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维西香茶菜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西香茶菜Rabdosia weisiensis C. Y. Wu产云南西北部海拔2600米沟谷中,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从该植物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得两个二萜成分,一为已知成分trichorabdal A(2),一为新成分,命名为维西香茶菜甲素weisiensin A(1)。 维西香茶菜甲素weisiensin A(1),C_(26)H_(36)O_9,mp 298—300℃,其~(13)C NMR谱显示存在三个CH_3,三个CH_2,八个CH,三个四取代碳,三个Ac,二个烯碳和一个羰基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石荠苧属群体水平变异式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5种石荠苧属植物的群体进行了表征变异式样的分析,并参照繁育方式、生态适应和染色体数目等证据,来揭示种内群体间变异式样的差异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探讨了这些种可能的种系发生关系。笔者认为石荠苧属Mosla在进化的早期就已经分化为两个大支,在分类上即表现为两个组——唇萼组和石荠苧组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兰萼丙素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北京地区产兰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 (Burm. 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叶中分得三个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化合物,其中二个为已知物兰萼甲素(2)和乙素(3),另一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兰萼丙素,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明,其结构为对映-7β,14α,15α-三羟基-16-贝壳杉烯-3-酮(1)。  相似文献   
4.
叶穗香茶菜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省中甸县产叶穗香茶菜[Rabdosia phyllostachys(Diels)Hara]叶中分得1个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叶穗香茶菜乙素(phyllostachysin B),经各项波谱数据确定,叶穗香茶菜乙素为6β,11β,14β—三羟基-15α-乙酰氧基-对映-贝壳杉-16-烯-20 醛-7-酮。另一个为已知化合物叶穗香茶菜甲素(phyllostachysin A)。  相似文献   
5.
一、分类简史 Petrocosmea是由D.Oliver于1887年根据自湖北西部描述的P.sinensis Oliv.(花冠的上唇与下唇近等长)建立的。接着W.B.Hemsley分别于1895年和1899年根据云南东南部的标本描述了三个种,并根据P.iodioides Hemsl.及P.minorHemsl.的花冠下唇远长于上唇的特征建立了新组sect.Anisochilus Hemsl.。W.G.Craib于1919年发表了本属的第一篇校订,记载了当时已描述的15种,其中包括H.  相似文献   
6.
7.
从疏花毛萼香茶菜叶的乙醚提取物中一共分得七个二萜化合物,其中四个经各项光谱数据证明它们分别为毛萼乙素(1),毛萼晶甲(2),毛萼晶乙(3)和冬凌草素(4)。  相似文献   
8.
多突石蛾属Ceraclea Stephens世界已知96种,我国原记载13种。近年来作者在整理陕西、江西、浙江、福建和江苏等省的毛翅目昆虫标本中共发现有7新种、2新记录种。本文记述从安徽、贵州、四川及江西等地采得的4新种和2新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宁强组几种笔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89,28(6):700-710
一、前言陕西宁强一带志留系发育良好,出露整齐。这里既有含笔石、三叶虫、腕足类的泥页岩,又有富产珊瑚、层孔虫、苔藓动物和棘皮动物等的碳酸盐岩。两种类型的岩相地层呈指状交叉或互层,是扬子区内具有沉积特色的地区之一。宁强组即创名于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4)。宁强组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命名时依据宁强县城东南大竹坝乡大竹坝剖面,泛指平行不整合于二叠系之下的一套志留系蓝灰色泥岩夹数层生物灰岩岩层。生物灰岩常由珊瑚、层孔虫、苔藓动物、海百合等组成厚度不等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有裸子植物的解剖:Ⅱ.秃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