽军  卢欣 《生命的化学》2002,22(6):543-544
P53是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的产物,其在抑制肿瘤功能的重要方面是诱导凋亡的能力。但多年来P53诱导凋亡的机制还不清楚,最近发现的ASPP蛋白较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ASPP蛋白能和P53结合形成复合物,再作用于原凋亡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ASPP表达水平的改变能影响P53与DNA结合的能力,进而控制细胞是进入凋亡还是进入停滞的途径,影响P53诱导肿瘤抑制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大塚制药公司在美国开设的第2个生物所已确定明年2—3月起正式发展工作,主要进行阐明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细胞表面糖链结构等项研究。这个研究所与基因操作中心的大冢马里兰工程研究所一起,建成在美国的从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地。  相似文献   
9.
植物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可以生成一类受脱落酸(ABA)诱导的蛋白质[脱落酸响应蛋白(ABAresPonsiveProtein,RABpr。tein)](Bray1993)。RAB蛋白分布在不同的物种之中,许多[如Lea(Lateembryogen-。isabundant)蛋白(Dure1993)]形成于植物胚胎成熟失水过程中,但也有一些是植物受到不同逆境处理后在营养器官内所形成的「如脱水蛋白(Dehrdrin)](Dure1993)。已发现的70余个RAB蛋白中,有30余个属于脱水蛋白。(Close等1993)RAB蛋白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目前尚不了解(Bray1993)。由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这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63
全球氮沉降不仅改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 同时也改变氮磷比例。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性状。该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基于沙培盆栽实验种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设置3个氮磷供应量水平和3个氮磷比例的正交实验来探究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对灰绿藜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氮磷供应量对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影响的相对贡献(15%-24%)大于氮磷比例(3%-7%), 而种子大小只受氮磷比例的影响。同时氮磷供应量和比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种子氮浓度和磷浓度。同等氮磷比例情况下, 低量养分供应提高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氮磷比例只有在养分匮乏的环境中才会对种子大小和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总之, 灰绿藜种子不同性状对氮或磷限制的敏感性不同, 同时种子性状也对养分限制表现出适应性和被动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