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果小檗开发潜力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季节,当你赞叹那万顷斑斓,如霞似锦的景色时,是否想到,这大自然迷人的色彩中也有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涂抹的一笔。 卫矛,落叶灌木,分布于山野湿润的阔叶混交  相似文献   
2.
以疏花卫矛(Euonymus laxiflorus)、丝棉木(E.maackii)和卫矛(E.alatus)3种卫矛属植物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转色期叶色参数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探讨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为优良色叶植物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转色期,疏花卫矛的明亮度参数L~*和色素参数b~*(黄/蓝)呈上升趋势,色素参数a~*(红/绿)变化不大;丝棉木的L~*和b~*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a~*呈上升趋势;卫矛的L~*和b~*变化不大,a~*呈上升趋势。(2)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在转色期呈明显下降趋势;疏花卫矛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花色素苷/叶绿素的值较为平稳,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值呈上升趋势;丝棉木和卫矛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花色素苷/叶绿素的值均呈上升趋势,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值保持平稳。(3)3种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下降趋势,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卫矛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保持平稳,疏花卫矛和丝棉木的POD活性呈上升趋势,疏花卫矛的PPO活性保持平稳,丝棉木的PPO活性呈下降趋势。(4)疏花卫矛和卫矛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丝棉木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的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5)相关性分析显示,疏花卫矛呈现黄色主要是因为叶绿素的分解,丝棉木和卫矛呈现红色是因为花色素苷的合成,可溶性糖、淀粉、CHI对花色素苷的合成有一定作用,POD对叶片呈现红色有促进作用,PAL和PPO活性对花色素苷的合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永瓣藤濒危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瓣藤(MonimopetalumchinenseRehd.)是卫矛科(Celastraceae)的一个单种属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永瓣藤濒危的因素主要是:(1)种子萌发障碍;(2)传粉受精不良,胚珠通常败育,结实率偏低;(3)种子成熟后胚因休眠或失水而失活;(4)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干扰和破坏。本文提出了消除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社会因素、加强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保护、重视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就地保护工作、深入研究迁地保护的有效方法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永瓣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瓣藤成文法姚承霞1926年,年轻的中国植物学者秦仁昌,在安徽南部祁门县棕里村潘坑坞发现了一种新奇的藤本植物,当时拟名为“祁藤”。后经美国阿诺德树木园植物分类学家雷德尔(A.Rehder)定名为Monimopetalumchinense。因其花瓣宿存...  相似文献   
5.
桃叶卫矛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别名白杜、丝绵木、明开夜合。2材料类别带顶芽或腋芽的茎段。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MS。启动培养基:(1) MS 6-BA 0.2 mg·L~(-1)(单位下同) NAA 0.1;(2) MS 6-BA 1.0 NAA 0.1;(3)MS 6-BA 2.0 NAA 0.2;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卫矛属(Euonymus L.)24种以及沟瓣属(Glyptopetalum Thw.)3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长宽比、密度和气孔指数。结果显示,两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多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弓形;气孔器通常仅分布在叶下表皮;均具有无规则型气孔器,部分种还具环列型气孔器。扫描电镜下角质膜纹饰、表皮细胞界限及气孔特征在一些种间存在差异,可以作为区分部分近缘种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庆特有濒危植物缙云黄芩的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开全  邓洪平 《植物研究》2011,31(4):403-407
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为重庆市缙云山特有分布种,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本文在定点观测的基础上,运用过氧化氢检测法、花粉-胚珠比(P/O)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缙云黄芩的开花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缙云黄芩花展示和花设计具有适合蜂类等传粉昆虫的传粉综合征,熊蜂(Bombus)和食芽蝇为主要的访花者,P/O为7 618±390,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传粉套袋实验也证实其必需传粉者异花传粉且可能自交不亲和;其雌雄蕊紧靠的花部结构及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低、昆虫的访花频率较低等内外因素致使其自然坐果率较低(20.08%)且结实少(5.6个/株)。由于缙云黄芩小坚果萌发率较低,其有性生殖能力较低,居群扩大困难,应尽快采用人工栽培助其复壮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陕西卫矛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植物名称陕西卫矛(Euonymus schensianus Maxim.)。2材料类别幼嫩茎段。3培养条件(1)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6-BA2.0mg·L-1(单位下同)+NAA0.2;(2)芽分化及继代培养基:MS+6-BA2.0+NAA0.5;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中国广东省阳西县沟谷雨林内1新变种——阳西静容卫矛(Euonymus chengii var.yangxiensis Y.S.Ye&L.F.Wu),并提供简要描述和照片。阳西静容卫矛隶属于卫矛科(Celastraceae)浅裂卫矛组(Euonymus),蒴果顶端浅裂,与原变种静容卫矛(E.chengii J.S.Ma)和中华卫矛(E.nitidus Benth.)相似,主要区别是该变种叶缘顶部2/3以上具锯齿,侧脉明显,花少且大,蒴果大,萼片伸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特有植物缙云卫矛濒危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缙云卫矛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仅分布于重庆北碚缙云山和统景镇东温泉公园,皆为旅游胜地。缙云卫矛常以伴生种存在于慈竹林。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适宜于缙云卫矛生存的空间环境越来越小,致使该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导致缙云卫矛濒危的原因主要有:(1)物种的生态幅较小,适宜生长在水热条件良好的环境中,(2)形态可塑性较差,对生境的适应能力差;(3)生长发育缓慢,竞争能力较弱;(4)种子萌发率低;(5)人为干扰严重。此外,还讨论了缙云卫矛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