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苔藓植物分类学是18世纪首先在欧洲发展起来的。早在1729年,意大利人米奇里(P.A.Micheli)在他所著的《新植物属志》(Nova Plantarum Genera)一书中已有关于苔藓植物的记载,并绘有插图。弟伦(J.Dillen)的《藓类植物历史》(HistoriaMuscorum,1741)是较早提及苔藓植物分类的著作。然而,在本书内也含有一些藻类、地衣、石松植  相似文献   
2.
张淑梅  李微  李丁男 《生物多样性》2022,30(6):22038-192
为给辽宁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本底数据, 更准确地评价植物濒危及保护等级, 以及更好地给农学、林学、生态学、系统学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性数据, 本文首次将几代人在辽宁境内发现的高等植物进行汇总、编目, 包括苔藓植物和维管束植物。苔藓植物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生物标本馆(IFP)馆藏采自辽宁省全域的苔藓植物标本编制。维管束植物主要根据5个方面的信息整理: 作者多年野外调查的一手资料、文献、同行交流、公众提供信息、标本等。编目内容包括辽宁省高等植物总名录、辽宁省栽培植物名录、辽宁省外来植物名录、辽宁省仅有栽培植物的科属目录、辽宁省仅有外来植物的科属目录; 编目中涉及的物种均有科属地位、中文名、拉丁名、生境、产地(县级), 总名录中附有每个物种的信息凭证, 包括标本信息、文献信息或照片依据。本编目共计收录植物254科1,176属3,241种73亚种447变种119变型。其中, 苔藓植物为辽宁地区首次披露名录信息, 计83科205属491种4亚种7变种(含藓类52科156属373种1亚种5变种, 苔类29科46属114种3亚种2变种, 角苔类2科3属4种)。维管束植物虽非首次披露名录信息, 但与以往发布的维管束植物名录相比, 本次收录的种类数最多, 计171科971属2,750种69亚种440变种119变型(含石松类植物2科3属13种, 蕨类植物17科39属83种2亚种7变种, 裸子植物5科19属47种1亚种13变种2变型, 被子植物147科910属2,607种66亚种420变种117变型)。经统计, 辽宁省所有苔藓植物均为本土野生植物。维管束植物中, 野生植物计149科741属2,077种62亚种378变种93变型(含石松类植物2科3属13种, 蕨类植物17科39属83种2亚种7变种, 裸子植物4科8属12种6变种1变型, 被子植物145科133属1,969种60亚种365变种92变型), 栽培植物计104科390属673种7亚种62变种26变型(含裸子植物5科17属35种1亚种7变种1变型, 被子植物99科373属638种6亚种55变种25变型); 本土植物计158科796属2,235种65亚种421变种116变型(含石松类植物2科3属13种, 蕨类植物17科39属83种2亚种7变种, 裸子植物5科14属29种12变种2变型, 被子植物134科740属2,110种63亚种402变种114变型), 外来植物计88科316属515种4亚种19变种3变型(含裸子植物3科10属18种1亚种1变种, 被子植物85科306属497种3亚种18变种3变型)。本编目仅是辽宁省高等植物的阶段性汇总, 尚需要根据野外工作的拓展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报道产于西藏和云南的中国苔类植物缺萼苔科类钱袋苔属1 个新记录种: 疣茎类钱袋苔Ap omarsup ella
crystallocaulon ( Grolle) Vana。该种主要特征为茎皮部细胞角质层具透明疣, 有别于本科其他种类。  相似文献   
4.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叶附生苔类 ,共 3科 7属 7种 ,它们分布在 30°5′32″N,110°33′10″E,海拔10 0 0~ 110 0 m之间的河谷常绿阔叶林内。最常见的种为叶生针鳞苔 Rhaphidolejeunea foliicola和尖叶薄鳞苔L eptolejeunea elliptica。这是叶附生苔类在湖北省的首次发现 ,也是目前我国叶附生苔类分布最北的记录。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为它提供了良好的生境  相似文献   
5.
东北产6种苔类植物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同  沙伟  孙军  王艳君 《植物研究》2002,22(4):453-455,T002
本文对东北产6种苔类植物进行了染色体数目报道,它们是阔叶裂叶苔Lophoziaexcisa,皱叶裂叶苔L.incisa,倾立裂叶苔L.ascendens,细裂瓣苔Barbilophozia barbata,裂萼苔Chiloscyphus polyanthus,指叶苔Lepidozia reptans,其染色体数目均为n=9。其中阔叶裂叶苔和倾产裂叶苔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自2015年至2018年对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及鉴定,统计该地区苔类植物34科60属203种(含种下分类单元)。对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物种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细鳞苔科(57种)和羽苔科(34种)所包含物种数量最为丰富;平铺型是本调查区的优势生活型类型;从物种的区系组成来看,广义的热带成分比重最大,达40.4%。  相似文献   
7.
新疆北部早、中侏罗世的几种苔类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新疆北部侏罗纪4种苔类植物,即:产自阜康县水磨河中侏罗世头屯河组的Hepaticitesluisp.nov.;克拉玛依市吐孜阿克内沟早侏罗世八道湾组上段的Hepaticitesxinjiangensissp.nov.;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煤矿中侏罗世头屯河组的Hepaticitesyaoisp.nov.;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煤矿中侏罗世西山窑组的Metzgeritesbarkolensissp.nov.。通过显微镜的观察研究,发现这些化石与现存的有关谷类植物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结合对共生植物的分析。推测本区早、中侏罗世受湿热气候控制。  相似文献   
8.
黄山苔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根据调查和统计,共有苔类植物28科、48属、117种(包括亚种和变种)。该区苔类植物的优势科为细鳞苔科Lejeuneaceae、羽苔科Plagiochilaceae、光萼苔科Porellaceae、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优势属为耳叶苔属Frullania、羽苔属Plagiochila、光萼苔属Porella、鞭苔属Bazzania、细鳞苔属Lejeunea。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到40%和39.09%,北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为20%。无毛拳叶苔Nowellia aciliata(P.C.Chen&P.C.Wu)Mizut.和新绒苔Neotrichocolea bissetii(Mitt.)S.Hatt被列入我国濒危苔藓植物红色名录。  相似文献   
9.
吴玉环  罗昊  高谦 《植物研究》2004,24(4):400-401
报道产于西藏的中国苔类植物缺萼苔科缺萼苔1 个新记录种:附基缺萼苔(Gymnomitrion laceratum(Steph.)Horik.)。该种主要特征为植物体具残存但可辨别的腹叶, 有别于该科其它种类。  相似文献   
10.
程前  师雪芹 《广西植物》2018,38(9):1229-1233
该文报道了5种安徽苔类植物新记录,即刺茎拟大萼苔(Cephaloziella spinicaulis Douin)、钝角顶苞苔[Acrobolbus ciliatus(Mitt.)Schiffn.]、上海羽苔(Plagiochila shangaica Steph.)、日本小叶苔(Fossombronia japonica Schiffn.)和单月苔(Monosolenium tenerum Griff.),分别隶属于拟大萼苔科、顶苞苔科、羽苔科、小叶苔科和单月苔科。其中,顶苞苔科、小叶苔科和单月苔科为安徽省新记录科。同时,对这几个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